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骨折用手部按摩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97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上肢骨折用手部按摩手套,包括套体,套体的外周被充气囊包覆,充气囊的形状与所述套体相同,充气囊上设有充气接头连接循环充气泵;套体正反两面的手掌部均设有一个硅胶安装圈,硅胶安装圈内部中空,每个硅胶安装圈上至少设有两个扣腔,其中一个硅胶安装圈上连接有握持训练器,握持训练器包括屈指套和抓握球,屈指套由五个首尾相连的指圈构成,屈指套固接在抓握球的表面,抓握球上设有至少两个卡扣,两个卡扣与两个扣腔分别一一对应并配合扣接,本手部按摩手套利用充气囊循环充气或者放气来进行气压按摩手部,保持血液畅通,减缓水肿症状,而利用握持训练器来练习抓握动作,缓解长时间保持复位的肢体僵直麻木感。感。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肢骨折用手部按摩手套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上肢骨折用手部按摩手套。

技术介绍

[0002]上肢骨折是临床骨科最为常见的病例,常规的治疗方式是将骨折部位复位固定后,利用夹板、钢板进行固定,患者行走或其他活动中,一般采用悬吊装置将小臂吊于胸前,由此减少骨折处的负重。上肢骨折患者因血液循环的不顺畅,往往还会出现手部充血水肿的情况,因此为上肢骨折患者设计出用于手部按摩的手套,来缓解充血水肿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肢骨折用手部按摩手套。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上肢骨折用手部按摩手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的外周被充气囊包覆,所述充气囊的形状与所述套体相同,所述充气囊上设有充气接头连接循环充气泵;所述套体正反两面的手掌部均设有一个硅胶安装圈,所述硅胶安装圈内部中空并与所述套体的内部相通,每个所述硅胶安装圈上至少设有两个扣腔,其中一个所述硅胶安装圈上连接有握持训练器,所述握持训练器包括屈指套和抓握球,所述屈指套由五个首尾相连的指圈构成,所述屈指套固接在所述抓握球的表面,所述抓握球上设有至少两个卡扣,两个所述卡扣与两个所述扣腔分别一一对应并配合扣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囊的手腕部设有多个母扣,多个所述母扣围绕所述手腕部呈等间距间隔布置,通过所述母扣扣接有前臂按摩套,所述前臂按摩套上设有注气管可与循环充气泵连接,所述注气管的侧壁还连接有侧管,所述侧管可与所述充气接头可拆卸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前臂按摩套包括具有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的带体,所述第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自由端通过锁定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带体的外周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注气囊,所有注气囊通过分布在所述带体内的连接管串联,所述连接管还与所述注气管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孔和锁柱,所述锁孔分布于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锁柱有多个并分布于所述第二自由端,且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锁柱与所述锁孔卡接固定;每两个相邻所述注气囊之间还设有通风口与所述带体内部相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带体的后端固接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内安装有公扣与所述充气囊上的母扣扣接,并且所述延伸段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手部套入套体内,利用充气接头连接循环充气泵为充气囊充气,充气囊充盈的时候形成压力挤压套体内的手部,不充气后充气囊放松对手部的压迫,相当于对手部进行气压治疗,按摩手部,促使血液循环更通畅,减缓水肿情况。另外,上肢需要长久的保持复位姿势,容易带来疲劳麻木,在手掌部安装有握持训练器后,患者可以五指握拢练习抓握动作,来缓解手部的僵直感。握拢手指时,手指向手心弯
曲,并将手指伸进指圈内,只要这样练习,便可将抓握动作标准化,每一次练习都是标准化动作。或者也可以将手指弯曲置于两个相邻的指圈形成的凹陷中,这样练习抓握动作的优点是可以动作完成更快速。最后,拆卸下握持训练器后正反两面的硅胶安装圈内部空腔可作为通风透气的窗口,避免套内温度过高出汗,造成手掌潮湿不适。本手部按摩手套利用充气囊循环充气或者放气来进行气压按摩手部,保持血液畅通,减缓水肿症状。而利用握持训练器来练习抓握动作,缓解长时间保持复位的僵直麻木感,硅胶安装圈内又能通风透气,功能更多元化。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上肢骨折用手部按摩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未安装握持训练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安装有前臂按摩套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00

套体、110

充气囊、111

充气接头、120

手掌部、121

硅胶安装圈、1210

扣腔、130

手腕部、131

母扣、200

握持训练器、210

屈指套、211

指圈、220

抓握球、300

前臂按摩套、310

带体、311

第一自由端、312

第二自由端、320

注气管、321

侧管、400

注气囊、500

通风口、600

锁定件、610

锁孔、620

锁柱、700

延伸段、710

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肢骨折用手部按摩手套,包括套体100,所述套体100的外周被充气囊110包覆,所述充气囊110的形状与所述套体100相同,所述充气囊110上设有充气接头111连接循环充气泵。所述套体100正反两面的手掌部120均设有一个硅胶安装圈121,所述硅胶安装圈121内部中空并与所述套体100的内部相通。每个所述硅胶安装圈121上至少设有两个扣腔1210,其中一个所述硅胶安装圈121上连接有握持训练器200。所述握持训练器200包括屈指套210和抓握球220,所述屈指套210由五个首尾相连的指圈211构成,所述屈指套210固接在所述抓握球220的表面,所述抓握球220上设有至少两个卡扣(图中未示出),两个所述卡扣与两个所述扣腔1210分别一一对应并配合扣接。
[0017]为了避免手部充血肿胀,采用以上结构,将手部套入套体100内,利用充气接头111连接循环充气泵为充气囊110充气,充气囊110充盈的时候形成压力挤压套体100内的手部,不充气后充气囊110放松对手部的压迫,相当于对手部进行气压治疗,按摩手部,促使血液循环更通畅,减缓水肿情况。另外,上肢需要长久的保持复位姿势,容易带来疲劳麻木,在手掌部120安装有握持训练器200后,患者可以五指握拢练习抓握动作,来缓解手部的僵直感。握拢手指时,手指向手心弯曲,并将手指伸进指圈211内,只要这样练习,便可将抓握动作标准化,每一次练习都是标准化动作。或者也可以将手指弯曲置于两个相邻的指圈211形成的凹陷中,这样练习抓握动作的优点是可以动作完成更快速。最后,拆卸下握持训练器200后正反两面的硅胶安装圈121内部空腔可作为通风透气的窗口,避免套内温度过高出汗,造成手掌潮湿不适。本手部按摩手套利用充气囊110循环充气或者放气来进行气压按摩手部,保持血液畅通,减缓水肿症状。而利用握持训练器200来练习抓握动作,缓解长时间保持复位
的僵直麻木感,硅胶安装圈121内又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骨折用手部按摩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所述套体的外周被充气囊包覆,所述充气囊的形状与所述套体相同,所述充气囊上设有充气接头连接循环充气泵;所述套体正反两面的手掌部均设有一个硅胶安装圈,所述硅胶安装圈内部中空并与所述套体的内部相通,每个所述硅胶安装圈上至少设有两个扣腔,其中一个所述硅胶安装圈上连接有握持训练器,所述握持训练器包括屈指套和抓握球,所述屈指套由五个首尾相连的指圈构成,所述屈指套固接在所述抓握球的表面,所述抓握球上设有至少两个卡扣,两个所述卡扣与两个所述扣腔分别一一对应并配合扣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骨折用手部按摩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的手腕部设有多个母扣,多个所述母扣围绕所述手腕部呈等间距间隔布置,通过所述母扣扣接有前臂按摩套,所述前臂按摩套上设有注气管可与循环充气泵连接,所述注气管的侧壁还连接有侧管,所述侧管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