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防潮传感器。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的普及,应用而生的汽配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汽车配件中达到车壳和底盘,小到螺丝传和感器均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其中,汽车传感器中多种多样,且其使用环境不可控,进而为了保证汽车传感器可正常工作,需要保证其工作环境的干燥性,避免其受潮失去功效。
2、公告号为cn219630991u的一篇中国专利申请(或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防潮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所述传感器主体通过转动回复件连接有吸潮件,该转动回复件用于吸潮件受到震动上下摆动及旋转,以对气流扰动。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防潮传感器,本技术通过设有转动回复件和吸潮件,利用车辆的颠簸、启动和刹车,以进行辅助吸潮和自身干燥,增加传感器使用的稳定性。
3、上述的车辆防潮传感器,其传感器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轴承,而轴承的外壁上又固定安装有壳体,壳体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通过干燥剂颗粒对传感器主体周围气体环境中的水汽进行吸收,但是干燥剂颗粒为耗损件,其在不具备重复使用的效果,由此当干燥剂颗粒吸收潮湿水汽时,其自身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防潮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本体(1)的中下部安装有弹性组件(2),所述弹性组件(2)包括了连接圈(201)和弹簧(202),所述连接圈(201)通过弹簧(202)与吸潮组件(3)中的底座(301)的底侧壁粘接连接,所述底座(301)的上侧壁设置有滑套(302),且滑套(302)与传感器本体(1)的外壁套接,所述底座(301)与滑套(302)之间通过连接件(303)连接,所述底座(301)的上侧壁螺纹连接有吸潮筒(304),所述吸潮筒(304)的内部填充有吸湿棉(304d),且吸湿棉(304d)的上方盖设有密封板(304e),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防潮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本体(1)的中下部安装有弹性组件(2),所述弹性组件(2)包括了连接圈(201)和弹簧(202),所述连接圈(201)通过弹簧(202)与吸潮组件(3)中的底座(301)的底侧壁粘接连接,所述底座(301)的上侧壁设置有滑套(302),且滑套(302)与传感器本体(1)的外壁套接,所述底座(301)与滑套(302)之间通过连接件(303)连接,所述底座(301)的上侧壁螺纹连接有吸潮筒(304),所述吸潮筒(304)的内部填充有吸湿棉(304d),且吸湿棉(304d)的上方盖设有密封板(304e),所述底座(301)的底侧壁上还镶嵌有配重块(305);所述吸潮组件(3)的上方架设有增压组件(4),且吸潮组件(3)的下方架设有出水组件(5),所述增压组件(4)包括了主气管(401),且主气管(401)上还连接有进气管(402)和出气管(403),所述出水组件(5)包括了主水管(501),且主水管(501)上连接有出水管(502)和导流管(503),其中,所述出气管(403)和导流管(503)均与吸潮筒(30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1)的外壁上焊接有角板(301a)和侧板(301b),其中,所述侧板(301b)设置有三个,且角板(301a)设置有一个,所述侧板(301b)和角板(301a)之间呈环形阵列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301a)的底侧壁上开设配重槽(301a-1),且角板(301a)通过配重槽(301a-1)与配重块(305)连接,所述配重槽(301a-1)的最外侧壁还通过安装螺栓(305b)与安装板(305a)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潮传感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宏,韦嘉嘉,农惠,蒙光恩,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