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压载水量确定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70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船舶压载水量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基于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其中,所述压载水表数据中记载有制表体积与制表测深和制表纵倾之间的对应关系。上述方法通过获取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可以自动计算出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无需通过多步中间计算,可以提高压载水量的计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压载水量确定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船舶
,特别涉及一种船舶压载水量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船,船舶压载水计算方面,普遍采用检验员利用普通计算器对船舶压载水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当中,检验员对每一个压载水舱进行计算时都要重新代入公式,通过普通计算器大量计算得出数据。而且,计算过程中往往需要三个中间得数才能计算出最终得数,期间输错任意数据都要反复重来。船舶压载水舱众多,每一个压载水舱都要相同的步骤计算出结果,计算过程繁杂,费时费力。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压载水量确定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船舶压载水量计算费时费力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压载水量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基于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其中,压载水表数据中记载有制表体积与制表测深和制表纵倾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包括:接收用户基于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输入的第一制表测深、第二制表测深、第一制表纵倾、第二制表纵倾、第一制表体积、第二制表体积、第三制表体积和第四制表体积;基于实际测深、实际纵倾、第一制表测深、第二制表测深、第一制表纵倾、第二制表纵倾、第一制表体积、第二制表体积、第三制表体积和第四制表体积,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其中,实际测深介于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测深之间,实际纵倾介于第一制表纵倾和第二制表纵倾之间,第一制表体积与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一制表纵倾对应,第二制表体积与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纵倾对应,第三制表体积与第二制表测深和第一制表纵倾对应,第四制表体积与第二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纵倾对应。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包括:根据实际测深和压载水表数据确定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测深,根据实际纵倾和压载水表数据确定第一制表纵倾和第二制表纵倾;根据第一制表测深、第二制表测深、第一制表纵倾、第二制表纵倾和压载水表数据,确定第一制表体积、第二制表体积、第三制表体积和第四制表体积;基于实际测深、实际纵倾、第一制表测深、第二制表测深、第一制表纵倾、第二制表纵倾、第一制表体积、第二制表体积、第三制表体积和第四制表体积,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其中,实际测深介于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测深之间,实际纵倾介于第一制表纵倾和第二制表纵倾之间,第一制表体积与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一制表纵倾对应,第二制表体积与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纵倾对应,第三制表体积与第二制表测深和第一制表纵倾对应,第四制表体积与第二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纵倾对应。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实际测深、实际纵倾、第一制表测深、第二制表测深、第一制表纵倾、第二制表纵倾、第一制表体积、第二制表体积、第三制表体积和第四制表体积,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包括:确定第一制表体积是否小于第三制表体积;在确定第一制表体积小于第三制表体积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其中,S为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A为第一制表体积,B为第二制表体积,C为第三制表体积,D为第四制表体积,J为第一制表测深,K为第二制表测深,M为第一制表纵倾,N为第二制表纵倾,E为实际测深,F为实际纵倾。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制表体积是否小于第三制表体积之后,还包括:在确定第一制表体积大于第三制表体积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其中,S为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A为第一制表体积,B为第二制表体积,C为第三制表体积,D为第四制表体积,J为第一制表测深,K为第二制表测深,M为第一制表纵倾,N为第二制表纵倾,E为实际测深,F为实际纵倾。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包括:接收用户基于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输入的第一制表纵倾、第二制表纵倾、制表测深间隔、相对测深、第一制表体积、第二制表体积、第三制表体积和第四制表体积;基于实际纵倾、第一制表纵倾、第二制表纵倾、制表测深间隔、相对测深、第一制表体积、第二制表体积、第三制表体积和第四制表体积,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其中,实际测深介于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测深之间,实际纵倾介于第一制表纵倾和第二制表纵倾之间,第一制表体积与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一制表纵倾对应,第二制表体积与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纵倾对应,第三制表体积与第二制表测深和第一制表纵倾对应,第四制表体积与第二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纵倾对应。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包括:根据实际测深和压载水表数据确定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测深,根据实际纵倾和压载水表数据确定第一制表纵倾和第二制表纵倾;确定实际测深相对于第一制表测深和所示第二制表测深中的较小值的相对测深,确定第一制表测深与第二制表测深之间的制表测深间隔;根据第一制表测深、第二制表测深、第一制表纵倾、第二制表纵倾和压载水表数据,确定第一制表体积、第二制表体积、第三制表体积和第四制表体积;基于实际纵倾、第一制表纵倾、第二制表纵倾、制表测深间隔、相对测深、第一制表体积、第二制表体积、第三制表体积和第四制表体积,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其中,实际测深介于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测深之间,实际纵倾介于第一制表纵倾和第二制表纵倾之间,第一制表体积与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一制表纵倾对应,第二制表体积与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纵倾对应,第三制表体积与第二制表测深和第一制表纵倾对应,第四制表体积与第二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纵倾对应。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实际纵倾、第一制表纵倾、第二制表纵倾、制表测深间隔、相对测深、第一制表体积、第二制表体积、第三制表体积和第四制表体积,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包括:确定第一制表体积是否小于第三制表体积;在确定第一制表体积小于第三制表体积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其中,S为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A为第一制表体积,B为第二制表体积,C为第三制表体积,D为第四制表体积,G为制表测深间隔,X为相对测深,M为第一制表纵倾,N为第二制表纵倾,F为实际纵倾。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制表体积是否小于第三制表体积之后,还包括:在确定第一制表体积大于第三制表体积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公式确定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其中,S为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A为第一制表体积,B为第二制表体积,C为第三制表体积,D为第四制表体积,G为制表测深间隔,X为相对测深,M为第一制表纵倾,N为第二制表纵倾,F为实际纵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船舶压载水量确定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压载水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n基于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所述实际测深和所述实际纵倾,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其中,所述压载水表数据中记载有制表体积与制表测深和制表纵倾之间的对应关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压载水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实际测深和实际纵倾;
基于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所述实际测深和所述实际纵倾,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其中,所述压载水表数据中记载有制表体积与制表测深和制表纵倾之间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所述实际测深和所述实际纵倾,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包括:
接收用户基于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所述实际测深和所述实际纵倾输入的第一制表测深、第二制表测深、第一制表纵倾、第二制表纵倾、第一制表体积、第二制表体积、第三制表体积和第四制表体积;
基于所述实际测深、所述实际纵倾、所述第一制表测深、所述第二制表测深、所述第一制表纵倾、所述第二制表纵倾、所述第一制表体积、所述第二制表体积、所述第三制表体积和所述第四制表体积,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
其中,所述实际测深介于所述第一制表测深和所述第二制表测深之间,所述实际纵倾介于所述第一制表纵倾和所述第二制表纵倾之间,所述第一制表体积与所述第一制表测深和所述第一制表纵倾对应,所述第二制表体积与所述第一制表测深和所述第二制表纵倾对应,所述第三制表体积与所述第二制表测深和所述第一制表纵倾对应,所述第四制表体积与所述第二制表测深和所述第二制表纵倾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所述实际测深和所述实际纵倾,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测深和所述压载水表数据确定第一制表测深和第二制表测深,根据所述实际纵倾和所述压载水表数据确定第一制表纵倾和第二制表纵倾;
根据所述第一制表测深、所述第二制表测深、所述第一制表纵倾、所述第二制表纵倾和所述压载水表数据,确定第一制表体积、第二制表体积、第三制表体积和第四制表体积;
基于所述实际测深、所述实际纵倾、所述第一制表测深、所述第二制表测深、所述第一制表纵倾、所述第二制表纵倾、所述第一制表体积、所述第二制表体积、所述第三制表体积和所述第四制表体积,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
其中,所述实际测深介于所述第一制表测深和所述第二制表测深之间,所述实际纵倾介于所述第一制表纵倾和所述第二制表纵倾之间,所述第一制表体积与所述第一制表测深和所述第一制表纵倾对应,所述第二制表体积与所述第一制表测深和所述第二制表纵倾对应,所述第三制表体积与所述第二制表测深和所述第一制表纵倾对应,所述第四制表体积与所述第二制表测深和所述第二制表纵倾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实际测深、所述实际纵倾、所述第一制表测深、所述第二制表测深、所述第一制表纵倾、所述第二制表纵倾、所述第一制表体积、所述第二制表体积、所述第三制表体积和所述第四制表体积,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制表体积是否小于第三制表体积;
在确定所述第一制表体积小于第三制表体积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



其中,S为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A为所述第一制表体积,B为所述第二制表体积,C为所述第三制表体积,D为所述第四制表体积,J为所述第一制表测深,K为所述第二制表测深,M为所述第一制表纵倾,N为所述第二制表纵倾,E为所述实际测深,F为所述实际纵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制表体积是否小于第三制表体积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制表体积大于第三制表体积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



其中,S为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A为所述第一制表体积,B为所述第二制表体积,C为所述第三制表体积,D为所述第四制表体积,J为所述第一制表测深,K为所述第二制表测深,M为所述第一制表纵倾,N为所述第二制表纵倾,E为所述实际测深,F为所述实际纵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表数据、所述实际测深和所述实际纵倾,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包括:
接收用户基于所述目标船舶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浩张程程段志闯黄峰曹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河北有限公司黄骅港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