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自清洁型一体化预制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42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自清洁型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预制筒体和水泵,所述预制筒体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呈90度,所述进水管一端设置有闸门井,所述闸门井内部设置有提篮格栅,所述提篮格栅底部设置有格栅支架,所述格栅支架固定安装在闸门井内壁上,所述提篮格栅两侧设置有格栅不锈钢导轨,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为螺旋弯曲状,所述引流管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预制筒体内部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进水管的流水势能、动能,流进泵站内部后,自形成漩涡水流,使泵站底部形成涡流,防止产生淤积、沉积,同时顺时针的涡流复合流体力学,更适合水泵排水,启动更省力、节能。节能。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自清洁型一体化预制泵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自清洁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此泵站适用于大多数雨水、污水泵站,属于排水工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一体化预制泵站,一般进水口与出水口呈180度状态,进水口进水时,水流会冲击到水泵电机、水泵线缆、水泵链条上,如此,不仅会对水泵造成一定损害,加大损坏几率,几乎浪费了全部的水势能,而且泥沙沉淀物容易沉积在泵站底部,不利于水泵排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自清洁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此泵站适用于大多数雨水、污水泵站。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一种节能、自清洁型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预制筒体和水泵,所述预制筒体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呈90度,所述进水管一端设置有闸门井,所述闸门井内部设置有提篮格栅,所述提篮格栅底部设置有格栅支架,所述格栅支架固定安装在闸门井内壁上,所述提篮格栅两侧设置有格栅不锈钢导轨,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管,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自清洁型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预制筒体(1)和水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筒体(1)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与出水管(9)呈90度,所述进水管(10)一端设置有闸门井(28),所述闸门井(28)内部设置有提篮格栅(13),所述提篮格栅(13)底部设置有格栅支架(14),所述格栅支架(14)固定安装在闸门井(28)内壁上,所述提篮格栅(13)两侧设置有格栅不锈钢导轨(12),所述进水管(10)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管(30),所述引流管(30)为螺旋弯曲状,所述引流管(30)通过固定支架(29)固定安装在预制筒体(1)内部侧壁上,所述进水管(10)中间连接有进水管软接头(11);所述预制筒体(1)内部安装有水泵(2),所述水泵(2)一侧连通自耦底座(3),所述自耦底座(3)一端连通压力管道(8),所述压力管道(8)一端连通止回阀(6),所述止回阀(6)一端连通闸阀(7),所述闸阀(7)一端连通出水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自清洁型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筒体(1)上部设置有提升装置框架(25),所述提升装置框架(25)与预制筒体(1)之间形成一定的大容腔,大容腔内包括提升装置导轨(26)、电动提升装置(27)、井盖(17)、安全格栅(18)、进气管(19)、扶手(21)、排气管(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自清洁型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筒体(1)上表面设置有井盖(17),所述井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元俊焦玉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赛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