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流电池堆及其保温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流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液流电池堆和用于液流电池堆的保温板。
技术介绍
电能在我们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强大作用。传统的发电方式不断消耗着短时间不可再生的天然能源(石油和煤),而且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废物和气体。能源危机和环保压力促使传统的能源系统正在向可再生能源转换。随着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能源的应用,促进了对新型储能系统的研究、应用。目前,大容量储能技术主要有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储热和电化学储能等。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因响应时间短、能量密度大、灵活方便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液流电池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液流电池的一种,具有使用寿命长、能量转化效率高、安全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铁铬液流电池的活性物质是具有流动性的液体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存储在外部并通过泵输送到电池内反应。电池内的正、负极电解液由离子交换膜隔开,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中的活性物质离子在惰性电极表面发生价态的变化。铁铬液流电池工作时,反应物流经电极并进行如下的氧化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流电池堆,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第一方向层叠布置的多个电池单元,所述多个电池单元至少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n沿所述第一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外侧的第一集流板、第一绝缘板、第一保温板和第一端板;/n沿所述第一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布置在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外侧的第二集流板、第二绝缘板、第二保温板和第二端板;/n其中,所述第一保温板的朝向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一侧表面形成有间隔布置且迂回延伸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出口均连通所述多个电池单元;/n所述第二保温板的朝向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流电池堆,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第一方向层叠布置的多个电池单元,所述多个电池单元至少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
沿所述第一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外侧的第一集流板、第一绝缘板、第一保温板和第一端板;
沿所述第一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布置在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外侧的第二集流板、第二绝缘板、第二保温板和第二端板;
其中,所述第一保温板的朝向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一侧表面形成有间隔布置且迂回延伸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出口均连通所述多个电池单元;
所述第二保温板的朝向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一侧表面形成有间隔布置且迂回延伸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三入口和所述第四流道的第四入口均连通所述多个电池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板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环绕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延伸,和/或所述密封槽布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入口形成于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端面,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入口形成于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端面,且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位于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同一侧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并排布置,且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在所述第一保温板的朝向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一侧表面形成为凹陷的椭圆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并联在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之间的多个第一子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包括并联在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之间的多个第二子流道,多个所述第一子流道的至少部分平行延伸,多个所述第二子流道的至少部分平行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流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板与所述第一保温板关于所述液流电池堆中心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流电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中的每个电池单元均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正极板框、双极板、密封垫、离子膜、电极和负极板框,且每个电池单元内均形成有间隔开的正极电解液通道和负极电解液通道,
其中,所述正极电解液通道的进口和所述负极电解液通道的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相对且连通,所述正极电解液通道的出口和所述负极电解液通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三入口和所述第四入口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蒙,马志啟,宗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