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设计辅助方法及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150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路设计辅助方法,由一处理单元加载并执行。首先,接收一个网表文件,取得上述网表文件中的第一四端组件,取得网表文件中具有第一四端组件的相同规格的第二四端组件。依据网表文件中的描述执行第一判断,判断第一四端组件的控制端点与第二四端组件的控制端点是否不连接。依据网表文件中的描述执行第二判断,判断第一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与第二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是否连接。最后,若通过第一判断与第二判断,则将第一四端组件与第二四端组件为差动对的关联,输出到输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计支持(design support)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路设计辅助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在进行电路设计时通常会借重设计工具来辅助设计。最常用的设计工具包括集成电路暨仿真程序(simulated-program-with-integrated-circuit-emphasis;SPICE)以及高阶组件仿真器(fast device level simulators),诸如Star-Sim、ATS、MACHTA以及TIMEMILL。通常,设计工具使用导线连导线(line-by-line)方式,描述个别的组件以及其连接方式。举例来说,组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双极性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于一设计工具中,每一条导线通常还含有组件描述,或被称为一组件规格实体(device specification instance)。设计工具所产生的网表(netlist)通常包含三个部分电路描述(circuit description)、模型(model selection)以及分析(analysis)。于一集成电路,电路描述部分包含每一组件和局部电路(sub-circuits)的描述,以及组件间和局部电路间的连接描述。模型部分则包含组件和局部电路的行为描述。通常,模型部分包括一设计库,设计库的内容包含模型参数(model parameter)、模型参数值(parameter value)以及模型公式(model equation)。不匹配现象(mismatch phenomenon)可定义为在相同偏压状态(biasconditions)下,相似或相同设计电路(similarly/identically designedcirsuits)的组件效能差异,此现象在集成电路的设计中更为明显,极可能相同的组件使用不同的布局状态而造成相同组件具有差异性。一般而言,不管是在组件或电路间,因不匹配所造成的效能差异并非一常数,而呈现一统计分布情况。影响不匹配的因素包括组件位置、组件间距、布局型态(layout style)、制造过程以及工作温度。对于大部分的模拟电路设计来说,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amplifiers)通常为重要的组件,用以作为放大器(amplifiers)或滤波器(filters)。运算放大器可以有两种组态,反向(inverting)与非反向(non-inverting)。而差动放大器(differential amplifier)通常设置于运算放大器中的输入级(input stage)。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差动放大器只能在共模输入(common-mode input)的一个有限范围内动作。所以,为了使运算放大器易于辨识讯号,则必须使输入极的动作拉大到轨对轨共模输入范围(rail to rail common-mode input range)。例如,在输入级使用一个互补式差动放大器(complementary differential amplifier),而此互补式差动放大器会同时使用一个n型与一个p型的差动对(differentialpair)。然而,差动对对于组件不匹配现象极为敏感,因此,设计人员必须针对差动对做特定的处理,用以避免差动对在不匹配现象下造成整个电路失效。传统上,当一个网表涵盖多个区域以及成千个晶体管时,设计人员并不容易从netlist或其电路图中辨识出差动对。因此,需要一种电路设计系统及方法,用以从网表中自动辨认出差动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设计辅助系统及方法,用以从网表中自动辨认出差动对。本专利技术披露的一种电路设计辅助方法,由一处理单元加载并执行。首先,接收一个网表文件,取得上述网表文件中的第一四端组件,取得网表文件中具有第一四端组件的相同规格的第二四端组件。依据网表文件中的描述执行第一判断,判断第一四端组件的控制端点与第二四端组件的控制端点是否不连接。依据网表文件中的描述执行第二判断,判断第一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与第二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是否连接。最后,若通过第一判断与第二判断,则将第一四端组件与第二四端组件为差动对的关联,输出到输出装置。其中于上述第二判断步骤中,还可判断连接于第一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的组件与连接于第二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的组件是否对称性地连接在一起。于取得第一四端组件与第二四端组件步骤中,可使用语法剖析器或依据四端组件的语法格式,来取得第一四端组件与第二四端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披露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用以存储一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以加载至一计算机系统中并且使得该计算机系统执行如上所述的电路设计辅助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披露了一种电路设计辅助系统,其包括一个存储装置、一个输出装置以及一个处理单元。存储装置存储一网表文件。处理单元首先接收网表文件,取得上述网表文件中的第一四端组件,取得网表文件中具第一四端组件的相同规格的第二四端组件。依据网表文件中的描述执行一个第一判断,判断第一四端组件的控制端点与第二四端组件的控制端点是否不连接。依据网表文件中的描述执行第二判断,判断第一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与第二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是否连接。最后,若通过第一判断与第二判断,则将第一四端组件与第二四端组件为差动对的关联,输出到输出装置。处理单元还可判断连接于第一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的组件与连接于第二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的组件是否对称性地连接在一起。处理单元可使用语法剖析器或依据四端组件的语法格式,来取得第一四端组件与第二四端组件。此外,输出装置连接到一显示屏幕或一部打印机。于较佳的情况下,四端组件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双极性结型晶体管,控制端点为栅极或基极,而导通端点为漏极、源极、发射极或集电极。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应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设计辅助系统的硬件结构图;图2A、2B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设计辅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3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网表文件画面;图4示出了相应于图3的网表文件的电路设计图;图5A、5B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设计辅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6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网表文件画面;图7示出了相应于图6的网表文件的电路设计图; 图8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与第二实施例的电路设计辅助方法的存储介质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1~处理单元;12~存储器;13~存储装置;14~输出装置;15~输入装置;16~总线;S211、S221、…、S261、S271~流程步骤;311、313、…、341、343~网表描述;S611、S621、…、S661、S671~流程步骤;711、713、…、741、743~网表描述;90~存储介质;920~电路设计辅助计算机程序;921~接收网表文件逻辑;922~取得第一与第二组件逻辑;923~判断第一与第二组件的控制端点是否不连接逻辑;924~判断第一与第二组件的电流导通端点是否对称连接逻辑;925~存储第一与第二组件具有差动对关联逻辑;926~输出差动对结果逻辑。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设计辅助方法,被一处理单元加载并执行,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一个网表文件;取得上述网表文件中的一个第一四端组件;取得上述网表文件中具有上述第一四端组件的相同规格的一个第二四端组件;依据上述网表文件中 的描述执行第一判断,判断上述第一四端组件的控制端点与上述第二四端组件的控制端点是否不连接;依据上述网表文件中的描述执行第二判断,判断上述第一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与上述第二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是否连接;以及若通过上述第一判断与上述 第二判断,则设上述第一四端组件与上述第二四端组件为差动对的关联,输出到输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设计辅助方法,被一处理单元加载并执行,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一个网表文件;取得上述网表文件中的一个第一四端组件;取得上述网表文件中具有上述第一四端组件的相同规格的一个第二四端组件;依据上述网表文件中的描述执行第一判断,判断上述第一四端组件的控制端点与上述第二四端组件的控制端点是否不连接;依据上述网表文件中的描述执行第二判断,判断上述第一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与上述第二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是否连接;以及若通过上述第一判断与上述第二判断,则设上述第一四端组件与上述第二四端组件为差动对的关联,输出到输出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设计辅助方法,于上述第二判断步骤中,更判断连接于上述第一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的组件与连接于上述第二四端组件的导通端点的组件是否对称性地连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设计辅助方法,其中上述四端组件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双极性结型晶体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设计辅助方法,其中上述控制端点为MOS组件的栅极或BJT组件的基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设计辅助方法,其中上述导通端点为MOS组件的漏极与源极,或BJT组件的发射极与集电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设计辅助方法,于取得第一四端组件与第二四端组件步骤中,使用语法剖析器或依据四端组件的语法格式,来取得上述第一四端组件与上述第二四端组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设计辅助方法,其中上述四端组件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双极性结型晶体管,上述控制端点为MOS组件的栅极或BJT组件的基极,上述导通端点为MOS组件的漏极与源极,或BJT组件的发射极与集电极。8.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用以存储一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以加载至一计算机系统中并且使得该计算机系统执行一个电路设计辅助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一个网表文件;取得上述网表文件中的一个第一四端组件;取得上述网表文件中具有上述第一四端组件的相同规格的一个第二四端组件;依据上述网表文件中的描述执行第一判断,判断上述第一四端组件的控制端点与上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升佑
申请(专利权)人:络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