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感电容振荡器及共模共振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电容振荡器,以及可以应用于电感电容振荡器的共模共振腔。
技术介绍
图1为现有的电感电容振荡器(inductor-capacitoroscillator,简称LCoscillator)的电路图。晶体管M1及晶体管M2形成一交互耦合对(cross-coupledpair),用来提供电感电容振荡器所需的负阻(negativeimpedance)。电感L1及电容C1为主要的电感与电容,且共振在工作频率电感L1的其中一端耦接晶体管M1的漏极,另一端耦接晶体管M2的漏极。电感L1的中央抽头(centertap)电连接电源电压VDD。由于输出信号VOP及输出信号VON共同形成一差分信号,所以图1所示的电感电容振荡器是一个差分振荡器。电感L2及电容C2为次要的电感与电容,共振在频率目的是为了降低电感电容振荡器的相位噪声(phasenoise)。由于电感L2及电容C2的一端耦接电感电容振荡器的共模(commonmode)节点(即晶体管M1与晶体管M2的源极),所以电感L2及电容C2的组合被称作共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电容振荡器,包含:/n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第三端;/n一第二晶体管,具有一第四端、一第五端及一第六端,其中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五端,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四端,该第三端电连接该第六端;/n一第一电容,耦接于该第一端及该第四端之间;/n一电感,耦接于该第一端及该第四端之间;/n一第二电容,耦接于该第三端及一参考电压之间;/n一第一绕组,耦接于该第三端及该参考电压之间;以及/n一第二绕组,耦接于该第三端及该参考电压之间,且与该第一绕组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电容振荡器,包含:
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第三端;
一第二晶体管,具有一第四端、一第五端及一第六端,其中该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五端,该第二端电连接该第四端,该第三端电连接该第六端;
一第一电容,耦接于该第一端及该第四端之间;
一电感,耦接于该第一端及该第四端之间;
一第二电容,耦接于该第三端及一参考电压之间;
一第一绕组,耦接于该第三端及该参考电压之间;以及
一第二绕组,耦接于该第三端及该参考电压之间,且与该第一绕组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电容振荡器,其中该第一绕组及该第二绕组长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电容振荡器,其中该第一绕组及该第二绕组构成一封闭导线,且该封闭导线分布于一半导体结构的至少一导体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电容振荡器,其中该第一绕组及该第二绕组是螺旋状线圈,该第一绕组的电流方向为顺时针,且该第二绕组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电容振荡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韵中,
申请(专利权)人: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