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振器及其拆卸组件及拆卸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振连接件及其拆卸组件及拆卸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隔振器及其拆卸组件及拆卸方法。
技术介绍
隔振器是连接设备和基础的弹性元件,用以减少和消除由基础传递到设备的振动。设备需要满足抗冲击、抗振等技术要求时,设备本体底部与基底上方之间需要安装隔振器,其安装主要通过螺钉(栓)将隔振器分别与设备本体底部与基底上方连接(如图1、图2所示)。隔振器使用寿命到期或失效后需进行更换。一般较重、较大或外部进出电缆线较多的设备进行隔振器更换时,需要整体拆除设备或拆除设备内部部分设备安装板、隔板和进出电缆线、设施等才能实现隔振器更换。所以,隔振器更换困难,施工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振器,可在不拆除影响拆装的内部设备、安装板、隔板和外接电缆线、设施等的情况下完成隔振器更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隔振器包括安装板组件、隔振组件和外部连接组件。所述安装板组件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由上插板和上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组件、隔振组件和外部连接组件;/n所述安装板组件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由上插板和上固定块一体构成,所述下安装板由下插板和下固定块一体构成;/n所述上插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固定块的宽度,且所述上固定块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不超出所述上插板;/n所述上固定块位于所述上插板下方;/n所述下插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固定块的宽度,且所述下固定块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不超出所述下插板;/n所述下固定块位于所述下插板上方;/n所述隔振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固定块和所述下固定块之间;/n所述外部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n所述上连接件固定在设备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组件、隔振组件和外部连接组件;
所述安装板组件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由上插板和上固定块一体构成,所述下安装板由下插板和下固定块一体构成;
所述上插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固定块的宽度,且所述上固定块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不超出所述上插板;
所述上固定块位于所述上插板下方;
所述下插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固定块的宽度,且所述下固定块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不超出所述下插板;
所述下固定块位于所述下插板上方;
所述隔振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固定块和所述下固定块之间;
所述外部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
所述上连接件固定在设备本体底部,所述上插板由所述上连接件一侧插入所述上连接件;
所述下连接件固定在基底上方,所述下插板由所述上连接件一侧插入所述下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连接件开设有上限位通槽;
所述上限位通槽的横截面呈T形;
所述上安装板的横截面呈T形;
所述上限位通槽供所述上安装板插入;
所述上安装板从所述上连接件的端面插入所述上限位通槽;
所述下连接件开设有下限位通槽;
所述下限位通槽的横截面呈倒T形;
所述下安装板的横截面呈倒T形;
所述下限位通槽供所述下安装板插入;
所述下安装板从所述下连接件的端面插入所述下限位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上封堵件和下封堵件;
所述上封堵件主体的中心设置有上封堵件上螺纹连接孔;
所述上安装板的端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
所述上封堵件的主体与所述上安装板的端面对接,并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上封堵件主体的两端设置有两个上封堵件上连接块;
两个所述上封堵件上连接块卡住所述上安装板端部的两侧;
每个所述上封堵件上连接块分别设置有上封堵件上安装孔;
每个所述上封堵件上连接块均与所述设备本体底部对接,并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下封堵件主体的中心设置有下封堵件下螺纹连接孔;
所述下安装板的端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所述下封堵件的主体与所述下安装板的端面对接,并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下封堵件主体的两端设置有两个下封堵件下连接块;
两个所述下封堵件下连接块卡住所述下安装板端部的两侧;
每个所述下封堵件下连接块分别设置有下封堵件下安装孔;
每个所述下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亮,贺红彦,谢逸钦,史英斌,席彦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