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支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17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平板支撑板,属于健身器材领域,包括承托板和底座,所述底座与承托板之间设有使得承托板在外力作用下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Z轴旋转件、X轴旋转件和摆动旋转件,所述Z轴旋转件连接在底座上且具有Z轴向旋转轴心,X轴旋转件转动的连接在Z轴旋转件上且具有X轴向的旋转轴心,所述摆动旋转件转动的连接在X轴旋转件上,摆动旋转件的旋转轴心在YZ基准面上摆动,所述承托板连接在摆动旋转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承托板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能更顺滑的转动,使锻炼者使用体验更佳,并且转动结构的装配更简单。结构的装配更简单。结构的装配更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板支撑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平板支撑板。

技术介绍

[0002]平板支撑(plank)是一种类似于俯卧撑的肌肉训练方法,但无需上下撑起运动,在锻炼时主要呈俯卧姿势,身体呈一线保持平衡,可以有效的锻炼腹横肌,被公认为训练核心肌群的有效方法。锻炼方法,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紧,盆底肌收紧,脊椎延长,眼睛看向地面。训练者做平板支撑运动时,通常在瑜伽垫或是水平地面上进行,锻炼者只能保持上述常规的平板支撑姿势进行训练,一直保持一个训练姿势,容易使得锻炼者枯燥乏味,为此市场上出现了在锻炼时增加趣味功能的平板支撑辅助器械。
[0003]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310909A的腹部及核心锻炼装置,包括:支撑部,适于接纳人的手臂或手,并适于接纳显示装置;去稳定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去稳定器包括安装到托环的枢转球;固定基座,适于保持所述去稳定器。通过枢转球在固定基座内转动使得支撑部能够万向转动,由于枢转球与固定基座之间是通过面与面的滑动连接的,锻炼者的手或者手肘支撑在支撑部上,人体大部分的重量都集中在平板支撑板上,在重压的情况下,所述枢转球与固定基座之间面与面滑动较为干涩,支撑部转动反馈到锻炼者的手或者手肘上的感觉不是很好,为了使枢转球与固定基座之间滑动更顺滑,需要向枢转球与固定基座之间添加润滑剂(润滑油或者润滑脂),但是枢转球在转动时会把润滑剂带出,使润滑剂挥发,起不了很好的润滑效果
[0004]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007969A的一种提供重力感应训练的平板支撑专用平衡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通过一万向座结构连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方设置有用于承托手肘的肘支撑垫,所述肘支撑垫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重力感应装置的凹槽,所述万向座结构为球笼式万向节。通过球笼式万向节的转动控制承托板向任意方向转动,但是球笼式万向节的各结构部件为非标准部件,需要根据平板支撑专用平衡板的结构对球笼式万向节的尺寸或者结构进行改进,并且需要专门定制,然后将定制的各部件装配到一起,装配时,需要将钢珠对准各个滚道一颗颗塞进去,并且需要将各部件一层层套接在一起,装配起来很繁琐,球笼式万向节的开口是朝上的,在使用过程中,灰尘或者砂砾会落入球笼式万向节,球笼式万向节内一旦进入异物,使用时就容易造成球笼式万向节快速磨损,并且会出现振动和异响,影响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转动顺畅,并且转动结构安装简便的平板支撑板。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平板支撑板,包括承托板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承托板之间设有使得承托板在外力作用下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Z轴旋转件、
X轴旋转件和摆动旋转件,所述Z轴旋转件连接在底座上且具有Z轴向旋转轴心,X轴旋转件转动的连接在Z轴旋转件上且具有X轴向的旋转轴心,所述摆动旋转件转动的连接在X轴旋转件上,摆动旋转件的旋转轴心在YZ基准面上摆动,所述承托板连接在摆动旋转件上。
[0007]进一步的,X轴旋转件和摆动旋转件均包括同心套接的内、外圈部,内、外圈部采用点与面/线与面触接。
[0008]进一步的,X轴旋转件包括安装外壳,所述安装外壳上设有放置X轴旋转件的内、外圈部的容纳腔,容纳腔与外圈部相对固定,以及设有安装摆动旋转件的连接凸轴,连接凸轴与摆动旋转件内圈部相对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外壳分为左、右半壳,所述左、右半壳夹着X轴旋转件的外圈部,所述连接凸轴与摆动旋转件内圈部通过摩擦力紧密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外圈部组成轴承。
[0011]进一步的,所述Z轴旋转件包括两个分体的支撑部,所述两个支撑部夹着X轴旋转件的内圈部,两个支撑部下方共同套设一个轴承。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轴承安置槽,所述支撑部下方的轴承放置于轴承安置槽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面向上凸起,所述底座的凸起部上开设有安装槽,转动结构伸入安装槽内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槽与转动结构之间设有供转动结构活动的活动间隙,所述凸起部的上沿限制承托板最大倾斜角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Z轴旋转件、X轴旋转件和摆动旋转件的所有旋转轴心均交于一个交点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旋转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套在摆动旋转件的外圈部之外,连接座分为上、下壳,上、下壳将外圈部夹合,所述连接座与承托板固定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底座与承托板之间设有使得承托板在外力作用下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Z轴旋转件、X轴旋转件和摆动旋转件,所述Z轴旋转件连接在底座上且具有Z轴向旋转轴心,X轴旋转件转动的连接在Z轴旋转件上且具有X轴向的旋转轴心,所述摆动旋转件转动的连接在X轴旋转件上,摆动旋转件的旋转轴心在YZ基准面上摆动,所述承托板连接在摆动旋转件上。一个旋转件控制承托板一个轴向的转动,所述转动结构控制承托板三个轴向的转动,使得承托板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能向各个方向转动,使用时转动更顺滑,并且转动结构装配起来也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说明
技术介绍
和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示意图。
[0022]图5为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Z轴旋转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X轴旋转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承托板绕Z轴转动的状态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爆炸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
[0028]图1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
[0029]图12为本专利技术倾斜时的侧视图。
[0030]图13为本专利技术倾斜时的剖视图。
[0031]图14为承托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承托板;2、底座;3、横向容纳区域;4、纵向容纳区域;5、衬垫部;6、中心线;7、转动结构;8、连接座;9、上壳;10、下壳;11、轴承;12、连接凸轴;13、X轴旋转件;14、Z轴旋转件;15、摆动旋转件;16、凸起部;17、安装槽;18、内、外圈部;19、安装外壳;20、横向连接轴;21、支撑杆;22、基准座;23、旋转轴;24、限位槽;25、第二台阶;26、左半壳;27、右半壳;28、开口;29、塞体;30、防滑垫;31、凹陷部;32、连接槽;33、凹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平板支撑板,包括承托板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承托板之间设有使得承托板在外力作用下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Z轴旋转件、X轴旋转件和摆动旋转件,所述Z轴旋转件连接在底座上且具有Z轴向旋转轴心,X轴旋转件转动的连接在Z轴旋转件上且具有X轴向的旋转轴心,所述摆动旋转件转动的连接在X轴旋转件上,摆动旋转件的旋转轴心在YZ基准面上摆动,所述承托板连接在摆动旋转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支撑板,其特征在于,X轴旋转件和摆动旋转件均包括同心套接的内、外圈部,内、外圈部采用点与面/线与面触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支撑板,其特征在于,X轴旋转件包括安装外壳,所述安装外壳上设有放置X轴旋转件的内、外圈部的容纳腔,容纳腔与外圈部相对固定,以及设有安装摆动旋转件的连接凸轴,连接凸轴与摆动旋转件内圈部相对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外壳分为左、右半壳,所述左、右半壳夹着X轴旋转件的外圈部,所述连接凸轴与摆动旋转件内圈部通过摩擦力紧密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敏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爱久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