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镜检用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14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痛镜检用面罩,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无痛镜检用面罩,包括环形防护垫,环形防护垫上设置有面罩壳体,面罩壳体上设置有氧气接口和纤支镜通道;所述面罩壳体上设置有吸痰通道,吸痰通道的前端为吸引口,所述吸引口设置在面罩内且设置有单向阀以避免吸引口的吸入物返流,吸痰通道后端设置有封盖以封堵吸痰通道,所述封盖通过连接带连接在面罩壳体上;所述纤支镜通道安装有正压通气阀以防止面罩内的氧气通过纤支镜通道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痛镜检用面罩,镜检操作和吸痰操作互不影响,且吸痰通道后端设置有封盖以封堵吸痰通道能够保证面罩的密封性,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痛镜检用面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内镜(比如胃镜、鼻内镜、支气管镜)诊治术时,为减缓患者的不适感,现多在无痛技术下实施。以无痛胃镜为例,它是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在无痛胃镜诊治术中实施麻醉时,病人有呼吸抑制的危险,这时需要麻醉医生及时进行辅助通气以保证安全。据此,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具有气管通道和胃镜导管通道的无痛胃镜面罩:在做检查治疗的时候,所述气管通道可以连接供气装置进行通气,配合给病人吸氧,降低检查过程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所述胃镜导管通道用于胃镜检查操作。以中国专利申请CN201910918275.6为例,公开了一种无痛胃镜面罩:包括面罩本体,面罩本体设有与供气管连接的连接孔;所述面罩本体与口部相对的部位设有往下延伸的安装管,一连接管连接在所述安装管的内部,连接管的内径与内窥镜的外径适配,内窥镜依次穿过安装管、连接管后通过病人口部进入人体。然而,上述无痛胃镜面罩虽然实现了多管同时使用,但不能对患者的口咽分泌物进行处理。而在无痛胃镜操作过程中,因为检查的特殊性,会导致患者口咽分泌物增多,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患者的呛咳、误吸等风险,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生命。基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能够处理口咽分泌物的通气装置。以中国专利申请201810731706.3为例,其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无痛胃镜诊疗操作气道管理的通气装置,该装置由牙垫和通气道两者以组合体的形式存在,所述牙垫包括一个牙垫挡板,牙垫挡板的中间内侧连接一个椭圆管体,所述通气道包括一个通气道椭圆管,通气道椭圆管的管体口外部分延续为与牙垫挡板相适应的通气道挡板,通气道挡板和牙垫挡板通过连接体连接,所述通气道椭圆管管体内设置有三个管腔,中间是胃镜通道,胃镜通道的两旁,一边为吸引通道;另一边为供氧通道。通过吸引通道对口咽分泌物进行吸引以减小患者的呛咳、误吸的风险。然而,上述通气装置结合供氧面罩使用时,由于吸引通道与胃镜通道距离较近,胃镜检查操作和吸痰操作容易相互影响,为操作人员带来了不便。综上所述,如何基于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医生操作且能提高检查安全的无痛镜检用面罩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痛镜检用面罩。本技术提供的无痛镜检用面罩,将吸痰通道设置在面罩壳体上,与面罩壳体上的纤支镜通道分开单独设置,镜检操作和吸痰操作互不影响,且吸痰通道后端设置有封盖以封堵吸痰通道能够保证面罩的密封性,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痛镜检用面罩,包括环形防护垫,环形防护垫上设置有面罩壳体,面罩壳体上设置有氧气接口和纤支镜通道,所述氧气接口用于连接供氧装置,所述纤支镜通道用于供纤支镜穿过;所述面罩壳体上设置有吸痰通道,吸痰通道的前端为吸引口,所述吸引口设置在面罩内且设置有单向阀以避免吸引口的吸入物返流,对应所述吸痰通道的后端设置有封盖以封堵吸痰通道,所述封盖通过连接带连接在面罩壳体上;所述纤支镜通道安装有正压通气阀以防止面罩内的氧气通过纤支镜通道流出。进一步,还包括吸引管和负压吸引器,封盖未封堵时,将吸引管的一端连接在吸痰通道后端上,吸引管的另一端连接负压吸引器。进一步,所述吸引管为透明管体,口咽分泌物被吸引后进入到吸引管中;所述吸引管与负压吸引器的连接处设置有滤膜,所述滤膜能够供气体通过但不能供液体通过。进一步,所述单向阀包括阀瓣和弹性体,阀瓣通过弹性体安装在吸引口处并相对于吸引口突出以封堵吸引口;当吸痰通道的吸引口与患者面部接触时,阀瓣受压并压缩弹性体使得阀瓣与吸引口分离,吸引口打开,口咽分泌物在吸引力作用下通过打开的吸引口进入到吸痰通道内。进一步,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所述阀瓣的外表面为弧形并与吸引口的尺寸适配。进一步,阀瓣的弧形面覆盖有柔性层以与患者面部接触。进一步,所述面罩壳体为与人体口鼻及面部形状相适应的曲面体,所述吸痰通道设置在面罩壳体内侧的人嘴部区域,吸痰通道贴附着面罩壳体设置呈弯曲状。进一步,所述环形防护垫为环形密闭气囊,面罩壳体外侧边缘设置气囊充气接口,所述气囊充气接口与环形密闭气囊的内部空腔连通,气囊充气接口中设置单向阀。进一步,所述供氧装置为呼吸机或储氧袋。进一步,所述环形防护垫底部设置有吸汗层,吸汗层外表面设置有离型保护层,使用时去除所述离型保护层以使所述吸汗层与患者皮肤接触。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为举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无痛镜检用面罩,将吸痰通道设置在面罩壳体上,与面罩壳体上的纤支镜通道分开单独设置,镜检操作和吸痰操作同时操作时可互不影响,且吸痰通道后端设置有封盖以封堵吸痰通道能够保证面罩的密封性,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痛镜检面罩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痛镜检面罩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至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痰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固定机构的无痛镜检面罩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无痛镜检用面罩10;环形防护垫1;面罩壳体2;底部边缘3;气囊充气接口4;氧气接口5,固定机构51;纤支镜通道6;吸痰通道7,吸引口71,管体72,单向阀73,弧形阀瓣73a,弹性体73b,连通孔73c;封盖8;吸引管91,负压吸引器9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公开的无痛镜检用面罩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痛镜检用面罩。所述无痛镜检用面罩10,包括环形防护垫1,环形防护垫上1设置有面罩壳体2,面罩壳体2上设置有氧气接口5和纤支镜通道6。所述氧气接口5用于连接供氧装置,所述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痛镜检用面罩,包括环形防护垫, 环形防护垫上设置有面罩壳体,面罩壳体上设置有氧气接口和纤支镜通道, 所述氧气接口用于连接供氧装置,所述纤支镜通道用于供纤支镜穿过,其特征在于:/n所述面罩壳体上设置有吸痰通道, 吸痰通道的前端为吸引口,所述吸引口设置在面罩内且设置有单向阀以避免吸引口的吸入物返流,对应所述吸痰通道的后端设置有封盖以封堵吸痰通道,所述封盖通过连接带连接在面罩壳体上;/n所述纤支镜通道安装有正压通气阀以防止面罩内的氧气通过纤支镜通道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痛镜检用面罩,包括环形防护垫,环形防护垫上设置有面罩壳体,面罩壳体上设置有氧气接口和纤支镜通道,所述氧气接口用于连接供氧装置,所述纤支镜通道用于供纤支镜穿过,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壳体上设置有吸痰通道,吸痰通道的前端为吸引口,所述吸引口设置在面罩内且设置有单向阀以避免吸引口的吸入物返流,对应所述吸痰通道的后端设置有封盖以封堵吸痰通道,所述封盖通过连接带连接在面罩壳体上;
所述纤支镜通道安装有正压通气阀以防止面罩内的氧气通过纤支镜通道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痛镜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引管和负压吸引器,封盖未封堵时,将吸引管的一端连接在吸痰通道后端上,吸引管的另一端连接负压吸引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痛镜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为透明管体,口咽分泌物被吸引后进入到吸引管中;所述吸引管与负压吸引器的连接处设置有滤膜,所述滤膜能够供气体通过但不能供液体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痛镜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阀瓣和弹性体,阀瓣通过弹性体安装在吸引口处并相对于吸引口突出以封堵吸引口;
当吸痰通道的吸引口与患者面部接触时,阀瓣受压并压缩弹性体使得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柚木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