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机板芯片组工作电压产生电路,特别是一种电路可靠度及转换效率较高的主机板芯片组工作电压产生电路。
技术介绍
电脑主机板上的中央处理器(CPU)及芯片组必须得到一个足够的工作电压才能够正常工作,该工作电压是由电脑的主机板来提供。由于北桥、南桥等芯片均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其内部各电路模块的工作电压不尽相同,所以主机板上会针对其内部不同的电路模块设置不同的电源电路,来为芯片组提供合适的工作电压,以维持电脑正常工作。现在业界常用的英特尔865/915系列主机板芯片组的1.2V电源电路如图1所示,在此电路中,输出端的信号Vout为1.2V,且该信号必须在图1中核心电压Vcore(1D5V_CORE)有高电平输入后出现。其中该电路包括稳压模块11,锁定模块13,控制模块15以及调整输出模块17。稳压模块11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至后备电源Vsb(3D3V_SB),其包括并联连接的电容C1与具有稳压作用的芯片U3,用于稳定节点M的电压。锁定模块13包括晶体管Q1及Q2,,其作用在于使输出端的信号在核心电压Vcore有高电平信号输入后出现。其中晶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机板芯片组工作电压产生电路,包括: 分压模块,连接于一第一电源,通过分压产生一稳定电压; 控制模块,与所述分压模块连接,通过接受所述稳定电压来控制其输出电压; 输出模块,连接于一第二电源,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电压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转化为一输出信号,并反馈一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模块包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源,其源极输出所述主机板芯片组的工作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机板芯片组工作电压产生电路,包括分压模块,连接于一第一电源,通过分压产生一稳定电压;控制模块,与所述分压模块连接,通过接受所述稳定电压来控制其输出电压;输出模块,连接于一第二电源,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电压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转化为一输出信号,并反馈一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源,其源极输出所述主机板芯片组的工作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板芯片组工作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模块包括若干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君豪,周通,乐昆,屠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