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的机械轴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77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52
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的机械轴系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转台轴承、驱动电机和下轴承组件,所述转台轴承的转子与主轴固定连接,转台轴承的定子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下轴承组件包括经下轴承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下轴承座,下轴承座内设有一对套装在主轴上的角接触球轴承对,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对采用“面对面”结构安装,一对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对的之间设有下轴承内隔圈和下轴承外隔圈,所述下轴承座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下轴承端盖。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高频角振动惯性测试转台机械轴系固有频率低,摩擦力大的问题,从而满足新一代飞行器和武器装备惯导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和考核。装备惯导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和考核。装备惯导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和考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的机械轴系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的机械轴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飞行器的机动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影响其机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惯性器件的频响带宽问题。高频角振动惯性测试转台作为测试惯性器件频响带宽的一个重要设备,其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惯性器件的发展。
[0003]高频角振动惯性测试转台作为惯性测试设备之一,主要为试件提供宽范围、低失真、精确幅值控制的单自由度正弦角运动激励,能够周期性的跟踪给定信号,消除周期性误差,是惯性敏感器件的动态性能测试、参数辨识的重要设备,其技术状态对惯性器件性能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0004]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该类转台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使得转台的研制尤其是数字控制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的态势。但在机械轴系、驱动控制等关键技术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轴系的固有频率小,摩擦力大,无法满足我国新一代飞行器惯导测试平台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的机械轴系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具有轴系刚性好,抗倾覆力矩强,摩擦力小,轴系的固有频率高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的机械轴系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转台轴承、驱动电机和下轴承组件,所述转台轴承的转子与主轴固定连接,转台轴承的定子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下轴承组件包括经下轴承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下轴承座,下轴承座内设有一对套装在主轴上的角接触球轴承对,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对采用“面对面”结构安装,一对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对的之间设有下轴承内隔圈和下轴承外隔圈,所述下轴承座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下轴承端盖。
[0007]进一步,所述底座采用灰口铸铁HT250加工而成。
[0008]有益效果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0]本技术的优点是,该结构的轴系上端采用转台轴承作为轴系主支撑,下端采用一套“面对面”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作为辅助支撑,其具有轴系刚性好,抗倾覆力矩强,摩擦力小,轴系的固有频率高的特点,能够解决现有的高频角振动惯性测试转台机械轴系固有频率低,摩擦力大的问题,从而满足新一代飞行器和武器装备惯导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和考核。
附图说明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面构造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4]图中所示:1.转台轴承、2.底座、3.下轴承支架、4.下轴承座、5.角接触球轴承对、6.下轴承内隔圈、7.下轴承端盖、8.下轴承外隔圈、9.下轴承组件、10.驱动电机、11.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6]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的机械轴系结构,包括底座2,如图1、2所示,所述底座2内设有主轴11,所述主轴11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转台轴承1、驱动电机10和下轴承组件9,所述转台轴承1的转子与主轴11固定连接,转台轴承1的定子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下轴承组件9包括经下轴承支架3与底座2固定连接的下轴承座4,下轴承座4内设有一对套装在主轴11上的角接触球轴承对5,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对5采用“面对面”结构安装,一对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对5的之间设有下轴承内隔圈6和下轴承外隔圈8,所述下轴承座4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下轴承端盖7。
[0017]所述底座2采用灰口铸铁HT250加工而成。
[0018]本技术包括转台轴承1、底座2、下轴承支架3、下轴承座4、角接触球轴承对5、下轴承内隔圈6、下轴承端盖7、下轴承外隔圈8、下轴承组件9、驱动电机10、主轴11;所述转台轴承1通过定子外圈定位安装在底座2上,采用间隙配合,并通过螺钉固定,转台轴承1通过转子内圈与主轴11上端间隙配合,同样采用螺钉固定,由此形成固定端,起主支撑作用;
[0019]所述的转台轴承1内孔直径大,其配合的主轴直径就更大,从而主轴的刚度也就更好。
[0020]所述下轴承组件9包括下轴承座4,在下轴承座4内部安装有一对“面对面”结构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对5,2只角接触球轴承之间安装有下轴承内隔圈6和下轴承外隔圈8,下轴承端盖7通过螺钉固定在下轴承座4上。
[002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对5在安装过程中打表测量2只角接触球轴承5的端面跳动,通过研磨下轴承内隔圈6和下轴承外隔圈8来控制下轴承组件9的预紧量在0.01mm~0.02mm范围内。
[0022]所述的底座2采用灰口铸铁HT250材料加工而成,底座刚性好,固有频率高。
[0023]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的转台轴承1分别与主轴11和底座固定,形成轴系固定端,作为轴系的主支撑;下轴承组件9内的角接触球轴承对5采用“面对面”结构安装,其布置在主轴11下端,径向固定,轴向形成自由端,起辅助支撑作用;该方案使得主轴直径大,承载能力强,连接刚度高,抗倾覆力矩强,摩擦力小等特点,轴系可达到很高的固有频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机械性能,为提高高频角振动惯性测试转台的频响带宽提供可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的机械轴系结构,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内设有主轴(11),所述主轴(11)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转台轴承(1)、驱动电机(10)和下轴承组件(9),所述转台轴承(1)的转子与主轴(11)固定连接,转台轴承(1)的定子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下轴承组件(9)包括经下轴承支架(3)与底座(2)固定连接的下轴承座(4),下轴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清张欣孙振华廖瑞珍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