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患护理用看护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71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病患护理用看护机器人,包括有机身,所述机身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主行走轮,所述机身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升降块,每个所述升降块的一端均贯穿设有螺杆,同一侧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第一支撑座之间设有导向柱,每个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分别贯穿同一侧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壳体,每个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均与同一侧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第一支撑座相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杆和升降块的配合,从而将机身架设在两个螺杆之间,防止机身底端的主行走轮带动机身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患护理用看护机器人
本技术主要涉及看护机器人的
,具体涉及一种病患护理用看护机器人。
技术介绍
由于医院内医护人员普遍稀缺,因此,利用看护机器人弥补人手不足正成为一个新的解决途径。根据授权公告号为CN208117857U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看护机器人可知,该产品包括移动小车、处理器、控制器以及设于移动小车上的图像获取单元和距离测量单元,处理器分别与图像获取单元、距离测量单元及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处理器连接。在使用时,距离测量单元测量移动小车与看护对象之间的距离,以判断看护对象的直线运动轨迹,控制器根据图像获取单元的图像信息和距离测量单元获取的距离信息控制移动小车的运动轨迹,以实现该看护机器人对看护对象的跟随和监控功能,实时反馈看护对象的位置信息和所处的环境信息,降低了看护对象走失的可能性。但现有的看护机器人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看护机器人在找准位置停止移动时,由于看护机器人为了方便移动而在底端设置有转轮,因此,看护机器人容易因外力因素而产生移动,堵塞医护人员行走通道,妨碍医护人员看护病人。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患护理用看护机器人,包括有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主行走轮(2),所述机身(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升降块(11),两个所述升降块(11)以所述机身(1)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升降块(11)的一端均贯穿设有螺杆(12),每个所述螺杆(12)均通过丝杠螺母与同一侧所述升降块(11)相连接,每个所述螺杆(12)的顶端均贯穿第一支撑座(13)并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座(13)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螺杆(12)的底端均贯穿第二支撑座(14)并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撑座(14)转动连接,同一侧所述第二支撑座(14)和所述第一支撑座(13)之间设有导向柱(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患护理用看护机器人,包括有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主行走轮(2),所述机身(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升降块(11),两个所述升降块(11)以所述机身(1)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升降块(11)的一端均贯穿设有螺杆(12),每个所述螺杆(12)均通过丝杠螺母与同一侧所述升降块(11)相连接,每个所述螺杆(12)的顶端均贯穿第一支撑座(13)并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座(13)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螺杆(12)的底端均贯穿第二支撑座(14)并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撑座(14)转动连接,同一侧所述第二支撑座(14)和所述第一支撑座(13)之间设有导向柱(15),每个所述导向柱(15)的两端分别贯穿同一侧所述第二支撑座(14)和所述第一支撑座(13)的壳体,每个所述导向柱(15)的两端均与同一侧所述第二支撑座(14)和所述第一支撑座(13)相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患护理用看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支撑座(14)均为中空结构,每个所述第二支撑座(14)的内部均设有第一锥齿轮(121),每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21)均固定于同一侧所述螺杆(12)贯穿所述第二支撑座(14)的一端外表面,每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21)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2),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22)分别固定于两个旋转轴(124)的外表面,每个所述旋转轴(1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远坚吴有明麦艳红莫名韶唐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