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组装的磨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63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组装的磨刀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磨刀组件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布置,磨刀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安装部,第一凸起部朝向第二壳体的一侧凸起,安装部位于第一壳体的中部,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过孔;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一安装槽,第一卡槽与第一凸起部卡接,第一安装槽与安装部相对布置,第二卡槽沿第一安装槽的四周延伸;第三壳体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三壳体设置有第二凸起部和第二过孔,第二凸起部与第二卡槽卡接,第二过孔与第一过孔连通并组成磨刀口,磨刀组件设置在磨刀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组装方便、提高组装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组装的磨刀器
本技术涉及磨刀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方便组装的磨刀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磨刀器也越来越多地被人民接受,磨刀器的使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磨刀方法,把单面磨刀改为双面同时磨刀,极大地提高了磨刀速度。一般的磨刀器包括两个壳体,磨刀石交叉地设置在两个壳体之间并暴露在磨刀口内,两个壳体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组装过程中,需将磨刀石安装至壳体内,然后将两个壳体相对盖合并拧紧螺丝,在拧紧螺丝时,需手动压紧两个壳体,避免两个壳体发生相对移动,影响螺丝正常拧紧。现有磨刀器因其结构的限制导致组装不便,影响组装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组装效率高的磨刀器。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便组装的磨刀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磨刀组件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布置,磨刀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安装部,第一凸起部从第一壳体的四周朝向第二壳体的一侧凸起,安装部位于第一壳体的中部,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过孔;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一安装槽,第一卡槽与第一凸起部卡接,第一安装槽位于第二壳体的中部,第一安装槽与安装部相对布置,第二卡槽沿第一安装槽的四周延伸;第三壳体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三壳体设置有第二凸起部和第二过孔,第二凸起部与第二卡槽卡接,第二过孔与第一过孔连通并组成磨刀口,磨刀组件设置在磨刀口内。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第一凸起,并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一卡槽,第一凸起与第一卡槽卡接,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无需锁螺丝即能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在第三壳体上设置第二凸起部,并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二卡槽,第二凸起与第二卡槽卡接,使得第三壳体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本技术的三个壳体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具有组装方便、提高组装效率的优点。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过孔的数量设为两个,两个第一过孔沿第一壳体的延伸方向排列布置;第二过孔的数量设为两个,第二过孔与第一过孔一一对应布置并组成两个磨刀口;磨刀组件的数量设为两个,两个磨刀组件分别为粗磨组件和细磨组件。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壳体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三壳体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同轴地设置在两个磨刀口之间,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通。由上述方案可见,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之间通过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的螺丝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三壳体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第三壳体向上滑出或脱离第二卡槽。进一步的方案是,粗磨组件包括两个交叉布置的第一磨刀石,第一磨刀石的截面呈梯形;细磨组件包括两个交叉布置的第二磨刀石,第二磨刀石的截面呈三角形。进一步的方案是,安装部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过孔连通,第二安装槽朝向第二壳体方向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安装槽的截面设为三角形;第三安装槽朝向第二壳体方向设置第二开口,第三安装槽内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起部,在第一壳体的延伸方向上,第三凸起部与第三安装槽的第一侧槽壁之间组成第一安装腔。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三壳体设置有第四凸起部和第四安装槽,第四凸起部从第三壳体的表面朝向安装部凸起,第四凸起部与第三凸起部分别设置在磨刀口的两侧,在第三壳体的延伸方向上,第四凸起部与第三安装槽的第二侧槽壁之间组成第二安装腔;第四安装槽朝向安装部方向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与对应的第二过孔连通,第四安装槽的截面设为三角形。进一步的方案是,磨刀器还包括磨刀棒和旋转连接件,旋转连接件连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磨刀棒的一端连接在旋转连接件上,磨刀棒能绕旋转连接件旋转。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设置在背向磨刀口的一侧上,容纳槽沿第一壳体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槽,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相对设置并分别与容纳槽连通。进一步的方案是,磨刀器还设置有防滑件,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凹槽,防滑件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进一步的方案是,防滑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二侧壁连接在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视角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三视角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第四视角的分解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磨刀器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第三壳体3和两个磨刀组件。为了方便说明,将磨刀器的延伸方向设为X向,将磨刀器的厚度方向设为Y向,将磨刀器的高度方向设为Z向。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对设置,第三壳体3设置在第二壳体2的中部,第一壳体1和第三壳体3之间设置有两个磨刀口7,两个磨刀口7沿X向排列设置在磨刀器的顶部,磨刀组件设置在磨刀口7内。磨刀器的底部设置在容纳槽8和磨刀棒6,容纳槽8沿X向延伸,磨刀棒6设置在容纳槽8内,磨刀棒6为表面喷有金刚砂的磨刀棒6,磨刀棒6设为圆锥型。具体地,容纳槽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旋转连接件81,磨刀棒6的第一端与旋转连接件81连接,磨刀棒6的第二端能绕旋转连接件81旋转。第一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L型槽和第一弧形槽82,第二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L型槽和第二弧形槽83,第一L型槽和第二L型槽组成容纳槽8。第一弧形槽82和第二弧形槽83相对地设置在容纳槽8的第二端,第一弧形槽82和第二弧形槽83分别与容纳槽8连通,使得磨刀棒6暴露在第一弧形槽82和第二弧形槽83之间,便于用户可捏住并旋出磨刀棒6。参见图3和图4,并结合图1,第一壳体1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1和安装部12,第一凸起部11从第一壳体1的四周朝向第二壳体2的一侧凸起,第一凸起部11的截面呈梯形,安装部12位于第一壳体1的中部。安装部12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21、第三安装槽122和两个第一过孔123,两个第一过孔123沿X向排列布置,第二安装槽121和第三安装槽122沿X向排列布置。在Y向上,两个第一过孔123分别与第二安装槽121和第三安装槽122连通。第二安装槽121沿Z向倾斜布置,第二安装槽121的截面设为三角形,第二安装槽121朝向第二壳体2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开口,便于安装磨刀石。第三安装槽122沿Z向竖直布置,第三安装槽122朝向第二壳体2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开口,便于安装磨刀石。第三安装槽122内一侧设置有第三凸起部127,第三凸起部127沿Z向延伸。在X向上,第三凸起部127与第三安装槽122的第一侧槽壁之间组成第一安装腔124,用于容纳磨刀石。第二安装槽121和第三安装槽122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25,第一安装孔125沿Y向延伸,第一安装孔125为盲孔。第二壳体2设置有第一卡槽21、第二卡槽22和第一安装槽23,第一卡槽21沿第二壳体2的四周延伸,第一卡槽2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组装的磨刀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磨刀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布置,所述磨刀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安装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从所述第一壳体的四周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凸起,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过孔;/n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卡接,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安装部相对布置,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四周延伸;/n所述磨刀器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三壳体设置有第二凸起部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所述第二过孔和所述第一过孔连通并组成磨刀口,所述磨刀组件设置在所述磨刀口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组装的磨刀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磨刀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布置,所述磨刀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安装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从所述第一壳体的四周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凸起,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过孔;
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卡接,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安装部相对布置,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四周延伸;
所述磨刀器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三壳体设置有第二凸起部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所述第二过孔和所述第一过孔连通并组成磨刀口,所述磨刀组件设置在所述磨刀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孔的数量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过孔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延伸方向排列布置;
所述第二过孔的数量设为两个,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过孔一一对应布置并组成两个所述磨刀口;
所述磨刀组件的数量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磨刀组件分别为粗磨组件和细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三壳体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同轴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磨刀口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粗磨组件包括两个交叉布置的第一磨刀石,所述第一磨刀石的截面呈梯形;
所述细磨组件包括两个交叉布置的第二磨刀石,所述第二磨刀石的截面呈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分别与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月光莫仕栋欧波陈大耀林玉琪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天骄家庭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