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042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包括第一充电口、第二充电口与可移动的防护盖,所述第一充电口的外壁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内壁直径,所述防护盖的外周具有内防护层、外防护层和位于内防护层与外防护层之间的间隔凹槽,所述内防护层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充电口的外壁相匹配,所述间隔凹槽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侧壁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能够同时兼顾两个充电口,利用两个充电口的结构特征,保护充电口内部的端子,同时解决充电时防护盖的置放问题和易被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电口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充电口是电动汽车日常充电的高压接口,高压导体金属端子在充电口内,要维持充电口的长期稳定导电性能,必须做好充电口内金属端子的防护,而做好充电口外盖防护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市面上的车辆充电口防护方式主要是设置单独防护盖,有的车辆交流充电口和直流充电口安装在同一位置,在车身上设置一个车身外盖,在充电口上各自单独设置一个充电口防护盖。充电时,开启车身外盖,将其中一个充电口防护盖开启,并插枪连接充电,被开启的充电口防护盖必须有一个置放位置,或者用绳索吊挂,此时充电口防护盖容易被雨水、灰尘污染,被污染的充电口防护盖在下一次插入充电口时,容易污染到充电口内部的端子。因此,需要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同时兼顾交流充电口和直流充电口,并解决充电时被开启充电口的防护盖被雨水、灰尘等污染问题和置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兼顾交流充电口和直流充电口,解决充电时被开启充电口的防护盖被雨水、灰尘等污染问题和置放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包括第一充电口、第二充电口与可移动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外周具有内防护层、外防护层和位于内防护层与外防护层之间的间隔凹槽,所述内防护层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充电口的外壁相匹配,所述间隔凹槽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侧壁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电口的外壁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内壁直径,所述第一充电口与所述第二充电口设置于同一底座上,所述底座具有充电口法兰面,所述第一充电口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侧壁均突出所述充电口法兰面。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与所述第一充电口相贴合,所述内防护层的内壁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充电口的外壁直径,所述内防护层的端面与所述外防护层的端面都与所述充电口法兰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还包括一体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内防护层的内部,所述第一充电口的侧壁插入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内防护层之间,所述限位凸起的外周到所述内防护层内壁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充电口侧壁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与所述第二充电口相贴合,所述第二充电口的侧壁位于所述间隔凹槽内,所述内防护层的外壁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内壁直径,所述外防护层的内壁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外壁直径,所述外防护层的端面与所述充电口法兰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间隔凹槽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充电口侧壁的顶端到所述充电口法兰面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还包括第一防护扣和第二防护扣,所述第一防护扣位于所述内防护层内壁,所述第一充电口的外壁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防护盖与所述第一充电口相贴合,所述第一防护扣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卡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护扣位于所述外防护层内壁,所述第二充电口的外壁设有相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防护盖与所述第二充电口相贴合,所述第二防护扣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卡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护扣位于所述内防护层外壁,所述第二卡槽设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内壁。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还包括持取部,所述持取部位于所述防护盖的外部端面,所述持取部还突出所述防护盖的外部端面。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所述防护盖借用了所述第一充电口与所述第二充电口的结构特征,对充电口起到了双重防护的作用,加强了防护效果。2、所述防护盖始终放置在两个充电口的其中一个上,解决了充电口充电时防护盖的置放和污染问题。3、本技术只需要一个所述防护盖即可防护两个充电口,节省了防护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防护盖的内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防护盖与所述第一充电口相匹配时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A-A方向的截面剖视图;图5为沿图3中B-B方向的截面剖视图;图6为所述防护盖与所述第二充电口相匹配时的示意图;图7为沿图6中C-C方向的截面剖视图;图8为沿图6中D-D方向的截面剖视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第一充电口,11-第一卡槽,2-第二充电口,21-第二卡槽3-防护盖,31-内防护层,32-外防护层,33-间隔凹槽,34-限位凸起,35-第一防护扣,36-第二防护扣,37-持取部,4-底座,41-充电口法兰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考说明书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包括第一充电口1、第二充电口2与可移动的防护盖3,其中第一充电口1的外壁直径小于第二充电口2的内壁直径,参考说明书附图2,防护盖3的外周具有内防护层31、外防护层32和位于内防护层31与外防护层32之间的间隔凹槽33,内防护层31的内壁与第一充电口1的外壁相匹配,间隔凹槽33与第二充电口2的侧壁相匹配,防止雨水、灰尘等污染充电口。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口1为交流充电口,第二充电口2为直流充电口,且第一充电口1与第二充电口2设置于同一底座4上,底座4具有充电口法兰面41,第一充电口1与第二充电口2的侧壁均突出充电口法兰面41。具体地,参考说明书附图3-5,充电时打开外盖,第二充电口2插枪充电,移动防护盖3将之放置于第一充电口1上,此时,内防护层31的内壁直径等于第一充电口1的外壁直径,内防护层31的内壁与第一充电口1的外壁相贴合,同时内防护层31的端面与外防护层32的端面都与所述充电口法兰面41相贴合,防护盖3与第一充电口1闭合紧密,以防止雨水、灰尘等通过防护盖3与充电口法兰面41之间的缝隙污染充电口。具体地,如图5所示,防护盖3还包括一体的限位凸起34,限位凸起34位于内防护层31的内部,起限位作用,第一充电口1的侧壁插入限位凸起34与所述内防护层31之间,且限位凸起34的外周到内防护层31内壁的距离等于第一充电口1侧壁的厚度,进一步保证防护盖3与第一充电口1的贴合部位不留缝隙,防止第一充电口1内的端子被污染,同时,因接触面之间贴合紧密具有摩擦力,能够起到防止防护盖3滑脱的作用。具体地,如图4所示,防护盖3还包括位于内防护层31内壁的第一防护扣35,第一充电口1的外壁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卡槽11,防护盖3与第一充电口1相贴合时,第一防护扣35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电口(1)、第二充电口(2)与可移动的防护盖(3),所述防护盖(3)的外周具有内防护层(31)、外防护层(32)和位于内防护层(31)与外防护层(32)之间的间隔凹槽(33),所述内防护层(31)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充电口(1)的外壁相匹配,所述间隔凹槽(33)与所述第二充电口(2)的侧壁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电口(1)、第二充电口(2)与可移动的防护盖(3),所述防护盖(3)的外周具有内防护层(31)、外防护层(32)和位于内防护层(31)与外防护层(32)之间的间隔凹槽(33),所述内防护层(31)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充电口(1)的外壁相匹配,所述间隔凹槽(33)与所述第二充电口(2)的侧壁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口(1)的外壁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充电口(2)的内壁直径,所述第一充电口(1)与所述第二充电口(2)设置于同一底座(4)上,所述底座(4)具有充电口法兰面(41),所述第一充电口(1)与所述第二充电口(2)的侧壁均突出所述充电口法兰面(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3)与所述第一充电口(1)相贴合,所述内防护层(31)的内壁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充电口(1)的外壁直径,所述内防护层(31)的端面与所述外防护层(32)的端面都与所述充电口法兰面(41)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3)还包括一体的限位凸起(34),所述限位凸起(34)位于所述内防护层(31)的内部,所述第一充电口(1)的侧壁插入所述限位凸起(34)与所述内防护层(31)之间,所述限位凸起(34)的外周到所述内防护层(31)内壁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充电口(1)侧壁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口双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3)与所述第二充电口(2)相贴合,所述第二充电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申发郭水保杨贤明徐力郭冬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