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66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包括:折叠定型平台,所述折叠定型平台的一端为进料端,其另一端为出料端;安装在所述折叠定型平台上且位于所述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的用于对预折叠后的座椅气袋进行热压定型的热压定型机构;以及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所述热压定型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的达到预折叠气袋的定型效果,在后续的周转工序及折叠工序上不会松散,有效地减少预缝纫工序,减少人工成本,简化工艺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气囊
,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座椅气袋的折叠方法为先对座椅气袋进行预折叠,座椅气袋完成预折叠后再通过工位周转至气袋折叠工位上进行正式折叠。预折叠方式一般采用一侧内塞折叠,另一侧上翻折叠。由于气袋的布料为尼龙材质,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因此在预折叠后的座椅气袋在转移时容易产生松散,从而影响后续折叠工序的最终产品折叠尺寸及折叠效果。目前行业内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在预折叠后增加缝纫工序,即将预折叠部分通过专用的爆破线进行缝纫,防止预折叠后的座椅气袋在周转过程中发生松散的情况。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增加预缝纫工序,增加人工成本,降低生产效率;2.预折叠前和预缝纫后对气袋总成件进行检查,增加检查工序,降低生产效率。为此,本申请人经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以解决预折叠后座椅气袋在周转时发生松散的问题,取消预缝纫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包括:折叠定型平台,所述折叠定型平台的一端为进料端,其另一端为出料端;安装在所述折叠定型平台上且位于所述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的用于对预折叠后的座椅气袋进行热压定型的热压定型机构;以及<br>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所述热压定型机构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热压定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折叠定位平台上且位于所述折叠定位平台左、右侧的左、右下固定压辊支承座;下固定压辊,所述下固定压辊的左、右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左、右下固定压辊支承座上;设置在所述左、右下固定压辊支承座上的左、右上浮动压辊支承座;上浮动压辊,所述上浮动压辊的左、右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左、右上浮动压辊支承座上且与所述下固定压辊呈上下平行布置,所述上浮动压辊与下固定压辊之间形成有用于对预折叠后的座椅气袋进行热压定型的热压定型通道;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下固定压辊和上浮动压辊进行正反转运行的压辊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的用于对所述下固定压辊和上浮动压辊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左、右下固定压辊支承座上设置有至少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左、右浮动导向柱,所述左、右浮动导向柱的上端穿过所述左、右上浮动压辊支承座后并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引导所述左、右上浮动压辊支承座可沿竖直方向进行浮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辊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左下固定压辊支承座或右下固定压辊支承座上且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下固定压辊进行正反转运动的下固定压辊驱动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左上浮动压辊支承座或右上浮动压辊支承座上且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上浮动压辊进行正反转运动的上浮动压辊驱动电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下固定压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电机传动齿轮,在所述下固定压辊的左端或右端处安装有第一压辊转动齿轮,所述第一压辊转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转动齿轮啮合;在所述上浮动压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电机传动齿轮,在所述上浮动压辊的左端或右端处安装有第二压辊转动齿轮,所述第二压辊转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转动齿轮啮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固定压辊驱动电机和上浮动压辊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热定型机构还包括一速度调节器,所述速度调节器一方面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另一方面分别与所述下固定压辊驱动电机和上浮动压辊驱动电机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下固定压辊驱动电机和上浮动压辊驱动电机的旋转速度,以达到最优的热定型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沿轴向穿设在所述下固定压辊内且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的下固定压辊加热棒;沿轴向穿设在所述上浮动压辊内且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的上浮动压辊加热棒;安装在所述下固定压辊加热棒上的用于对所述下固定压辊加热棒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第一热电偶;安装在所述上浮动压辊加热棒上的用于对所述上浮动压辊加热棒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第二热电偶;以及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一方面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另一方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折叠定型平台上的用于保护所述热定型机构的保护罩。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可有效的达到预折叠气袋的定型效果,在后续的周转工序及折叠工序上不会松散,有效地减少预缝纫工序,减少人工成本,简化工艺流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的一个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热压定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下固定压辊与下固定压辊驱动电机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浮动压辊与上浮动压辊驱动电机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的热压定型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和图2,图中给出的是一种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包括折叠定型平台100、热压定型机构200、PLC控制系统300以及保护罩400。折叠定型平台100设置在机架110上,折叠定型平台10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进料端101,其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为出料端102。热压定型机构200安装在折叠定型平台100上且位于进料端101与出料端102之间,其用于对预折叠后的座椅气袋进行热压定型。PLC控制系统300安装在折叠定位平台100的下方且位于机架110内。PLC控制系统300与热压定型机构200连接,用于控制热压定型机构200进行动作。保护罩400设置在折叠定型平台100上,其用于对热压定型机构200进行遮挡,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参见图3并结合图1和图2,热压定型机构200包括左、右下固定压辊支承座210a、210b、下固定压辊220、左、右上浮动压辊支承座230a、230b、上浮动压辊240、压辊驱动机构以及加热机构。左、右下固定压辊支承座210a、210b设置在折叠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折叠定型平台,所述折叠定型平台的一端为进料端,其另一端为出料端;/n安装在所述折叠定型平台上且位于所述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的用于对预折叠后的座椅气袋进行热压定型的热压定型机构;以及/n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所述热压定型机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折叠定型平台,所述折叠定型平台的一端为进料端,其另一端为出料端;
安装在所述折叠定型平台上且位于所述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的用于对预折叠后的座椅气袋进行热压定型的热压定型机构;以及
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所述热压定型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定型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折叠定位平台上且位于所述折叠定位平台左、右侧的左、右下固定压辊支承座;
下固定压辊,所述下固定压辊的左、右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左、右下固定压辊支承座上;
设置在所述左、右下固定压辊支承座上的左、右上浮动压辊支承座;
上浮动压辊,所述上浮动压辊的左、右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左、右上浮动压辊支承座上且与所述下固定压辊呈上下平行布置,所述上浮动压辊与下固定压辊之间形成有用于对预折叠后的座椅气袋进行热压定型的热压定型通道;
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下固定压辊和上浮动压辊进行正反转运行的压辊驱动机构;以及
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的用于对所述下固定压辊和上浮动压辊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下固定压辊支承座上设置有至少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左、右浮动导向柱,所述左、右浮动导向柱的上端穿过所述左、右上浮动压辊支承座后并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引导所述左、右上浮动压辊支承座可沿竖直方向进行浮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气袋预折叠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驱动机构包括:
安装在所述左下固定压辊支承座或右下固定压辊支承座上且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下固定压辊进行正反转运动的下固定压辊驱动电机;以及
安装在所述左上浮动压辊支承座或右上浮动压辊支承座上且与所述PLC控制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周雪松幸思童苗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