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器上排气防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84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处理器上排气防雨结构,防雨罩设置在后处理器的上排气端部,防雨罩的另一端部设有盖板;防雨罩内设有挡板,将防雨罩内部分隔为上部空腔及下部空腔;挡板上穿设有出气管,出气管导通上部空腔与后处理器;防雨罩的壁面上、对应上部空腔、沿径向穿设有排气管,排气管导通上部空腔与大气环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竖直的出气管将竖直的尾气气流排出至上部空腔,再通过径向设置的排气管将尾气气流转换为横向排气;在雨水天气中,雨水不会进入排气管内,更不会进入从排气管倒流进入后处理器内部,且防雨罩顶端封盖有盖板,雨水也无法从防雨罩顶端进入防雨罩内部,更不会进入后处理器内部,保证了后处理器的性能,防雨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处理器上排气防雨结构
技术涉及汽车尾气排放处理
,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农机的后处理器上排气防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农机领域中,受限于整车的空间,为了节省安装空间,其后处理器通常采用竖直布置的安装方式。由于农机在户外工作,且长时间露天放置,遇到雨水天气,雨水很容易倒流进入到后处理器内部,对后处理器内的载体、催化剂、衬垫等的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后处理器的耐久性能、排放性能等,导致后处理失效。目前通常是在后处理上连接一根长度较长的长管子,直排大气,防止雨水直接倒流进入后处理器内部,但是这种布置方式在雨水较大或者暴雨天气时,雨水还是容易从长管子倒流进入后处理器内部,影响后处理器的性能,防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垂直布置的排气管雨水容易倒流,影响后处理器的性能,防雨性能差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后处理器上排气防雨结构,避免雨水倒流,保证后处理器的性能,防雨性能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处理器上排气防雨结构,防雨罩设置在后处理器的上排气端部,防雨罩的另一端部设有盖板;防雨罩内设有挡板,将防雨罩内部分隔为上部空腔及下部空腔;挡板上穿设有出气管,出气管导通上部空腔与后处理器;防雨罩的壁面上、对应上部空腔、沿径向穿设有排气管,排气管导通上部空腔与大气环境。本技术通过竖直的出气管将竖直的尾气气流排出至上部空腔,再通过径向设置的排气管将尾气气流转换为横向排气;在雨水天气中,横向的排气方向与垂直的雨水落下方向相垂直,垂直的雨水不会进入排气管内,更不会进入从排气管倒流进入后处理器内部,且防雨罩顶端封盖有盖板,雨水也无法从防雨罩顶端进入防雨罩内部,更不会进入后处理器内部;更进一步的,由于出气管与排气管是不直接相连的,且防雨罩内阻隔有挡板,在风速较大的雨水环境中,尤其是暴雨环境中,即使雨水被大风从排气管吹入防雨罩的上部空腔内,雨水也会被挡板阻挡在上部空腔内,而不会进入出气管进而进入后处理器内部,避免了雨水倒流进入后处理器内部,保证了后处理器的性能,防雨性能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出气管的出气端口位于排气管管口的上半部。本技术的出气管的出气端口位于排气管管口的上半部,排气管的大部分管口面积被出气管遮挡,在保证较小的排气压力的同时,出气管的管壁可以将排气管进入的雨水阻挡,避免雨水进入出气管进而进入后处理器内部。防雨罩的圆周壁面上、对应挡板、沿周向开设若干个第一排水孔。第一排水孔的上侧边缘高于挡板。第一排水孔的下侧边缘与挡板平齐或略低于挡板。本技术的防雨罩的圆周壁面上开设若干个第一排水孔,用于排出被挡板阻挡的雨水,避免雨水沉积在上部空腔内。第一排水孔的上侧边缘高于挡板,确保第一排水孔导通上部空腔,顺利将雨水排出;第一排水孔的下侧边缘与挡板平齐或略低于挡板,利于雨水排出得更彻底。防雨罩的圆周壁面上、对应下部空腔开设有方形的开孔,开孔作为维修孔,用于拆装或维护后处理器端部的传感器元件。排气管的下侧周面上开设有第二排水孔。第二排水孔位于排气管伸出防雨罩外侧的部位上,设置在靠近防雨罩的位置。本技术的排气管的下侧周面上开设有第二排水孔,用于将进入排气管内的雨水排出,壁面雨水沉积在排气管内。第二排水孔位于排气管伸出防雨罩外侧的部位上,设置在靠近防雨罩的位置,更利于将进入排气管内的雨水排出得更彻底,避免雨水进入后处理器的内部。排气管的外端管口从上侧边缘至下侧边缘、朝向防雨罩向内倾斜一定的角度α。本技术的排气管的外端管口从上侧边缘至下侧边缘、朝向防雨罩向内倾斜一定的角度α,上侧边缘会将落下的雨水阻挡,更有利于防止雨水倒流进入排气管内。出气管的布置方向与后处理器的布置方向相同,排气管的布置方向与后处理器的布置方向相垂直。本技术的出气管的布置方向与后处理器的布置方向相同,尾气顺着竖直方向进入上部空腔,出气压力小,保证后处理器具有较小的排气背压。防雨罩的圆周壁面上、对应下部空腔开设有开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竖直的出气管将竖直的尾气气流排出至上部空腔,再通过径向设置的排气管将尾气气流转换为横向排气;在雨水天气中,横向的排气方向与垂直的雨水落下方向相垂直,垂直的雨水不会进入排气管内,更不会进入从排气管倒流进入后处理器内部,且防雨罩顶端封盖有盖板,雨水也无法从防雨罩顶端进入防雨罩内部,更不会进入后处理器内部;更进一步的,由于出气管与排气管是不直接相连的,且防雨罩内阻隔有挡板,在风速较大的雨水环境中,尤其是暴雨环境中,即使雨水被大风从排气管吹入防雨罩的上部空腔内,雨水也会被挡板阻挡在上部空腔内,而不会进入出气管进而进入后处理器内部,避免了雨水倒流进入后处理器内部,保证了后处理器的性能,防雨性能好。本技术的出气管的出气端口位于排气管管口的上半部,排气管的大部分管口面积被出气管遮挡,在保证较小的排气压力的同时,出气管的管壁可以将排气管进入的雨水阻挡,避免雨水进入出气管进而进入后处理器内部。本技术的防雨罩的圆周壁面上开设若干个第一排水孔,用于排出被挡板阻挡的雨水,避免雨水沉积在上部空腔内。第一排水孔的上侧边缘高于挡板,确保第一排水孔导通上部空腔,顺利将雨水排出;第一排水孔的下侧边缘与挡板平齐或略低于挡板,利于雨水排出得更彻底。防雨罩的圆周壁面上、对应下部空腔开设有方形的开孔,开孔作为维修孔,用于拆装或维护后处理器端部的传感器元件。本技术的排气管的下侧周面上开设有第二排水孔,用于将进入排气管内的雨水排出,壁面雨水沉积在排气管内。第二排水孔位于排气管伸出防雨罩外侧的部位上,设置在靠近防雨罩的位置,更利于将进入排气管内的雨水排出得更彻底,避免雨水进入后处理器的内部。本技术的排气管的外端管口从上侧边缘至下侧边缘、朝向防雨罩向内倾斜一定的角度α,上侧边缘会将落下的雨水阻挡,更有利于防止雨水倒流进入排气管内。本技术的出气管的布置方向与后处理器的布置方向相同,尾气顺着竖直方向进入上部空腔,出气压力小,保证后处理器具有较小的排气背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在后处理器上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中:1、后处理器;2、防雨罩;21、第一排水孔;22、开孔;23、上部空腔;24、下部空腔;3、盖板;4、排气管;41、第二排水孔;5、挡板;6、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设置在竖直布置的后处理器1的上排气一端,包括竖直设置的圆筒形防雨罩2;防雨罩2一端焊接固定在后处理器1的外端部,防雨罩2另一端面封盖有盖板3;如图2所示,防雨罩2内沿径向设置有挡板5,挡板5阻隔在防雨罩2内部的整个横截面上,将防雨罩2内部分隔互不相通的上部空腔23及下部空腔24,挡板5的中央、沿轴向穿设有出气管6,出气管6的两端分别朝向上部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处理器上排气防雨结构,防雨罩(2)设置在后处理器(1)的上排气端部,其特征在于:防雨罩(2)的另一端部设有盖板(3);/n防雨罩(2)内设有挡板(5),将防雨罩(2)内部分隔为上部空腔(23)及下部空腔(24);/n挡板(5)上穿设有出气管(6),出气管(6)导通上部空腔(23)与后处理器(1);/n防雨罩(2)的壁面上、对应上部空腔(23)、沿径向穿设有排气管(4),排气管(4)导通上部空腔(23)与大气环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处理器上排气防雨结构,防雨罩(2)设置在后处理器(1)的上排气端部,其特征在于:防雨罩(2)的另一端部设有盖板(3);
防雨罩(2)内设有挡板(5),将防雨罩(2)内部分隔为上部空腔(23)及下部空腔(24);
挡板(5)上穿设有出气管(6),出气管(6)导通上部空腔(23)与后处理器(1);
防雨罩(2)的壁面上、对应上部空腔(23)、沿径向穿设有排气管(4),排气管(4)导通上部空腔(23)与大气环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器上排气防雨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气管(6)的出气端口位于排气管(4)管口的上半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器上排气防雨结构,其特征在于:防雨罩(2)的圆周壁面上、对应挡板(5)、沿周向开设若干个第一排水孔(21)。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器上排气防雨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水孔(21)的上侧边缘高于挡板(5)。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治书牛雨飞朱海艳苏赵琪薛红娟冯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