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的铆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化的铆接方法。
技术介绍
铆接是机械加工行业中用来将零件与零件之间进行连接的方法,是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都是通过铆接机进行铆接,利用铆接机的铆头进行冲压或轧制,从而完成铆接;但现有的铆接设备自动化并不高,有许多工序都要人工进行操作,如上铆钉、上工件、下料、铆接后产品的检测及分流等工作,人工操作容易出差错,而且工作效率低下,同时现有的旋铆机也存在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即常常发生因载台上的制品位置没对正,导致铆接头未在规定位置上将铆钉挤压进制品内,造成制品损坏、设备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铆接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的铆接方法,包括自动化的铆接装置,所述铆接装置包括机座、定位分度盘,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定位分度盘在中心处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定位分度盘的上表面边缘在同一半径的圆周六等分处均设置有下模,并在每个下模中心点与定位分度盘中心点之间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化的铆接装置,所述铆接装置包括机座、定位分度盘,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定位分度盘在中心处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定位分度盘的上表面边缘在同一半径的圆周六等分处均设置有下模,并在每个下模中心点与定位分度盘中心点之间均设置有定位通孔,且所述定位通孔均处于同一圆周上;所述机座上在对应下模的位置依次相邻设有控制铆钉下料的第一视觉监测系统、铆接机、检测铆接合格与否的第二视觉监测系统、出料装置,所述机座上还设有一个能伸缩卡入定位通孔的定位柱;所述出料装置包括通过支架设置在定位分度盘的上方并与定位分度盘相平行的滑轨、滑设在滑轨上的机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化的铆接装置,所述铆接装置包括机座、定位分度盘,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定位分度盘在中心处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定位分度盘的上表面边缘在同一半径的圆周六等分处均设置有下模,并在每个下模中心点与定位分度盘中心点之间均设置有定位通孔,且所述定位通孔均处于同一圆周上;所述机座上在对应下模的位置依次相邻设有控制铆钉下料的第一视觉监测系统、铆接机、检测铆接合格与否的第二视觉监测系统、出料装置,所述机座上还设有一个能伸缩卡入定位通孔的定位柱;所述出料装置包括通过支架设置在定位分度盘的上方并与定位分度盘相平行的滑轨、滑设在滑轨上的机械手、驱动机械手滑动的固定设置在支架或机座上第二电机、两个固定设置在支架或机座上位于滑轨下方的出料槽,两个所述出料槽对应于机械手在滑轨上滑动的不同距离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第一视觉监测系统、铆接机、第二视觉监测系统、机械手、第二电机均与一电控箱中的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步骤如下:
S1,下料,通过人工或送料机往下模上放置待铆接件;
S2,铆接流程的自动运行,利用电控箱启动第一电机运转,第一电机驱动定位分度盘转动,在定位分度盘转动中利用PLC控制器通过执行其内部事先存储的指令来操控第一视觉监测系统、铆接机、第二视觉监测系统、机械手、第二电机的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化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顶部成球冠状,底部连接在一设置在机座上的与电控箱中的PLC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三电机或第一气缸上并在第三电机或第一气缸的驱动下伸入或退出定位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化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是电动吸取装置,包括在第二电机驱动下滑设在滑轨上的滑块、设于滑块侧壁的升降臂、设于升降臂底端的电磁吸铁、设于升降臂下方的第一传感器、驱动升降臂升降的第四电机或第二气缸,所述电磁吸铁、第一传感器、第四电机或第二气缸均与电控箱中的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愉愉,谢茂春,吴艺,范堡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数码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