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91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折叠轮椅,包括前轮支架、后轮支架、靠背组件、扶手杆、座位支架和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主锁定机构和辅助锁定机构,通过设置主锁定机构锁定靠背组件中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设置辅助锁定机构锁定第二连接杆和后轮支架,在解锁时,只需解锁主锁定机构即可实现锁定机构的解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采用锁定块和第锁定孔作为主锁定机构,使锁定孔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一锁定孔和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二锁定孔,使锁定块可滑动地设置在锁定孔内,能够通过锁定块在锁定孔内的滑动实现主锁定机构的解锁和锁定,锁定块和锁定孔位于上述连接杆的内部,安全性高、锁定机构使用寿命长、高级感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轮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轮椅。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可折叠轮椅为了追求使用时的安全性,大多结构复杂,折叠时需要操作的部件较多,使用不便,并且,锁定机构的配合结构大多裸露在外,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使得锁定机构易损坏,使用寿命短,还严重影响轮椅的外观,使轮椅的高级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锁定机构使用寿命长、高级感强的可折叠轮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可折叠轮椅,包括:前轮支架,所述前轮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前轮;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后轮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后轮;靠背组件,所述靠背组件包括靠背支架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后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连接;扶手杆,所述扶手杆的中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杆的后端部与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部相转动连接;座位支架,所述座位支架的前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中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支架的后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相对位置锁定的主锁定机构和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后轮支架的相对位置锁定的辅助锁定机构;所述主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块和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部的第一锁定孔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部的第二锁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与所述第二锁定孔相对齐,所述第一锁定孔的轴心线、所述第二锁定孔的轴心线、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锁定块沿所述锁定孔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定孔的内部,在所述锁定块位于所述第一锁定孔和所述第二锁定孔的内部时,所述主锁定机构锁定,在所述锁定块位于所述第一锁定孔或所述第二锁定孔的内部时,所述主锁定机构解锁;所述辅助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侧壁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上的凸柱,在所述凹槽扣合在所述凸柱上时,所述辅助锁定机构锁定,在所述凹槽从所述凸柱上脱离时,所述辅助锁定机构解锁;在所述主锁定机构和所述辅助锁定机构均锁定时,所述锁定机构锁定,所述可折叠轮椅保持在展开状态。优选地,所述锁定块的外壁上设置有锁定齿,所述第一锁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锁定槽,所述第二锁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锁定槽,在所述锁定齿同时插入所述第一锁定槽和所述第二锁定槽时,所述主锁定机构锁定,在所述锁定齿仅插入所述第一锁定槽或所述第二锁定槽时,所述主锁定机构解锁。优选地,所述可折叠轮椅还包括用于解锁所述主锁定机构的解锁板,所述解锁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在所述解锁板相对于所述连接杆滑动时,所述解锁板推动所述锁定块脱离所述第一锁定孔或所述第二锁定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解锁板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杆的延伸方向。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解锁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的空腔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解锁板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锁定块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贴合,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用于将所述解锁板滑动时产生的力改变方向后施加到所述锁定块上,使所述锁定块脱离所述第二锁定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解锁板上连接有提把,所述提把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上开设的腰型孔并向外凸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腰型孔的相对侧,所述盖板用于防止所述解锁板从所述空腔内脱离。优选地,所述主锁定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锁定孔内,所述弹簧具有驱使所述锁定块滑动使所述主锁定机构保持锁定的趋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折叠轮椅还包括控制器、推把和脚踏板,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扶手杆的前端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电力驱动时控制所述可折叠轮椅的行进方向和/或行进速度,所述推把由所述靠背支架的上端部向后弯曲形成,所述脚踏板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轮支架的下端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轮椅,包括前轮支架、后轮支架、靠背组件、扶手杆、座位支架和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主锁定机构和辅助锁定机构,通过设置主锁定机构锁定靠背组件中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设置辅助锁定机构锁定第二连接杆和后轮支架,在解锁时,只需解锁主锁定机构即可实现锁定机构的解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采用锁定块和第锁定孔作为主锁定机构,使锁定孔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一锁定孔和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二锁定孔,使锁定块可滑动地设置在锁定孔内,能够通过锁定块在锁定孔内的滑动实现主锁定机构的解锁和锁定,锁定块和锁定孔位于上述连接杆的内部,安全性高、锁定机构使用寿命长、高级感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此时,可折叠轮椅处于展开状态,锁定机构锁定。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此时,可折叠轮椅处于从展开状态变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锁定机构解锁。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此时,可折叠轮椅处于折叠状态,主锁定机构锁定,辅助锁定机构解锁。图4是图1中主锁定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1中主锁定机构的立体示意图,此时,主锁定机构锁定。图6是图5的侧视示意图。图7是图6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图1中主锁定机构的立体示意图,此时,主锁定机构解锁。图9是图8的侧视示意图。图10是图9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10.可折叠轮椅;11.前轮支架;111.前轮;112.脚踏板;12.后轮支架;121.后轮;13.靠背组件;131.靠背支架;1311.推把;132.第一连接杆;1321.空腔;1322.腰型孔;1323.盖板;133.第二连接杆;14.扶手杆;141.控制器;15.座位支架;21.主锁定机构;211.锁定块;2111.锁定齿;2112.第二斜面;212.第一锁定孔;2121.第一锁定槽;213.第二锁定孔;2131.第二锁定槽;214.弹簧;22.辅助锁定机构;221.凹槽;222.凸柱;23.解锁板;231.第一斜面;232.提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描述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是基于使用者乘坐在本技术提供的轮椅中时观察到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轮椅10,包括:前轮支架11、后轮支架12、靠背组件13、扶手杆14、座位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折叠轮椅,包括:/n前轮支架,所述前轮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前轮;/n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后轮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后轮;/n靠背组件,所述靠背组件包括靠背支架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后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连接;/n扶手杆,所述扶手杆的中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杆的后端部与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部相转动连接;/n座位支架,所述座位支架的前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中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支架的后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n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相对位置锁定的主锁定机构和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后轮支架的相对位置锁定的辅助锁定机构;/n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块和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部的第一锁定孔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部的第二锁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与所述第二锁定孔相对齐,所述第一锁定孔的轴心线、所述第二锁定孔的轴心线、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锁定块沿所述锁定孔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定孔的内部,在所述锁定块位于所述第一锁定孔和所述第二锁定孔的内部时,所述主锁定机构锁定,在所述锁定块位于所述第一锁定孔或所述第二锁定孔的内部时,所述主锁定机构解锁;/n所述辅助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侧壁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上的凸柱,在所述凹槽扣合在所述凸柱上时,所述辅助锁定机构锁定,在所述凹槽从所述凸柱上脱离时,所述辅助锁定机构解锁;/n在所述主锁定机构和所述辅助锁定机构均锁定时,所述锁定机构锁定,所述可折叠轮椅保持在展开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折叠轮椅,包括:
前轮支架,所述前轮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前轮;
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后轮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后轮;
靠背组件,所述靠背组件包括靠背支架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后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连接;
扶手杆,所述扶手杆的中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杆的后端部与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部相转动连接;
座位支架,所述座位支架的前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中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支架的后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相对位置锁定的主锁定机构和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后轮支架的相对位置锁定的辅助锁定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块和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部的第一锁定孔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部的第二锁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与所述第二锁定孔相对齐,所述第一锁定孔的轴心线、所述第二锁定孔的轴心线、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锁定块沿所述锁定孔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定孔的内部,在所述锁定块位于所述第一锁定孔和所述第二锁定孔的内部时,所述主锁定机构锁定,在所述锁定块位于所述第一锁定孔或所述第二锁定孔的内部时,所述主锁定机构解锁;
所述辅助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侧壁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上的凸柱,在所述凹槽扣合在所述凸柱上时,所述辅助锁定机构锁定,在所述凹槽从所述凸柱上脱离时,所述辅助锁定机构解锁;
在所述主锁定机构和所述辅助锁定机构均锁定时,所述锁定机构锁定,所述可折叠轮椅保持在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的外壁上设置有锁定齿,所述第一锁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锁定槽,所述第二锁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锁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阳吴焘张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司米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