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35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属于张力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控制机箱、散热网和显示器,散热网位于控制机箱顶端,且散热网与控制机箱贯穿连接,显示器位于控制机箱外部右侧上端,且控制机箱与显示器固定连接,控制机箱内部设有变频器,且变频器与控制机箱固定连接。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使用张力控制装置来控制需要控制的装置的长短和力度,不需要人工进行更精确的操作,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装置在长时间工作时内部的散热系统能有效的对装置内部进行散热降温,避免了装置因工作时温度过高而烧坏装置内部的设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更加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张力控制
,具体是一种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张力控制系统往往是张力传感器和张力控制器的一种系统集成,目前主要应用于冶金,造纸,薄膜,染整,织布,塑胶,线材等设备上,是一种实现恒张力或者锥度张力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其作用主要是实现辊间的同步,收卷和放卷的均匀控制。然而现有的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在控制过程中,往往不能有效调节需要控制的装置的力度和长短,从而需要人工进行更精确的操作,导致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长时间工作时不能有效的对装置内部进行散热降温,导致装置因温度过高而烧坏装置内部的设备,进而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实际使用。因此,需要在现有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在控制过程中往往不能有效调节需要控制的装置的力度和长短,从而需要人工进行更精确的操作,导致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在长时间工作时不能有效的对装置内部进行散热降温,导致装置因温度过高而烧坏装置内部的设备,进而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实际使用,提供一种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通过设置散热网、显示器、调节器、感应器和风扇,使本装置结构稳定,可以使用张力控制装置来控制需要控制的装置的长短和力度,不需要人工进行更精确的操作,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利于实际的使用,并且装置在长时间工作时内部的散热系统能有效的对装置内部进行散热降温,避免了装置因工作时温度过高而烧坏装置内部的设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机箱、散热网和显示器,所述散热网位于控制机箱顶端,且散热网与控制机箱贯穿连接,所述显示器位于控制机箱外部右侧上端,且控制机箱与显示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内部设有变频器,且变频器与控制机箱固定连接,所述变频器左侧设有电机,且电机与变频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内部右侧下端设有感应器,且感应器与控制机箱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下端设有调节器,且调节器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内部下端设有风扇,且风扇与控制机箱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器内部设有驱动轴,且驱动轴与调节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下端设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下端设有缸体,且缸体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缸体右端设有柱塞,且柱塞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内部设有扇叶,且扇叶与风扇固定连接,所述扇叶轴心设有螺栓,且螺栓与扇叶贯穿连接,所述扇叶后端设有机油箱,且机油箱与扇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外部右侧下端设有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与控制机箱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外部左侧设有散热口,且散热口与控制机箱贯穿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机箱顶部设有呈蜂巢状的散热网,且散热网与控制机箱顶部的水平高度间隙为1CM。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箱外部左侧设有呈倒梯形的散热口,且呈倒梯形的散热口均呈等距纵向排列。优选的,所述电机下端设有调节器和导电板,且调节器垂直安装于导电板底部与导电板电力连接。优选的,所述感应器表面设有呈矩形的感应块,且感应块均呈等距横纵向排列。优选的,所述柱塞内部设有呈螺纹型的弹簧和连接杆,且弹簧环绕在连接杆的表面。优选的,所述风扇内部设有6片扇叶和螺栓,且扇叶呈等距分布于风扇的四周。有益效果:(1)该种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使用张力控制装置来控制需要控制的装置的长短和力度,不需要人工进行更精确的操作,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装置在长时间工作时内部的散热系统能有效的对装置内部进行散热降温,避免了装置因工作时温度过高而烧坏装置内部的设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实用性强。(2)该种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之优点在于:由于控制机箱内部装有导电板,当装置运作时电机可以通过导电板将电流导入到装置内部的设备中,进而带动设备的使用,并且设备内部设有调节器,调节器通过柱塞推动和驱动轴的驱动作用对装置进行力度和长短的调节,进而解决了人工控制的问题。(3)其次:控制机箱底部设有风扇,风扇对控制机箱起到了一个散热的效果,通过风扇吹出的风将控制机箱内部的热气从散热网排出控制机箱外,避免了控制机箱因工作时温度过高而烧坏装置内部的设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扇叶背面设有一个机油箱,当风扇运作时扇叶背面的机油箱会适当的给扇叶轴心的螺栓进行机油添加,防止扇叶过度磨损而停止转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机箱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风扇结构示意图。图1-4中:1、控制机箱;101、变频器;102、电机;103、感应器;104、调节器;1041、驱动轴;1042、柱塞;1043、缸体;1044、固定杆、1045、固定齿;105、风扇;1051、扇叶;1052、螺栓;1053、机油箱;2、散热网;3、显示器;4、控制按钮;5、散热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机箱1、散热网2和显示器3,散热网2位于控制机箱1顶端,且散热网2与控制机箱1贯穿连接,显示器3位于控制机箱1外部右侧上端,且控制机箱1与显示器3固定连接,控制机箱1内部设有变频器101,且变频器101与控制机箱1固定连接,变频器101左侧设有电机102,且电机102与变频器101固定连接,控制机箱1内部右侧下端设有感应器103,且感应器103与控制机箱1固定连接,电机102下端设有调节器104,且调节器104与电机102固定连接,控制机箱1内部下端设有风扇105,且风扇105与控制机箱1固定连接,调节器104内部设有驱动轴1041,且驱动轴1041与调节器104固定连接,驱动轴1041下端设有固定杆1044,且固定杆1044与驱动轴1041固定连接,固定杆1044下端设有缸体1043,且缸体1043与固定杆1044固定连接,缸体1043右端设有柱塞1042,且柱塞1042与缸体1043固定连接,风扇105内部设有扇叶1051,且扇叶1051与风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机箱(1)、散热网(2)和显示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网(2)位于控制机箱(1)顶端,且散热网(2)与控制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器(3)位于控制机箱(1)外部右侧上端,且控制机箱(1)与显示器(3)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1)内部设有变频器(101),且变频器(101)与控制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变频器(101)左侧设有电机(102),且电机(102)与变频器(10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1)内部右侧下端设有感应器(103),且感应器(103)与控制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2)下端设有调节器(104),且调节器(104)与电机(102)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1)内部下端设有风扇(105),且风扇(105)与控制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器(104)内部设有驱动轴(1041),且驱动轴(1041)与调节器(10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1041)下端设有固定杆(1044),且固定杆(1044)与驱动轴(104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044)下端设有缸体(1043),且缸体(1043)与固定杆(1044)固定连接,所述缸体(1043)右端设有柱塞(1042),且柱塞(1042)与缸体(1043)固定连接,所述风扇(105)内部设有扇叶(1051),且扇叶(1051)与风扇(105)固定连接,所述扇叶(1051)轴心设有螺栓(1052),且螺栓(1052)与扇叶(1051)贯穿连接,所述扇叶(1051)后端设有机油箱(1053),且机油箱(1053)与扇叶(105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1)外部右侧下端设有控制按钮(4),且控制按钮(4)与控制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1)外部左侧设有散热口(5),且散热口(5)与控制机箱(1)贯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机箱(1)、散热网(2)和显示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网(2)位于控制机箱(1)顶端,且散热网(2)与控制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器(3)位于控制机箱(1)外部右侧上端,且控制机箱(1)与显示器(3)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1)内部设有变频器(101),且变频器(101)与控制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变频器(101)左侧设有电机(102),且电机(102)与变频器(10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1)内部右侧下端设有感应器(103),且感应器(103)与控制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2)下端设有调节器(104),且调节器(104)与电机(102)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箱(1)内部下端设有风扇(105),且风扇(105)与控制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器(104)内部设有驱动轴(1041),且驱动轴(1041)与调节器(10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1041)下端设有固定杆(1044),且固定杆(1044)与驱动轴(104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044)下端设有缸体(1043),且缸体(1043)与固定杆(1044)固定连接,所述缸体(1043)右端设有柱塞(1042),且柱塞(1042)与缸体(1043)固定连接,所述风扇(105)内部设有扇叶(1051),且扇叶(1051)与风扇(105)固定连接,所述扇叶(1051)轴心设有螺栓(1052),且螺栓(1052)与扇叶(1051)贯穿连接,所述扇叶(1051)后端设有机油箱(1053),且机油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浦胜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