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节、车辆悬架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10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身组件,其公开了一种转向节,其包括转向节本体(1)和拖曳臂安装结构(2),所述拖曳臂安装结构(2)包括相间隔的第一拖曳臂安装孔(21)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22),且该第一拖曳臂安装孔(21)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22)沿车辆安装高度方向(Z)上的间距小于沿车辆安装长度方向(X)上的间距,以能够延长该转向节的轮胎载荷输入点与轮胎载荷输出点之间沿所述车辆安装长度方向(X)上的距离。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悬架总成和一种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转向节传递至后拖曳臂的Z向轮胎载荷减小,使得车内路噪降低,提高车内人员的驾乘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节、车辆悬架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属于车身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向节。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悬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车内噪声是影响乘员的舒适性、语言清晰度、听觉损害程度以及对车外各种音响讯号识别能力的重要因素,是顾客选购汽车的重要评价指标。近几年国际及国内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迅猛发展,由于电动汽车的自身特点,其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特性也已成为衡量车辆品质的突出指标:第一方面由于大容量电池的存在,整车重量增加较多,导致来自路面激励增大;第二方面由于造型美观的需求导致轮辋的尺寸越来越大,加上空间的限制,因此轮胎的扁平比越来越小、路噪恶化;第三方面由于缺少了发动机的噪声掩盖,导致人耳主观感受的路面噪声凸显。根据汽车行业大数据研究,电动汽车后排路面噪声要远超过前排,而且轮胎空腔模态附近的路噪一直是行业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后悬架NVH性能是影响后排路噪的关键因素,而“转向节-拖曳臂”路径是后悬架NVH性能的主要传递路径之一。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转向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节,该转向节应用于车辆上时能减小路面对车辆底板的激励,以降低路面噪声。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悬架总成,该车辆悬架总成能减小路面对车辆底板的激励,以降低路面噪声。本技术第三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车内路噪小,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和拖曳臂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臂安装结构包括相间隔的第一拖曳臂安装孔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且该第一拖曳臂安装孔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沿车辆安装高度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沿车辆安装长度方向上的间距,以能够延长该转向节的轮胎载荷输入点与轮胎载荷输出点之间沿所述车辆安装长度方向上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轮胎载荷输出点位于所述第一拖曳臂安装孔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间连线的中点区域。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节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底座和安装侧壁。二者一体成型,使得整个转向节强度更高,且安装侧壁既方便了相邻部件与转向节的连接,又能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升整体结构的强度,提高转向节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拖曳臂安装结构一体成型在所述安装侧壁的一侧。一体成型的设计使得结构强度更高,更加牢固,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设有转向轴孔和轮毂轴承安装接口,且所述转向轴孔的圆心轴线区为所述轮胎载荷输入点。转向轴孔用于实现与转向轴及其配套的轴承的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侧壁的与所述拖曳臂安装结构所在侧相对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制动卡钳安装孔。两个制动卡钳安装孔与制动卡钳螺接,可以使得制动卡钳安装得更加牢固。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侧壁上与所述拖曳臂安装结构所在侧的相邻侧,分别设有上控制臂安装孔和下控制臂安装孔。该设计实现了与上下控制臂的连接,实现了车轮按一定的运动轨迹运动。进一步地,所述上控制臂安装孔与所述安装侧壁间设有加强筋。该设计使得上控制臂安装孔处的结构强度更高,不易损坏,耐用性好。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悬架总成,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转向节。这种车辆悬架总成能减小路面对车辆底板的激励,以降低路面噪声。本技术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悬架总成。这种车辆的车内路噪小,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方面,由于第一拖曳臂安装孔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沿车辆安装高度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沿车辆安装长度方向上的间距,所以使得两拖曳臂在沿车辆安装长度方向上的分量更长,进而使得轮胎载荷输入点与轮胎载荷输出点沿车辆安装长度方向上的间距更长,从而根据根据力矩公式M=LXF(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在轮胎载荷输入点的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小轮胎载荷输出点所输出的力,第二方面,由于减小了轮胎载荷输出点所输出的力,使得拖曳臂与车底钣金件之间的振动减小,减弱了钣金件的振动与车内声腔产生的耦合作用,使得车内空气不会产生很强的压力脉动,以达到减小路噪的效果。第三方面,车内路噪小,使得驾乘人员有更好的驾乘体验。有关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转向节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转向节一个实施例的振动传导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转向节一个实施例的振动传导示意图;图4是采用现有技术转向节与采用本技术转向节的路噪仿真对比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向节本体11-安装底座111-转向轴孔112-轮毂轴承安装接口12-安装侧壁121-制动卡钳安装孔122-后上控制臂安装孔123-后下控制臂安装孔124-加强筋2-拖曳臂安装结构21-第一拖曳臂安装孔22-第二拖曳臂安装孔F1-现有技术的Z向轮胎载荷F2-本技术的Z向轮胎载荷L1-现有技术的力臂L2-本技术的力臂L3-拖曳臂安装孔之间的孔距C1-采用现有技术的路噪曲线C2-采用本技术的路噪曲线α-本技术拖曳臂安装孔连线与车连安装长度方向的夹角β-现有技术拖曳臂安装孔连线与车连安装长度方向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车辆安装高度方向,为转向节安装在车辆上后,其以车身作为参考系的车身高度方向;车辆安装长度方向,为转向节安装在车辆上后,其以车身作为参考系的车身长度方向。下文提到的力臂L1是现有技术的轮胎载荷输入点与轮胎载荷输出点沿车辆安装长度方向上的距离,L2是本技术的轮胎载荷输入点与轮胎载荷输出点沿车辆安装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了便于受力分析,其中,轮胎载荷输入点可近似看做位于转向轴孔111的圆心轴线区;轮胎载荷输出点可近似看做位于所述第一拖曳臂安装孔21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22间连线的中点区域,当然如果拖曳臂安装孔的数量大于两个,则可将轮胎载荷输出点近似看做位于各拖曳臂安装孔依次连接后所形成的多边形的形心区域。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1和拖曳臂安装结构2,拖曳臂安装结构2包括相间隔的第一拖曳臂安装孔21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22,且第一拖曳臂安装孔21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22沿车辆安装高度方向Z上的间距小于沿车辆安装长度方向X上的间距,以能够延长该转向节的轮胎载荷输入点与轮胎载荷输出点之间沿所述车辆安装长度方向X上的距离。本技术的转向节,通过将转向节的拖曳臂安装结构向车辆安装长度方向倾倒,能够使得本技术的力臂L2长于如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力臂L1,根据力矩公式M=LXF(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1)和拖曳臂安装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臂安装结构(2)包括相间隔的第一拖曳臂安装孔(21)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22),且该第一拖曳臂安装孔(21)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22)沿车辆安装高度方向(Z)上的间距小于沿车辆安装长度方向(X)上的间距,以能够延长该转向节的轮胎载荷输入点与轮胎载荷输出点之间沿所述车辆安装长度方向(X)上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1)和拖曳臂安装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臂安装结构(2)包括相间隔的第一拖曳臂安装孔(21)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22),且该第一拖曳臂安装孔(21)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22)沿车辆安装高度方向(Z)上的间距小于沿车辆安装长度方向(X)上的间距,以能够延长该转向节的轮胎载荷输入点与轮胎载荷输出点之间沿所述车辆安装长度方向(X)上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载荷输出点位于所述第一拖曳臂安装孔(21)和第二拖曳臂安装孔(22)间连线的中点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本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底座(11)和安装侧壁(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臂安装结构(2)一体成型在所述安装侧壁(1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龙侯彬朱磊庄惠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