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计算机、光源模块及其导光板(lightguide plate),且特别是关于一种笔记本电脑(notebookcomputer)、背光模块(back light module)及其导光板的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功能强大且携带方便之笔记本电脑已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笔记本电脑之显示屏系以液晶显示器为主流。然而,由于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故在液晶显示器下方必须提供背光模块以提供光源,进而达到显示的功能。图1为公知的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而图2为公知的笔记本电脑内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笔记本电脑20由主机30与液晶显示装置40所构成。液晶显示装置40系枢接至主机30。一般而言,在使用笔记本电脑20时,液晶显示装置40与主机30之间的枢转开合极为频繁。但是,液晶显示装置40所使用之背光模块100(表示于图2中)却常在笔记本电脑20开合时发出异音。请参照图2,公知的背光模块100由光反射罩110、导光板120及线性光源140所构成。导光板120具有入射侧122,且入射侧122嵌入光反射罩110中。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具有入射侧,其特征是上述导光板之上述入射侧适于嵌入光反射罩,且上述导光板接触上述光反射罩之表面为粗糙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具有入射侧,其特征是上述导光板之上述入射侧适于嵌入光反射罩,且上述导光板接触上述光反射罩之表面为粗糙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导光板,其特征是上述粗糙面之平均粗糙度(Ra)介于0.8微米至1.2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导光板,其特征是包括楔形导光板。4.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是包括光反射罩;导光板,具有入射侧、背面与出光面,上述导光板之上述入射侧嵌入上述光反射罩;以及线性光源,配置于上述光反射罩与上述导光板之间,上述光反射罩接触上述导光板之表面与上述导光板接触上述光反射罩之表面至少其中之一为粗糙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上述粗糙面之平均粗糙度(Ra)介于0.8微米至1.2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上述光反射罩接触上述导光板之表面与上述导光板接触上述光反射罩之表面皆为粗糙面。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光反射片,配置于上述导光板之上述背面,且部分上述光反射片位于上述光反射罩及上述导光板之间。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昌,廖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