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一种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
技术介绍
副车架安装衬套是用于将悬架与车身连接的部件。副车架安装衬套应通过在加速、制动和操纵过程中将悬架上的负载快速传递到车身来增强响应能力。此外,副车架安装衬套应通过在正常恒定速度行驶过程中隔离悬架的振动来改善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noise,vibrationandharshness,NVH)性能。但是,由橡胶制成的安装衬套的特性(刚度/阻尼)可能无法同时改善这两种功能。这是因为对于响应性刚度/阻尼应该大,但是对于隔离(NVH)性能刚度/阻尼应该小。为了克服这种矛盾的性能,使用了仅在特定频率下增加阻尼的液压衬套,但是复杂的结构导致成本增加和现场索赔增加。在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内容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公开的背景,并且可以包括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先前未知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以改善NVH性能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详细的实施方式涉及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其可通过保持横向刚度特性同时提高隔振率来改善NVH性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包括:/n外壳;/n第一桥,在所述外壳中沿长度方向形成;/n第二桥,在所述外壳中沿所述长度方向形成;/n第一内壳,位于所述第一桥的中心;以及/n第二内壳,位于所述第二桥的中心。/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0 KR 10-2019-01492231.一种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包括:
外壳;
第一桥,在所述外壳中沿长度方向形成;
第二桥,在所述外壳中沿所述长度方向形成;
第一内壳,位于所述第一桥的中心;以及
第二内壳,位于所述第二桥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其中,所述外壳是其中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椭圆管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还包括:
第一侧面空间,在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中所述第一侧面空间形成在与所述外壳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相邻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桥之间;
第二侧面空间,在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中所述第二侧面空间形成在与所述外壳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部相邻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桥之间;以及
间隙,形成在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侧面空间和所述第二侧面空间具有相同的尺寸,并且
其中,所述间隙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侧面空间的尺寸或所述第二侧面空间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还包括加强橡胶,在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中所述加强橡胶设置在与所述外壳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相邻的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还包括:
安装孔,形成在所述第一桥或所述第二桥中,其中,所述第一内壳或所述第二内壳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
其中,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的中心部是朝向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中心圆形地突出的形式,并且
其中,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的两个端部是平坦的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还包括:
位于所述间隙中的橡胶桥,其中,所述橡胶桥构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一桥与所述第二桥,
其中,所述橡胶桥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的所述中心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还包括:
橡胶桥,设置在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之间,
其中,所述橡胶桥位于连接所述第一内壳和所述第二内壳的线上,并且
其中,所述橡胶桥不接触所述外壳的内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其中,
其中,当车身和副车架彼此连接时,彼此不同的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壳和所述第二内壳的一侧,从而使固定到所述车身的螺栓能够穿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的刚度彼此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还包括:
至少一个附加桥,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种雨,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