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智能调节功能的防压伤头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98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智能调节功能的防压伤头垫,涉及智能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防压伤头垫,包括固定台和设置在固定台中的头部固定槽,固定台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颈部支撑槽,颈部支撑槽与头部固定槽连通;对应于头部固定槽和/或颈部支撑槽的支撑面设置有柔性气囊形成气囊支撑面,所述柔性气囊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对应于气源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气源能够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气管对柔性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以调整气囊压力,从而调整支撑面的受力部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头部固定槽和颈部支撑槽,并通过气囊充气放气调整支撑面的受力部位,可以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智能调节功能的防压伤头垫
本技术涉及智能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科学的手术体位摆放要求将患者安置在既符合手术操作要求,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生理功能的位置,同时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以眼科手术为例,眼科手术需要将患者的头部准确固定,目前临床上出现了各种面部保护性头垫——比如采用软质头托、或者头托加垫C型海绵垫、或者充气头垫,以便缓解患者头面部的压伤状况。然而,现有的头垫存在如下缺陷:软质头垫一般通过前额和下颏支撑部进行支撑,患者的额头和下颏的部位受压于支撑部上,时间较长时还是会造成皮肤压疮,严重时会引起眼部损伤。尤其的,患者在麻醉后知觉丧失,肌肉趋于松弛无力,保护性反射作用消失,患者失去自主调节能力,无法自主地改变身体的负重点和支撑点,额头和下颏成为俯卧位时头部的支撑点。另一方面,对于颅脑外伤、颈椎骨折等危重患者,由于病情和体位等限制,医护人员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考虑患者枕后等局部减压的问题,以预防出现压疮和促进受损皮肤创面愈合。目前,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使用水枕、U型枕、凝胶垫、气圈和凝胶圈等对枕后等局部进行减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智能调节功能的防压伤头垫,包括固定台和设置在固定台中的头部固定槽,其特征在于:/n所述头部固定槽为漏斗型槽,漏斗型槽的大口径端位于固定台的上表面;/n固定台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颈部支撑槽,所述颈部支撑槽与头部固定槽连通;/n对应于头部固定槽和/或颈部支撑槽的支撑面设置有柔性气囊形成气囊支撑面,所述柔性气囊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对应于气源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气源能够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气管对柔性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以调整气囊压力,从而调整支撑面的受力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智能调节功能的防压伤头垫,包括固定台和设置在固定台中的头部固定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部固定槽为漏斗型槽,漏斗型槽的大口径端位于固定台的上表面;
固定台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颈部支撑槽,所述颈部支撑槽与头部固定槽连通;
对应于头部固定槽和/或颈部支撑槽的支撑面设置有柔性气囊形成气囊支撑面,所述柔性气囊通过气管与气源相连,对应于气源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气源能够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气管对柔性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以调整气囊压力,从而调整支撑面的受力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压伤头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台中对应于头部固定槽设置有开口作为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一端与头部固定槽的空腔连通,观察窗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台侧面贯通所述固定台;
所述头部固定槽底部设置有第一镜面,通过前述观察窗查看所述第一镜面中呈现的使用者俯卧时的面部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压伤头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镜面,所述第二镜面通过调节支座安装在固定台上,所述调节支座用于调节第二镜面的高度位置、平面位置和/或反射角度使得能够通过第二镜面观察到使用者的面部影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压伤头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设置在头部固定槽的左侧、右侧和/或前侧,所述观察窗、头部固定槽和颈部支撑槽相互连通形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压伤头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台中对应于头部固定槽设置有插管槽,所述插管槽设置在头部固定槽的口鼻部放置区域的一侧或两侧作为插管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柚木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