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及装配结构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492427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唇口与进气道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将内腔气动面对齐的复材唇口和复材进气道通过设置在外圈的复材连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复材唇口同时通过常温胶和沉头铆钉与复材连接件连接,且所述复材进气道同时通过常温胶和沉头铆钉与复材连接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采用胶接与铆接结合的方式保障了复材唇口和复材进气道对接装配处的高机械连接强度,同时使连接后内腔气动面的表面质量显著提高,减小了对接剖面处的对缝和阶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及装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唇口与进气道装配
,具体的说,是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唇口和进气道大多是通过抽钉或螺栓采用搭接的方式进行装配。一方面,搭接的连接结构,对缝和阶差大。另一方面,当管状结构的进气道内腔尺寸较小时,抽钉枪无法进入,因此无法使用抽钉安装,而螺栓钉头往往过大,容易划伤复材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搭接装配方式对缝和阶差大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通过设置在外部的复材连接件将复材唇口和复材进气道连接在一起,连接后内腔气动面的表面质量显著提高,减小了对接剖面处的对缝和阶差;而且,采用胶接与铆接结合的方式保障了复材唇口和复材进气道对接装配处的高机械连接强度。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将内腔气动面对齐的复材唇口和复材进气道通过设置在外圈的复材连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复材唇口同时通过常温胶和沉头铆钉与复材连接件连接,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内腔气动面对齐的复材唇口(1)和复材进气道(2)通过设置在外圈的复材连接件(3)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复材唇口(1)同时通过常温胶(5)和沉头铆钉(4)与复材连接件(3)连接,且所述复材进气道(2)同时通过常温胶(5)和沉头铆钉(4)与复材连接件(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内腔气动面对齐的复材唇口(1)和复材进气道(2)通过设置在外圈的复材连接件(3)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复材唇口(1)同时通过常温胶(5)和沉头铆钉(4)与复材连接件(3)连接,且所述复材进气道(2)同时通过常温胶(5)和沉头铆钉(4)与复材连接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复材唇口(1)、复材进气道(2)存在曲率变化大的R角区域时,复材唇口(1)、复材进气道(2)的曲率变化大的R角区域只通过常温胶(5)与复材连接件(3)连接,不安装沉头铆钉(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材唇口(1)、复材进气道(2)的非R角区域通过沉头铆钉(4)与复材连接件(3)连接;其中,复材唇口(1)、复材进气道(2)的非R角区域是指曲率变化小的平缓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材唇口(1)与复材连接件(3)连接的整个装配面刷常温胶(5),且所述复材进气道(2)与复材连接件(3)连接的整个装配面刷常温胶(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复材唇口(1)、复材进气道(2)存在曲率变化大的R角区域时,复材唇口(1)、复材进气道(2)的曲率变化大的R角区域只通过常温胶(5)与复材连接件(3)连接,不安装沉头铆钉(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材唇口和进气道的胶铆混合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材唇口(1)、复材进气道(2)的非R角区域通过沉头铆钉(4)与复材连接件(3)连接;其中,复材唇口(1)、复材进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珏方雄丁健杨文罗丹杜发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