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96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口罩本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个侧板、底板、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两个所述侧板的下侧通过所述底板相互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安装于所述侧板内壁上,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外部设有两条以上均匀分布的输送带,所述第一传动辊上设有若干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之间,所述第一传动辊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和所述第二传动辊转动方向相同,所述输送机构上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较,降低了人工成本,保证了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平面口罩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而设计的,为了阻止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可见或不见的物质进行过滤,从而不会给人体带来不必要的影响。随着今年疫情的发生,大家需要进行自我防护,出行佩戴口罩来隔离外界的病毒。现在人们需要出门采购物品或上班,几乎人人需要口罩,用来抵抗外界的病毒。现有技术中,对于焊耳带焊接机上料一般采用手工完成,工作强度大、机械式的重复,稍不留神就会导致下一步焊接时产生错焊、漏焊等质量问题,因此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口罩本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个侧板、底板、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两个所述侧板的下侧通过所述底板相互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安装于所述侧板内壁上,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外部设有两条以上均匀分布的输送带,所述第一传动辊上设有若干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之间,所述第一传动辊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和所述第二传动辊转动方向相同,所述输送机构上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第一传动辊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上设有若干个橡胶凸块,所述橡胶凸块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输送带上表面水平高度。进一步改进的是:还包括用于放置口罩本体的进料仓,所述进料仓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辊上方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进料仓的出口端设有压板座,所述压板座上设有L型压板,所述L型压板上部开设有滑移槽,所述L型压板通过螺栓穿过所述滑移槽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压板座上。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传动辊上方所述侧板内壁上设有输出辊,所述输出辊通过所述第三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输出辊与所述第二传动辊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侧板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输出端处设有U型挡板,所述U型挡板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板内壁上,所述U型挡板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之间设有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上方位于所述U型挡板上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用于口罩耳带焊接机的前端,准确输送口罩本体进入口罩耳带焊接机工位预设的输送位置,解决了由传统人工上料出错使得口罩耳带焊接机产生错焊、漏焊等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较,降低人工成本,保证生产质量。2、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限位环对输送带进行限位,避免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偏移,通过在限位环上设置橡胶凸块,可以利用橡胶凸块所提供的摩擦力将口罩本体从进料仓中拉出,保证输送机构运行的流畅性。3、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L型压板限制进料仓中被拉出口罩本体数量,保证每次只拉出一个口罩本体,并且对被拉出的口罩本体进行限位,防止口罩本体脱离输送带。4、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在输送机构末端的输出辊,对运行到输送机构末端的口罩本体施加向外推出的力,保证口罩本体可以进入工位,避免口罩本体堆积在输送机构末端而对后续输出造成影响。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U型挡板对被输出辊推出的口罩本体进行限位,保证口罩本体可以正确进入上料工位。6、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对口罩本体的感应与电机和PLC控制器的配合实现对口罩的输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输送机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压板结构示意图;图示:1-输送机构、11-侧板、12-底板、13-第一传动辊、14-第二传动辊、15-第一电机、16-第二电机、2-进料仓、3-PLC控制器、4-输送带、5-限位环、51-橡胶凸块、6-L型压板、61-压板座、62-滑移槽、7-输出辊、71-第三电机、8-U型挡板、9-红外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考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口罩本体的输送机构1,所述输送机构1包括两个侧板11、底板12、第一传动辊13和第二传动辊14,两个所述侧板11的下侧通过所述底板12相互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辊13和第二传动辊14安装于所述侧板内壁上,所述第一传动辊13和第二传动辊14外部设有两条以上均匀分布的输送带4,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4数量为3条,所述第一传动辊13上设有若干个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设置于所述输送带4之间,所述第一传动辊13通过第一电机15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辊14通过第二电机16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13和所述第二传动辊14转动方向相同,所述输送机构上设有PLC控制器3,所述PLC控制器3与所述第一电机15和所述第二电机16电连接,还包括用于放置口罩本体的进料仓2,所述进料仓2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3上方与所述侧板11固定连接。参考图2所示,所述限位环5与所述第一传动辊1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5上设有若干个橡胶凸块51,所述橡胶凸块51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输送带4上表面水平高度,通过设置限位环5对输送带4进行限位,避免输送带4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偏移,通过在限位环5上设置橡胶凸块51,可以利用橡胶凸块51所提供的摩擦力将口罩本体从进料仓2中拉出,保证输送机构1运行的流畅性。参考图2、图3所示,所述进料仓2的出口端处设有压板座61,所述压板座61上设有L型压板6,所述L型压板6上部开设有滑移槽62,所述L型压板通过螺栓穿过所述滑移槽62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压板座61上,通过设置L型压板6,限制进料仓2中被拉出口罩本体数量,保证每次只拉出一个口罩本体,对被拉出的口罩本体进行限位,防止口罩本体脱离输送带4。所述第二传动辊14上方所述侧板11内壁上设有输出辊7,所述输出辊7通过所述第三电机71驱动连接,所述输出辊7与所述第二传动辊14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三电机71与所述PLC控制器3电连接,通过设置输出辊7,对运行到输送机构1末端的口罩本体施加向外推出的力,保证口罩本体可以进入工位,而不堆积在输送机构1末端。所述侧板11沿所述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输出端处设有U型挡板8,所述U型挡板8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板11内壁上,所述U型挡板8与所述输送机构1的输出端之间设有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出口罩本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个侧板、底板、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两个所述侧板的下侧通过所述底板相互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安装于所述侧板内壁上,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外部设有两条以上均匀分布的输送带,所述第一传动辊上设有若干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之间,所述第一传动辊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和所述第二传动辊转动方向相同,所述输送机构上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出口罩本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个侧板、底板、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两个所述侧板的下侧通过所述底板相互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安装于所述侧板内壁上,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外部设有两条以上均匀分布的输送带,所述第一传动辊上设有若干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之间,所述第一传动辊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和所述第二传动辊转动方向相同,所述输送机构上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与所述第一传动辊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上设有若干个橡胶凸块,所述橡胶凸块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输送带上表面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口罩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昆赖新展潘儒愿赖南生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洛江区汇丰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