一种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49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2
本申请固态硬盘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其包括底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用于安装固定硬盘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组件,所述第三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与第一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第二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均垂直设置。本申请具有增强固态硬盘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
本申请涉及固态硬盘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SSD一般指固态硬盘,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导航设备等诸多领域,固态硬盘使用时通过数据线跟主板进行连接,主板,又叫主机板、系统板、或母板,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固态硬盘与主板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当固态硬盘震动时,容易导致固态硬盘的出现损坏,而造成固态硬盘与主板之间的硬盘之间的数据传输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主板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增强固态硬盘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用于安装固定硬盘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组件,所述第三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与第一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第二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均垂直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态硬盘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安装在底座上,当固态硬盘发生晃动时,第一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以及第三缓冲组件均对固态硬盘起到减震的作用,多维度保护固态硬盘,以达到增强固态硬盘的稳定性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安装组件,第一弹性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安装组件安装在第一弹性件上,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置于让位槽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组件用于将支撑板安装在第一弹性件上,第一弹性件起到减震的作用,支撑板与所述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便于固态硬盘的更换。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部和固定件,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能够穿设在固定孔内,所述安装部与固定件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达到支撑板与第一缓冲组件可拆洗啊连接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翼板,所述翼板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固定设置在翼板上,所述第二缓冲组件能够与支撑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翼板的设置,用于安装第二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对支撑板起到减震的作用。优选的,所述翼板上开设有若干装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孔的设置,便于底座安装在服务器上。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三缓冲组件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柱以及卡接柱,所述缓冲柱固定在安装槽内,所述卡接柱与缓冲柱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与卡接柱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缓冲组件起到缓冲的作用,卡接柱用于使第三缓冲组件与安装板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缓冲组件的材质为橡胶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缓冲组件设置为橡胶材质,以达到第三缓冲组件用于减震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包括导向槽以及锁紧槽,所述导向槽与锁紧槽连通设置,所述锁紧槽能够与卡接柱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接柱通过导向槽时,导向槽挤压卡接柱,使卡接柱收缩,当卡接柱移动至锁紧槽时,卡接柱恢复形变,与锁紧槽卡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示出底座与支撑架的爆炸图。图3是第三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固态硬盘与安装板的爆炸图。图5是示出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0、固态硬盘;00、连接孔;1、底座;10、底板;10、散热孔;11、翼板;110、装配孔;2、支撑架;20、支撑板;200、让位槽;201、固定孔;203、安装槽;21、安装板;210、插接槽;211、导向槽;212、锁紧槽;213、锁紧孔;214、锁紧件;3、第一缓冲组件;30、第一弹性件;31、安装组件;310、安装部;311、固定件;312、安装孔;4、第二缓冲组件;5、第三缓冲组件;50、缓冲柱;500、缓冲环槽;51、卡接柱;52、挡板;6、散热装置;60、散热扇;61、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参照图1,一种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包括底座1和支撑架2,支撑架2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支撑架2上安装有固态硬盘0,支撑架2与固态硬盘0可拆卸连接。支撑架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3和第二缓冲组件4,第一缓冲组件3与第二缓冲组件4对支撑架2起到缓冲的作用,且第一缓冲组件3的缓冲方向与第二缓冲组件4的缓冲方向垂直设置。参照图2,支撑架2上还设置有第三缓冲组件5,第三缓冲组件5对固定硬盘起到缓冲作用,且第三缓冲组件5的缓冲方向与第一缓冲组件3、第二缓冲组件4的缓冲方向均垂直。底座1上还设置有散热装置6,散热装置6用于对固态硬盘0进行散热。参照图1,底座1包括底板10和翼板11,底板10和翼板11与底板10一体设置,翼板1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翼板11均固定在底板10的上表面,且底板10与翼板11垂直设置,翼板11上开设有装配孔110,装配孔110用于将底座1固定在服务器上。参照图2,支撑架2包括支撑板20和安装板21,第三缓冲组件5设置在支撑板20上,安装板21安装在第三缓冲组件5上,安装板21与第一缓冲组件3可拆卸连接,安装板21与固定硬盘固定连接。参照图2,支撑板20成对设置在底板10的上表面,支撑板20之间平行不间隔设置,支撑板20设置在翼板11之间,第一缓冲组件3包括第一弹性件30和安装组件31,第一弹性件30选为弹簧,第一弹性件30竖直固定在底板10上,安装组件31固定在第一弹性件30的顶部。安装组件31包括安装部310和固定件311,安装部310固定安装在第一弹性件30的顶端,安装部310上开设有安装孔312,固定件311设置为螺丝,固定件311与安装部310螺纹连接。支撑板20上开设有让位槽200,第一弹性组件置于让位槽200之中,支撑板20上还设置有固定孔201,固定孔201的轴线与底板10垂直设置,固定孔201与让位槽200连通,固定孔201设置为通孔,固定件311能够穿过固定孔201与安装部310螺纹连接,进而将支撑板20固定在第一缓冲组件3上。参照图1,第二缓冲组件4包括若干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选为弹簧,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支撑板20与翼板11之间,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翼板11垂直固定,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支撑板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与所述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3)和第二缓冲组件(4),所述第一缓冲组件(3)和第二缓冲组件(4)的缓冲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架(2)包括支撑板(20)和用于安装固定硬盘的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安装在支撑板(20)上,所述支撑板(20)与所述安装板(21)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组件(5),所述第三缓冲组件(5)的缓冲方向与第一缓冲组件(3)的缓冲方向、第二缓冲组件(4)的缓冲方向均垂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与所述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3)和第二缓冲组件(4),所述第一缓冲组件(3)和第二缓冲组件(4)的缓冲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架(2)包括支撑板(20)和用于安装固定硬盘的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安装在支撑板(20)上,所述支撑板(20)与所述安装板(21)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组件(5),所述第三缓冲组件(5)的缓冲方向与第一缓冲组件(3)的缓冲方向、第二缓冲组件(4)的缓冲方向均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0),所述第一缓冲组件(3)安装在底板(10)上,所述第一缓冲组件(3)包括第一弹性件(30)和安装组件(31),第一弹性件(30)固定在底板(10)上,所述安装组件(31)安装在第一弹性件(30)上,所述支撑板(20)上开设有让位槽(200),所述第一弹性件(30)置于让位槽(200)中,所述支撑板(20)与所述安装组件(3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提高主板稳定性的SSD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31)包括安装部(310)和固定件(311),所述支撑板(20)上开设有固定孔(201),所述固定件(311)能够穿设在固定孔(201)内,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戴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