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药丸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61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药丸成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表面四个角落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连接有顶板,顶板连接有电动气缸,电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按压板,按压板底面连接有若干压杆,压杆连接有隔板,隔板与按压板之间连接有按压弹簧,隔板两侧连接有固定柱,压杆贯穿隔板连接有上模芯,安装底板表面连接有装配座,装配座设有与上模芯相对应的装配孔,装配孔连接有下模芯,下模芯底部连接有撑杆,撑杆底部连接有推板,推板两侧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安装底板底部四个角落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底部连接有上安装座,上安装座设有上安装槽,上安装槽连接有伸缩柱,伸缩柱连接有下安装座,上安装槽与下安装槽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有减震弹簧。有减震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药丸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成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药丸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很多中草药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也已经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例如麻黄平喘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常山治疟的有效成分常山碱、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成分四氢掌叶防己碱(延胡索乙素)、黄连和黄柏止痢的主要成分小蘖碱(黄连素)、黄芩抗菌的主要成分黄芩素、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番泻甙等等。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药物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等方面,也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医药遗产是极为丰富、极为宝贵的,草药是我国医学界的瑰宝,中草药科目繁多,且不同中草药的储存方式不同,针对不同中草药的药性,为了不影响中草药的药性会将多种中草药加工呈药丸进行储存。一些传统的大型制药厂内使用的成型装置在按压冷却时,冷却效率低,延长的生产的时间,并且大制药厂内的成型装置通常是硬性连接,缺少减震效果,发生震动时容易使成型装置造成偏差,影响最后药丸的外观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中药药丸成型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中药药丸成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表面四个角落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连接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底面连接有若干压杆,所述压杆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按压板之间连接有按压弹簧,所述隔板两侧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表面,所述压杆贯穿隔板连接有上模芯,安装底板表面连接有装配座,所述装配座设有与上模芯相对应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座在装配孔的外侧设有冷却水路,所述装配孔内连接有下模芯,所述下模芯底部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底部贯穿安装底板并延伸至其下侧,所述撑杆底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两侧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安装在安装底板内,所述安装底板底部四个角落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连接有上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设有上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槽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底部连接有下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设有与上安装槽相对应的下安装槽,所述伸缩柱安装在下安装槽内,所述上安装槽与下安装槽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
[0006]进一步限定,所述下安装座底部连接有脚垫。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脚垫能够对下安装座起到保护的作用。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上安装座与下安装座的外表面均连接有T形限位柱,上下两侧所
述T形限位柱之间连接有限位拉板。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限位拉板对上安装座与下安装座进行限位导向,使得减震弹簧呈压缩状态,使得支撑更稳定。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冷却水路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均连接有水咀。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与外部的冷却水接口相连接。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模芯与下模芯均为半圆形结构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成型后的药丸外观呈圆形,更佳美观。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冷却水路,再药丸成型加工时,通过冷却水路与外部冷却水接通,使冷却水流进冷却水路,使得冷却水路能够对上模芯和下模芯进行冷却,并将热量带走,使得在压制药丸时,对药丸进行冷却,加快成型的速度;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当成型装置在在加工发生震动时,通过安装底板将力传递到支撑块,支撑块传递到上安装座,使得上安装座对伸缩柱和减震弹簧进行挤压,并通过减震弹簧将震动排散掉,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0013]3、本技术通过设置按压弹簧,通过控制电动气缸,使电动气缸推动按压板,按压板推动压杆,压杆推动上模芯向装配孔内移动,并与下模芯相配合,当压板推动压杆向下移动时,压板对按压弹簧进行挤压缓冲,防止下将的力过大使得上模芯与下模芯相撞造成损伤,有效的保护到上模芯和下模芯,延长上模芯和下模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中药药丸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中药药丸成型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中药药丸成型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9]安装底板1、支撑柱2、顶板3、电动气缸4、按压板5、压杆6、隔板7、按压弹簧8、固定柱9、上模芯10、装配座11、装配孔12、冷却水路13、下模芯14、撑杆15、推板16、电动推杆17、支撑块18、上安装座19、上安装槽20、伸缩柱21、下安装座22、下安装槽23、减震弹簧24、脚垫25、T形限位柱26、限位拉板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中药药丸成型装置,安装底板1表面四个角落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顶部连接有顶板3,顶板3连接有电动气缸4,电动气缸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按压板5,按压板5底面连接有若干压杆6,压杆6连接有隔板7,隔板7与按压板5之间连接有按压弹簧8,隔板7两侧连接有固定柱9,固定柱9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1表面,压杆6贯穿隔板7连接有上模芯10,安装底板1表面连接有装配座11,装配座11设有与上模芯10相对应的装配孔12,装配座11在装配孔12的外侧设有冷却水路13,装配孔12内连接有下模芯14,下模芯14底部连接有撑杆15,撑杆15底部贯穿安装底板1并延伸至其下侧,撑杆15底部连接
有推板16,推板16两侧连接有电动推杆17,电动推杆17安装在安装底板1内,安装底板1底部四个角落连接有支撑块18,支撑块18底部连接有上安装座19,上安装座19设有上安装槽20,上安装槽20连接有伸缩柱21,伸缩柱21底部连接有下安装座22,下安装座22设有与上安装槽20相对应的下安装槽23,伸缩柱21安装在下安装槽23内,上安装槽20与下安装槽23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24。
[0022]使用时,将需要成型的药丸原料放置在下模芯14内,通过控制电动气缸4,使电动气缸4推动按压板5,按压板5推动压杆6,压杆6推动上模芯10向装配孔12内移动,并与下模芯14相配合,当压板5推动压杆6向下移动时,压板5对按压弹簧8进行挤压缓冲,防止下将的力过大使得上模芯10与下模芯14相撞造成损伤,当上模芯10与下模芯14合模成型时,通过冷却水路13与外部冷却水接通,使得对压制药丸时,对药丸进行冷却,加快成型的速度,在成型完成后,电动气缸4带动按压板5回收,使得上模芯10退出装配孔12,同时控制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药丸成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表面四个角落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顶部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连接有电动气缸(4),所述电动气缸(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按压板(5),所述按压板(5)底面连接有若干压杆(6),所述压杆(6)连接有隔板(7),所述隔板(7)与按压板(5)之间连接有按压弹簧(8),所述隔板(7)两侧连接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1)表面,所述压杆(6)贯穿隔板(7)连接有上模芯(10),安装底板(1)表面连接有装配座(11),所述装配座(11)设有与上模芯(10)相对应的装配孔(12),所述装配座(11)在装配孔(12)的外侧设有冷却水路(13),所述装配孔(12)内连接有下模芯(14),所述下模芯(14)底部连接有撑杆(15),所述撑杆(15)底部贯穿安装底板(1)并延伸至其下侧,所述撑杆(15)底部连接有推板(16),所述推板(16)两侧连接有电动推杆(17),所述电动推杆(17)安装在安装底板(1)内,所述安装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丽郝乐乐沈莹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御室金丹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