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支架和用于冷接合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66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3
提出一种用于冷接合工具的工具支架(1),其中,所述工具支架(1)具有连接区段(4)和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边腿区段(2、3),其中,可提供压模单元(6)和凹模单元,从而所述压模单元和所述凹模单元(8)彼此相对且规定了工具轴线,其中,所述工具支架(1)具有第一平面侧和第二平面侧,其中,所述工具支架(1)的外轮廓(11)在两个平面侧之间的过渡中由所述工具支架(1)的外边缘(12)确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工具支架(1)包括增强区段(13),该增强区段位于沿着所述工具支架(11)的外轮廓(11)的外边缘(12)上,其中,在所述增强区段(13)沿着所述外边缘(12)的走向上观察,存在所述增强区段(13)的多个部分区段(14、15),这些部分区段(14、15)分别具有相关的厚度尺寸,其中,相应的部分区段(14、15)沿着所述外边缘(12)且平行于平面侧(9、10)的延展分别至少为30毫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工具支架和用于冷接合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冷成型或冲制特别是由钢材料构成的工件区段的装置或工具,比如用于铆接或完全冲制或半中空冲制铆接、冲压接合或咬合连接、压接或压制的工具,必须满足不同的要求。这种工具通常具有钳子或工具支架或所谓的C型-框架或C型-支架,其承载着对应的作用于工件的工具部件。为了设计这些工具或工具支架,必须基于要利用这些工具掌控的作业过程,其中,这些过程被准确地定义,并且在高的过程可靠性的同时希望短的时钟时间。所述工具尤其应当具有小的重量,同时负载能力最大,此外在经济上可有利地制造。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必须考虑复杂的关系,以便能够提供现代的工具。由于高度的自动化,工具支架往往在工业机器人上作为其工具移动地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开篇所述类型的装置或工具,其中,该装置符合不同的要求简档,并且能可变地且过程可靠地使用。该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和有益的改进。本专利技术基于一种用于冷接合装置、尤其是用于冷接合工具的工具支架,其中,该工具支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边腿区段并且具有连接区段,其中,在第一边腿区段的自由端上可提供所述装置的压模单元,且在第二边腿区段的自由端上可提供所述装置的凹模单元,从而在准备好的情况下压模单元和凹模单元彼此相对且规定了工具轴线,以及其中,边腿区段的背离自由端的端部通过连接区段相互连接,其中,工具支架具有第一平面侧和与第一平面侧相对的第二平面侧,其中,工具支架的外轮廓在两个平面侧之间的过渡中由工具支架的外边缘确定。可利用所述装置加工的工件可位于压模单元和相对的凹模单元之间。驱动单元可与压模单元耦接,使得压模单元的压模可沿着所述装置的接合轴线受驱动地移动。接合轴线利用所述装置来定义,其尤其是通常与压模的中央纵轴线重叠。用于所述压模的驱动单元尤其为电驱动部或液压的或气动的或液压气动的驱动部,其带有可直线地受驱动地移动的驱动推杆,该驱动推杆可与压模耦接。也可考虑的是,驱动单元可与凹模单元耦接,凹模可沿着所述装置的接合轴线受驱动地移动。也可想到的是,驱动单元可与压模单元耦接并与凹模单元耦接,使得压模和凹模可沿着所述装置的接合轴线受驱动地移动。所述装置具有优选可编程的上级的控制单元,用于所述装置的运行控制。该控制单元包括连同软件在内的计算机单元,并与压模单元和凹模单元的不同的组件比如传感器单元、测量单元、伺服单元和/或驱动单元通信。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工具支架包括增强区段,该增强区段位于沿着工具支架的外轮廓的外边缘上,其中,在增强区段沿着外边缘的走向上观察,存在增强区段的多个部分区段,这些部分区段分别具有相关的厚度尺寸,其中,相应的部分区段沿着外边缘且平行于平面侧的延展分别至少为30毫米。优选地,设置至少两个具有不同厚度尺寸的部分区段。增强区段具有相比于工具支架的剩余区域的通常一致的最小厚度增大的或更大的材料厚度或材料积聚,所述剩余区域尤其为板形或者为共同的板的一部分。增强区段例如形成沿着外边缘至少几乎闭合的环。由此优化了工具支架的结构。一方面,由此可以采用已知的方法,使用常见的用于工具支架的材料(比如钢材料)有利地制造工具支架,尤其是可以实现自动的制造过程,另一方面,可实现比较高的机械稳定性或者高强度,同时变形最小且材料耗费最少。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具支架,切实可行地保持或者低于在工具支架上的工具因工具支架弯曲所致的最大允许的歪斜或最大允许的径向偏差。结果,可以减小对工具的非期望的横向力。此外,在工具支架的非工作状态下,由于工具支架自身的重力和安装在支架上的工具组件的重力作用,因工具支架的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变形引起的最大允许的工具偏差和角度误差得以保持。特别地,在使用工具支架时可以实现其它优点,尤其是因为工具支架的重量和外尺寸即使在工具支架的高负荷情况下也可以保持得比较小。由此产生一系列其它优点,这些优点例如涉及到可采用相关的工具执行的作业过程的过程操控或能量消耗。相比于已知的板形的工具支架更轻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具支架,可以采用更薄弱的并且因此成本更加低廉的工业机器人来操纵,或者累积更小的运行成本,因为可以实现因具有更小质量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具支架的加速和减速所致的更低的能量消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具支架尽管总重量减小了,却有利地吸收了比较大的冲压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具支架还可以实现的是,影响工具支架的在实践中无法完全避免的弯曲运动,使得所导致的在工作情况或负荷情况下工具部分的空间上的位置变化在主要与接合轴线或工具轴线同轴的方向上产生。在该方向上,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容忍变形,因为这可用工作压模的相对较不负面的较长的工作行程予以补偿。工具支架优选是一体的,尤其是由钢材料构成。工具支架优选由标准初始材料比如平面的板状材料坯件制造,例如由材料板或钢板制造,比如由钢坯件通过对钢坯件的切削加工而加工成型。连接区段和第一与第二梁区段因而有利地一体地构造。第一边腿区段和/或第二边腿区段的自由端区域在相应平面侧的俯视图中至少近乎为梯形或非三角形,或者这些自由端尤其是非锥形地伸展,而是具有相对于工具轴线倾斜地或平行地走向的自由边。利用在边缘区域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存在的增强区段,有利地以比较高效的方式相对于支架的总延展进行材料集中,或者在工具支架的选定区域进行材料积聚。相比于已知的工具支架,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具支架中,相对于增强区段存在的其它工具支架区段要么以比较小的材料耗费就足够了,即可以横向于平面侧更狭长地或更薄地设计,要么可以通过无材料的区域来节省(即省去)工具支架的其它区域。在极端情况下或者作为极限构造可行的是,必要时不考虑空间比较小的区域比如用于压模单元、凹模单元、线路和/或工具支架支座的连接区段(如机器人手臂的端部),整个工具支架基本上由增强区段构成或者除增强区段外还只有面积较小的区域构成。不排除的是,工具支架由材料配合地彼此连接的区段制造,例如由钢部分通过焊接制造。为了在工具区域中切实可行地构造,基于增强区段的、尤其是部分区段的比如至少30毫米和/或比如至少为外边缘的整个长度的5%的最小长度。优选存在多个这种增强区段和/或一个增强区段的多个这种部分区段和/或多个增强区段。这些增强区段和/或部分区段要么全部直接彼此相邻,要么多个增强区段中的两个和/或多个部分区段中的两个通过未增强的区域而中断。因此,多个增强区段和/或多个部分区段可以要么直接彼此邻接地相邻,要么由于相比于工具支架材料的最小厚度未增强的中间区段而具有间距。至少近乎整个外边缘可以相同方式地增强,和/或增强区段在工具支架的近乎整个外轮廓上连续地构造,尤其是连续地一致地构造,这涉及到增强区段的厚度和/或宽度。优选地,增强区段和/或部分区段具有在外边缘的分布中例如连续地和/或例如阶梯式地变化的厚度尺寸和/或宽度尺寸,例如适应于在工具使用时在工具支架的不同区域中分别不同强度的负荷。优选地,增强区段的宽度处于5mm和150mm之间的范围内。为了最佳地调整工具支架,优选的是,增强区段和/或部分区段朝向和/或沿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冷接合装置、尤其是用于冷接合工具的工具支架(1),其中,所述工具支架(1)具有连接区段(4)和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边腿区段(2、3),其中,在第一边腿区段(2)的自由端上能提供所述装置的压模单元(6),且在第二边腿区段(3)的自由端(7)上能提供所述装置的凹模单元(8),从而在准备好的情况下所述压模单元(6)和所述凹模单元(8)彼此相对且规定了工具轴线,以及其中,所述边腿区段(2、3)的背离自由端(5、7)的端部通过所述连接区段(4)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工具支架(1)具有第一平面侧(9)和与所述第一平面侧(9)相对的第二平面侧(10),其中,所述工具支架(1)的外轮廓(11)在两个平面侧(9、10)之间的过渡中由所述工具支架(1)的外边缘(12)确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支架(1)包括增强区段(13),该增强区段位于沿着所述工具支架(11)的外轮廓(11)的外边缘(12)上,其中,在所述增强区段(13)沿着所述外边缘(12)的走向上观察,存在所述增强区段(13)的多个部分区段(14、15),每个部分区段(14、15)具有相关的厚度尺寸,其中,相应的部分区段(14、15)沿着所述外边缘(12)且平行于平面侧(9、10)的延展分别至少为30毫米。/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04 DE 102018121518.51.一种用于冷接合装置、尤其是用于冷接合工具的工具支架(1),其中,所述工具支架(1)具有连接区段(4)和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边腿区段(2、3),其中,在第一边腿区段(2)的自由端上能提供所述装置的压模单元(6),且在第二边腿区段(3)的自由端(7)上能提供所述装置的凹模单元(8),从而在准备好的情况下所述压模单元(6)和所述凹模单元(8)彼此相对且规定了工具轴线,以及其中,所述边腿区段(2、3)的背离自由端(5、7)的端部通过所述连接区段(4)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工具支架(1)具有第一平面侧(9)和与所述第一平面侧(9)相对的第二平面侧(10),其中,所述工具支架(1)的外轮廓(11)在两个平面侧(9、10)之间的过渡中由所述工具支架(1)的外边缘(12)确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支架(1)包括增强区段(13),该增强区段位于沿着所述工具支架(11)的外轮廓(11)的外边缘(12)上,其中,在所述增强区段(13)沿着所述外边缘(12)的走向上观察,存在所述增强区段(13)的多个部分区段(14、15),每个部分区段(14、15)具有相关的厚度尺寸,其中,相应的部分区段(14、15)沿着所述外边缘(12)且平行于平面侧(9、10)的延展分别至少为30毫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区段(13)构造在边缘条(16、17)以内,其中,所述边缘条(16、17)从所述外边缘(12)伸展至平面侧区段,其中,所述平面侧区段与所述外边缘(1)相隔至少5毫米到至多150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支架(1)的增强区段(13)的厚度尺寸比所述工具支架(1)的剩余部分的平均厚度尺寸大。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区段(13)构造在所述工具支架(1)的外边缘(12)的长度的至少80%上,优选构造在所述工具支架(1)的外边缘(12)的长度的至少90%上。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区段(13)具有至少为所述工具支架(1)的剩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巴登弗洛里安·施耐德萨沙·萨默弗雷德里克·弗洛伊德
申请(专利权)人:TOX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