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皿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48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皿放置架。包括:底板,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后部设有后支撑板;多个隔板,其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多个容纳空间;以及滑道,其设置在所述相邻的隔板之间;滑块,其与所述滑道相匹配,可沿滑道轴向移动;挡块,其下端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抵接面与培养皿外周相匹配,用于与所述后支撑板配合将培养皿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底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隔板,形成多个容纳空间,便于培养皿的收纳;每个容纳空间内,设有可移动的挡块,便于培养皿的取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皿放置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培养皿放置架。
技术介绍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在实验室中,缺少专门放置培养皿的装置,培养皿清洗后,往往直接堆积或者倒扣在工作台上,不仅占用空间,污染工作台面,而且容易造成培养皿中积水的残留,不利于培养皿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皿放置架,其设有可滑动的挡块,便于培养皿的取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后部设有后支撑板;多个隔板,其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多个容纳空间;以及滑道,其设置在所述相邻的隔板之间;滑块,其与所述滑道相匹配,可沿滑道轴向移动;挡块,其下端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抵接面与培养皿外周相匹配,用于与所述后支撑板配合将培养皿固定。优选的是,还包括:支撑框,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端面,用于与所述底板配合在底板下方形成容纳腔;风扇,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端面,用于带动空气流通;其中,在所述支撑框上设有进风口。优选的是,所述隔板分为多个第一隔板、多个第二隔板和多个第三隔板,多个第一隔板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部,用于形成间隔区域放置小号培养皿;多个第二隔板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部,用于形成间隔区域放置中号培养皿;多个第三隔板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右部,用于形成间隔区域放置大号培养皿。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平行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为正方形板,第一隔板的边长为3.5~4.5cm,第二隔板的边长为5.5~6.5cm,第三隔板的边长为9.5~10.5cm。优选的是,第一隔板的边长为4cm,第二隔板的边长为5cm,第三隔板的边长为10cm。优选的是,还包括:防滑橡胶层,其设置在所述挡块的接触面上,用于增加摩擦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底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隔板,形成多个容纳空间,便于培养皿的收纳;每个容纳空间内,设有可移动的挡块,便于培养皿的取放;所述隔板分为不同尺寸,便于收纳不同型号的培养皿。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一种培养皿放置架的立体图。图2是技术一种培养皿放置架的立体图。图3是技术中一种培养皿放置架的仰视图。图4是技术中滑块和挡块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板110长方形板状结构,由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底板11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支撑板111和右支撑板112,底板110的后部设有后支撑板11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底板110由PP制成。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底板110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框114。多个隔板120长方形板状结构,由由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隔板120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110上,所述隔板120后部与所述后支撑板113相抵接,用于与所述底板110配合,形成多个容纳空间。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隔板120由PP制成。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隔板120分为多个第一隔板121、多个第二隔板122和多个第三隔板123。多个第一隔板121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110的左部,用于形成间隔区域放置小号培养皿;多个第二隔板122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110的中部,用于形成间隔区域放置中号培养皿;多个第三隔板123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110的右部,用于形成间隔区域放置大号培养皿滑道131分别设置在所述相邻的隔板120之间;滑块132与所述滑道131相匹配,可沿滑道轴向移动;挡块133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滑块132上,挡块133的抵接面与培养皿外周相匹配,用于与所述后支撑板113配合将培养皿固定。在放置过程中,现将所述挡块133向前拉动,使挡块133与后支撑板113的距离增大,然后将需要放置的培养皿插入相邻隔板120之间,然后推动所述挡块133,使培养皿的侧壁分别于挡块133和后支撑板113相抵接,进而将培养皿固定。当需要取出培养皿时,再次将所述挡块133向前拉动,使挡块133与后支撑板113的距离增大,即可取出培养皿。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框114设置在所述底板110的下端面,用于与所述底板110配合在底板110下方形成容纳腔;风扇140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板110的下端面,用于带动空气流通;其中,在所述支撑框114上设有进风口114a。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120分为多个第一隔板121、多个第二隔板122和多个第三隔板123,多个第一隔板121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110的左部,用于形成间隔区域放置小号培养皿;多个第二隔板122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110的中部,用于形成间隔区域放置中号培养皿;多个第三隔板123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110的右部,用于形成间隔区域放置大号培养皿。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2和第三隔板123平行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2和第三隔板123为正方形板,第一隔板121的边长为3.5~4.5cm,第二隔板122的边长为5.5~6.5cm,第三隔板123的边长为9.5~10.5c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21的边长为4cm,第二隔板122的边长为5cm,第三隔板123的边长为10c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滑橡胶层133a设置在所述挡块133的接触面上,用于增加摩擦力。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培养皿放置架1,底板110上均布设置有多个隔板120,形成多个容纳空间,便于培养皿的收纳;每个容纳空间内,设有可移动的挡块133,便于培养皿的取放;所述隔板120分为不同尺寸,便于收纳不同型号的培养皿。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皿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后部设有后支撑板;/n多个隔板,其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多个容纳空间;以及/n滑道,其设置在所述相邻的隔板之间;/n滑块,其与所述滑道相匹配,可沿滑道轴向移动;/n挡块,其下端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抵接面与培养皿外周相匹配,用于与所述后支撑板配合将培养皿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皿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后部设有后支撑板;
多个隔板,其均布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多个容纳空间;以及
滑道,其设置在所述相邻的隔板之间;
滑块,其与所述滑道相匹配,可沿滑道轴向移动;
挡块,其下端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抵接面与培养皿外周相匹配,用于与所述后支撑板配合将培养皿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放置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框,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端面,用于与所述底板配合在底板下方形成容纳腔;
风扇,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端面,用于带动空气流通;
其中,在所述支撑框上设有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分为多个第一隔板、多个第二隔板和多个第三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晓洲傅罗琴陈晓怡卢泽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人民医院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