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落料片包装器具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08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2
一种大型落料片包装器具转移装置涉及机械装置领域,该装置包括:本体、支撑部、把手和脚轮,本体为双层的框架结构,上下层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固定的加强筋连接,上层框架结构上设有多组相互垂直的方管;支撑部共有两组,设置在本体的两端,其中每组支撑部包括四根立柱,同组中的两根立柱中间通过连杆连接,连杆平行于上层结构中的其中几组方管;第一组支撑部的立柱设置在下层框架结构上,与上层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第二组支撑部的立柱设置在上层框架结构上,所有立柱皆平行,且顶部在同一个平面上;本体两端中第二组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组支撑部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落料片包装器具转移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落料片包装器具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快节奏的工厂生产流水线中,现阶段的级进模生产每分钟可以达到35冲次/分钟,但换箱浪费了很多时间,据不完全统计,每次换箱时间高达10分钟之久。这10分钟原本可以生产350件产品,整体流水线作业的效率大大降低。目前,传统落料模的生产作业其存在的缺陷是,在生产过程中落料片需要人工或机械手从模腔中取出,当落料片较大时,取料过程比较困难,这样不仅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使得生产时间变长,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落料片包装器具转移装置,解决换箱事浪费时间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型落料片包装器具转移装置,该装置包括:本体、支撑部、把手和脚轮,所述本体为双层的框架结构,上下层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固定的加强筋连接,上层框架结构上设有多组相互垂直的方管;所述支撑部共有两组,设置在本体的两端,其中每组支撑部包括四根立柱,同组中的两根立柱中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平行于上层结构中的其中几组方管;第一组支撑部的立柱设置在下层框架结构上,与上层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第二组支撑部的立柱设置在上层框架结构上,所有立柱皆平行,且顶部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组支撑部的两根立柱和第二组支撑部的两根立柱,另一端设有第一组支撑部的另外两根立柱和第二组支撑部的另外两根立柱,本体两端中第二组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组支撑部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本体一端的第一支撑部外部设有把手。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下部设有脚轮。优选的,所述脚轮可刹车。优选的,所述方管的尺寸为50×50×2.5mm。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高度为850mm左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不占用机台时间,在线下处理,通过人力将空托盘放置在装置内。当托盘内产品装满后,将该托盘转移至别处,将下一个空的托盘放置在装置内,无需等待叉车进行作业。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种大型落料片包装器具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一种大型落料片包装器具转移装置上设有托盘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一种大型落料片包装器具转移装置上设有装满落料片的托盘的示意图。图中:1、下层框架结构,2、上层框架结构,3、加强筋,4、第一组支撑部,5、第二组支撑部,6、连杆,7、横向方管,8、纵向方管,9、把手,10、脚轮,11、托盘,12、立柱,13、落料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述,一种大型落料片包装器具转移装置,该装置包括:本体、支撑部、把手9和脚轮10,所述本体为双层的框架结构,即为上层框架结构2和下层框架结构1,上层框架结构2和下层框架结构1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固定的加强筋3连接,本实施例中,上层框架结构2和下层框架结构1之间的加强筋3个数为10个。上层框架结构2上设有多组相互垂直的方管,本实施例中,横向方管7的个数为4根,纵向光管8的个数为2根,方管的尺寸为50×50×2.5mm。支撑部的作用为支撑放在其上的托盘11,本实施例中,为了能放两种尺寸的托盘11,本技术的支撑部共设有两组,设置在本体的两端,其中每组支撑部包括四根立柱12,同组中的两根立柱12中间通过连杆6连接,所述连杆6平行与上层框架结构中的4根横向方管;第一组支撑部4的立柱12设置在下层框架结构1上,与上层框架结构2固定连接;第二组支撑部5的立柱设置在上层框架结构2上,所有立柱12皆平行,且顶部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组支撑部4的两根立柱12和第二组支撑部5的两根立柱12,另一端设有第一组支撑部4的另外两根立柱12和第二组支撑部5的另外两根立柱12,本体两端中第二组支撑部5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组支撑部4之间的距离,第一组支撑部4位于第二组支撑部5的外侧。如图2所示,托盘11的结构与转移装置的上层框架结构2类似,也是由一组支撑部和多组相互垂直的方管组成的,本实施例中,横向的方管为3根,纵向的方管为2根,两侧的横向方管外沿设有阻挡部,防止落料片13掉落。将空托盘放置在装置内,立柱12高度为850mm,高度满足人体工程学。工作人员不用弯腰旧可以进行操作。如图3所示,为了移动转移装置,所述本体一端的第一支撑部4外部设有把手9,并在所述第一支撑部4下部设有脚轮10,所述脚轮10可刹车。当需要移动转移装置的时候,关闭刹车装置,让脚轮10可以滚动,当托盘11内装满落料片13后工作人员推动把手9将装置移动至别处,将空的装置移动至作业区,进行包装作业。装满的装置通过叉车将托盘11取下,送至发货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落料片包装器具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本体、支撑部、把手和脚轮,所述本体为双层的框架结构,上下层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固定的加强筋连接,上层框架结构上设有多组相互垂直的方管;所述支撑部共有两组,设置在本体的两端,其中每组支撑部包括四根立柱,同组中的两根立柱中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平行于上层结构中的其中几组方管;第一组支撑部的立柱设置在下层框架结构上,与上层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第二组支撑部的立柱设置在上层结构上,所有立柱皆平行,且顶部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组支撑部的两根立柱和第二组支撑部的两根立柱,另一端设有第一组支撑部的另外两根立柱和第二组支撑部的另外两根立柱,本体两端中第二组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组支撑部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落料片包装器具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本体、支撑部、把手和脚轮,所述本体为双层的框架结构,上下层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固定的加强筋连接,上层框架结构上设有多组相互垂直的方管;所述支撑部共有两组,设置在本体的两端,其中每组支撑部包括四根立柱,同组中的两根立柱中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平行于上层结构中的其中几组方管;第一组支撑部的立柱设置在下层框架结构上,与上层框架结构固定连接;第二组支撑部的立柱设置在上层结构上,所有立柱皆平行,且顶部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组支撑部的两根立柱和第二组支撑部的两根立柱,另一端设有第一组支撑部的另外两根立柱和第二组支撑部的另外两根立柱,本体两端中第二组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飞王勇强于洪俊刘京亮唐哲辉张义丰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正轩车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