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小林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的汽车用三元催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29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汽车用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壳体的两端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焊接连接为一体,且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陶瓷衬垫,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上焊接连接有隔板,所述陶瓷衬垫壁体上开设有用于旋转杆穿入的通孔,且陶瓷衬垫面向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槽,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套在旋转杆的两端,且轴套与通孔的孔壁之间为固定粘接,所述旋转杆的两端与轴套的内壁相贴合,且旋转杆和载体板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螺纹孔,并且旋转杆和载体板上的螺纹孔内旋入有螺栓。该高效的汽车用三元催化器设置有多个片状的载体板,这样尾气可以经过多个载体板,有效地提高了对尾气的催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汽车用三元催化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高效的汽车用三元催化器。
技术介绍
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目前的三元催化器内部载体为固定结构,这样汽车尾气与载体的一面长期接触,尾气中的杂质易粘附在载体上,造成载体堵塞严重,降低尾气与载体的接触面,减小了催化作用,催化效果差,同时载体不易拆卸清洗,进而不能保证载体催化效果最大化,使用效果不好,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汽车用三元催化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尾气中的杂质易粘附在载体上,造成载体堵塞严重,降低尾气与载体的接触面,减小了催化作用,催化效果差,同时载体不易拆卸清洗,进而不能保证载体催化效果最大化,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汽车用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壳体的两端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焊接连接为一体,且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汽车用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1)、进气管(2)和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与进气管(2)和出气管(3)焊接连接为一体,且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陶瓷衬垫(4),所述进气管(2)的内壁上焊接连接有隔板(10),所述陶瓷衬垫(4)壁体上开设有用于旋转杆(5)穿入的通孔(12),且陶瓷衬垫(4)面向进气管(2)和出气管(3)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槽(13),所述通孔(12)内设置有轴套(6),所述轴套(6)套在旋转杆(5)的两端,且轴套(6)与通孔(12)的孔壁之间为固定粘接,所述旋转杆(5)的两端与轴套(6)的内壁相贴合,且旋转杆(5)和载体板(7)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汽车用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1)、进气管(2)和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与进气管(2)和出气管(3)焊接连接为一体,且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陶瓷衬垫(4),所述进气管(2)的内壁上焊接连接有隔板(10),所述陶瓷衬垫(4)壁体上开设有用于旋转杆(5)穿入的通孔(12),且陶瓷衬垫(4)面向进气管(2)和出气管(3)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槽(13),所述通孔(12)内设置有轴套(6),所述轴套(6)套在旋转杆(5)的两端,且轴套(6)与通孔(12)的孔壁之间为固定粘接,所述旋转杆(5)的两端与轴套(6)的内壁相贴合,且旋转杆(5)和载体板(7)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螺纹孔(9),并且旋转杆(5)和载体板(7)上的螺纹孔(9)内旋入有螺栓,所述载体板(7)不与旋转杆(5)贴合的一面与陶瓷衬垫(4)的内壁相贴合,且载体板(7)不与旋转杆(5)贴合的一面开设有凹槽(8),并且载体板(7)上的螺纹孔(9)与凹槽(8)相连通,所述隔板(10)上焊接连接有导流板(11),且导流板(11)的另一侧与进气管(2)的内壁焊接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小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