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充油设备带电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18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充油设备带电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箱,所述注油箱设置有控制层、传输层和设备层,控制层通过传输层与设备层连接,控制层对设备层进行操作控制,完成主油箱对充油设备注油;所述控制层包括显示屏组件和若干操作按钮,操作按钮与显示屏组件相连接,所述设备层包括控制器、电磁阀模块和真空泵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主油箱上设置控制层、传输层和设备层,完成主油箱对充油设备注油,注油、排油过程通过控制层中的按钮即可完成操作,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能够通过显示屏组件观察操作情况,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控制阀门、泵体以及对油管进行转接,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提高充油设备注油效率。油设备注油效率。油设备注油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充油设备带电注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油设备注油
,具体是一体化充油设备带电注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居民对电能的需求持续增加,推动电力装机容量与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油设备(组部件)对电网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因变压器、变压器套管、电流互感器等故障引起的故障时有发生。充油设备在进行油化试验、渗漏等问题原因,导致一段时间后需进行补油操作。以变压器为例,目前,供电公司常用LY型压板式滤油机对充油设备进行补油。使用LY型压板式滤油机对充油设备进行补油容易使空气进入油枕,甚至产生氢气、乙炔等杂质气体。大量空气进入充油设备可能导致油位计指示不准确,产生假油位现象,并且大量空气进入油枕将会加速充油设备油的老化,不利于充油设备的安全运行。若停电补油则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需要较多的人力,工作量也较大,同时影响电力安全供应。
[0003]申请号为CN201711114332.2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智能一体化主变压器带电注油机,其虽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充油设备带电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箱(1)设置有控制层(1-1)、传输层(1-2)和设备层(1-3),控制层(1-1)通过传输层(1-2)与设备层(1-3)连接,控制层(1-1)对设备层(1-3)进行操作控制,完成注油箱(1)对充油设备注油;所述控制层(1-1)包括显示屏组件和若干操作按钮,操作按钮与显示屏组件相连接,所述设备层(1-3)包括PLC控制器(8)、电磁阀模块和真空泵模块,电磁阀模块包括有若干安装于注油箱(1)内部的电磁阀,真空泵模块包括安装于注油箱(1)内部的真空泵组件和补油电机组件,所述PLC控制器(8)的输入端与若干操作按钮连接,PLC控制器(8)的输出端与注油箱(1)内部的电磁阀、真空泵组件和补油电机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充油设备带电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箱(1)的内部安装有油气分离器(3),油气分离器(3)连接有回油管(12)和吸油管(13),吸油管(13)连接有第一补油管(14),注油箱(1)的外侧设有回油软管(20)和吸油软管(22),回油软管(20)与回油管(12)连接,吸油软管(22)与吸油管(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充油设备带电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油管(14)与补油电机(15)连接,补油电机(15)还与第二补油管(17)连接,第二补油管(17)与注油箱(1)外侧的补油软管(23)连接,所述回油软管(20)和补油软管(23)均与补油接头(21)连接,第二补油管(17)上沿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补油电磁阀(17a)和过滤件(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充油设备带电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12)上设置有回油电磁阀(12a),所述吸油管(13)上设置有第一吸油电磁阀(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坤孙辰军杨会峰魏勇路欣王静刘宏武小雨何颖刘玮冯理达刘兆雄王佳君及翠婷郝闪闪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