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87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包含一固定框架、一第一散热元件、一轴件、一弹性元件、以及一连动元件。固定框架具有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开孔、一第一滑槽以及一挡部,第二侧壁具有一第二开孔及一第二滑槽;第一散热元件位于固定框架,第一散热元件具有至少一第三开孔、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第一凸部于第一滑槽内滑动,而第二凸部于第二滑槽内滑动;轴件穿设于第一开孔、第二开孔及第三开孔,第一散热元件以轴件为一旋转中心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转动;弹性元件的一第一端部与挡部连结,弹性元件的一第二端部与第一凸部连动;连动元件枢接于第二侧壁的外侧,并与第二凸部连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模块,尤其是一种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以增加散热的空间。
技术介绍
笔记本电脑于今日的信息用品当中,已渐渐广为人们所选用,其主要的优点,在于其行动性良好,可随着使用者的移动需要而携带至各处。以现今信息科技的发达和进步,一部笔记本电脑就如同一部活动的工作站,可让使用者应用于网络信息的撷取与传输,以及数据库的管理等等,可谓是落实行动办公室的最佳利器。而笔记本电脑的设计除了考量软件的配备之外,尚需将人性化的操作当成设计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例如接口连接的方便性、重量、以及操作性等等。笔记本电脑由于强调轻薄、方便携带,因此在各零组配件的尺寸上均较小型。如图1所示,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模块10,其包括有一匣壳11、多个散热片12、以及容设在匣壳11中的一风扇13。其中,匣壳11设有一入风口111以及一出风口112,而散热片12设置于出风口112,以进行散热。风扇13由入风口111吸入外界冷空气,而笔记本电脑所产生的热空气则从出风口112排出,使冷热空气循环进而降低笔记本电脑内的温度。然而,现有的散热模块10中,散热片12设置于出风口112,且无法移动或转动。而且出风口112的空间有限,因此,使得散热片12无法取得更大的散热空间,进而限制住散热片12的散热效能。如此一来,笔记本电脑中的电子元件,极易因为环境温度过高,而使得电子元件过热,甚至损坏,进而降低笔记本电脑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以解决散热元件无法转动,无法增加散热效能等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增加散热效能的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包含一固定框架、一第一散热元件、一轴件、一弹性元件、以及一连动元件。固定框架具有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而设,且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开孔、一第一滑槽以及一挡部,而第二侧壁具有一第二开孔及一第二滑槽;第一散热元件位于固定框架,第一散热元件具有至少一第三开孔、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第一凸部于第一滑槽内滑动,而第二凸部于第二滑槽内滑动,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带动第一散热元件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转动;轴件穿设于第一开孔、第二开孔及第三开孔,第一散热元件以轴件为一旋转中心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转动;弹性元件的一第一端部与挡部连结,弹性元件的一第二端部与第一凸部连动,并提供第一凸部一带动第一散热元件回复至第一位置的弹力;连动元件枢接于第二侧壁的外侧,连动元件与第二凸部连动。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以及一散热模块。其中,第二机体与第一机体枢接并相对而设,散热模块容置于第二机体,而散热模块具有一固定框架、一第一散热元件、一轴件、一弹性元件、以及一连动元件。固定框架具有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而设,且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开孔、一第一滑槽以及一挡部,而第二侧壁具有一第二开孔及一第二滑槽;第一散热元件位于固定框架,第一散热元件具有至少一第三开孔、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第一凸部于第一滑槽内滑动,而第二凸部于第二滑槽内滑动,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带动第一散热元件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问转动;轴件穿设于第一开孔、第二开孔及第三开孔,第一散热元件以轴件为一旋转中心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转动;弹性元件的一第一端部与挡部连结,弹性元件的一第二端部与第一凸部连动,并提供第一凸部一带动第一散热元件回复至第一位置的弹力;连动元件枢接于第二侧壁的外侧,连动元件与第二凸部连动。承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具有一可转动式的散热元件。与现有技术相较之下,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由于具有可转动式的散热元件,故能加大散热元件的散热空间,以提升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有效降低电子装置的温度,以确保电子装置不会有因为散热不良而造成过热的情形,进而能确保电子装置的品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可转动式散热元件,可于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为开启时,才转动以增加散热空间;而不使用电子装置时,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为相对盖合,而可转动式散热元件则不外露电子装置,故不会妨碍使用者的携带便利性,也不会碰撞到可转动式散热元件,以避免可转动式散热元件破损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散热模块的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散热模块的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散热模块的另一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散热元件位于第一位置P1的一示意图(包含俯视及两边侧视);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散热元件位于第二位置P2的一示意图(包含俯视及两边侧视);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一侧面透视图,图中第一散热元件位于第一位置P1;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另一侧面透视图,图中第一散热元件位于第二位置P2。图中符号说明10 散热模块11 匣壳111入风口112出风口12 散热片13 风扇20 散热模块21 固定框架210底座211第一侧壁212第二侧壁213第一开孔214第一滑槽215挡部217第二开孔218第二滑槽219第一开口22 第一散热元件221第三开孔222第一凸部223第二凸部224第一散热鳍片23 轴件24 弹性元件241第一端部242第二端部25 连动元件251第一侧252第二侧 26 第二散热元件261第二散热鳍片262第四开孔30 风扇4 电子装置41 第一机体411第三凸部42 第二机体421第二开口422第三开口F 外力P1 第一位置P2 第二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的较佳实施例。首先,请参照图2至图4,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以设置于笔记本电脑的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为例,当然,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并不限于设置在笔记本电脑中。如图2所示,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20包含一固定框架21、一第一散热元件22、一轴件23、一弹性元件24、以及一连动元件25。请参考图3,固定框架21具有一第一侧壁211及一第二侧壁212。第二侧壁212与第一侧壁211相对而设。第一侧壁211具有一第一开孔213、一第一滑槽214以及一挡部215。第二侧壁212具有一第二开孔217及一第二滑槽218。请再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框架21更设有一第一开口219,第一开口219可供一风扇30于固定框架21产生一流动的气流,以使冷空气由第一开口219流入固定框架21,以进行散热。此外,第一散热元件22位于固定框架21,本实施例中,固定框架21的第一侧壁211及第二侧壁212之间,具有一出风口,而第一散热元件22置于出风口处。请参照图3至图5,第一散热元件22具有至少一第三开孔221、一第一凸部222及一第二凸部223。第一凸部222于第一滑槽214内滑动,而第二凸部223于第二滑槽218内滑动,第一凸部222及第二凸部223带动第一散热元件22于一第一位置P1及一第二位置P2间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元件22具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散热鳍片224。轴件23穿设于第一开孔213、第二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固定框架,其具有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与该第一侧壁相对而设,且该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开孔、一第一滑槽以及一挡部,而该第二侧壁具有一第二开孔及一第二滑槽;一第一散 热元件,其位于固定框架,该第一散热元件具有至少一第三开孔、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于该第一滑槽内滑动,而该第二凸部于该第二滑槽内滑动,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二凸部带动该第一散热元件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转动;一轴件,其穿设于 该第一开孔、该第二开孔及该第三开孔,该第一散热元件以该轴件为一旋转中心于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间转动;一弹性元件,其一第一端部与该挡部连结,一第二端部与该第一凸部连动,并提供该第一凸部一带动该第一散热元件回复至该第一位置的弹力;以及 一连动元件,其枢接于该第二侧壁的外侧,该连动元件与该第二凸部连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固定框架,其具有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与该第一侧壁相对而设,且该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开孔、一第一滑槽以及一挡部,而该第二侧壁具有一第二开孔及一第二滑槽;一第一散热元件,其位于固定框架,该第一散热元件具有至少一第三开孔、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于该第一滑槽内滑动,而该第二凸部于该第二滑槽内滑动,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二凸部带动该第一散热元件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转动;一轴件,其穿设于该第一开孔、该第二开孔及该第三开孔,该第一散热元件以该轴件为一旋转中心于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间转动;一弹性元件,其一第一端部与该挡部连结,一第二端部与该第一凸部连动,并提供该第一凸部一带动该第一散热元件回复至该第一位置的弹力;以及一连动元件,其枢接于该第二侧壁的外侧,该连动元件与该第二凸部连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其中,该固定框架更包含一第一开口,一风扇覆盖于该第一开口,该风扇于该固定框架产生一流动的气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其中,该挡部为一凸柱,该弹性元件的该第一端部固定于该挡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其中,该第一散热元件具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散热鳍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其中,该连动元件更包含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一外力下压该第一侧时,该第二侧推动该第二凸部,使该第二凸部带动该第一散热元件转动至该第二位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转动式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坤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