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09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其涉及老年代步车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固定架,为V型,且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下方,两组所述固定架之间采用矩形仓体相连,从而构成一个整体;座椅,其采用减振组件可多向减振的设置在仓体上;以及全地形行走组件,为行星轮结构,两组所述全地形行走组件的中部分别固定在转轴的两端,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仓体中,且由仓体内的减速电机驱动,且所述全地形行走组件的各个行星轮均可独立转动,从而实现全地形行走,适应能力强。适应能力强。适应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老年代步车
,具体是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

技术介绍

[0002]老年代步车实际上是一种特别的电动车,包括3轮、4轮等形式,目前的老年代步车结构较为简单,并不能够实现全地形行走,另外,现有的行星轮结构的小车,虽然能够实现对于楼梯或障碍物的攀爬,但是,在地面上的行走较为困难,并且适应能力一般。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安装座,为对称设置的两组;
[0006]固定架,为V型,且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下方,两组所述固定架之间采用矩形仓体相连,从而构成一个整体;
[0007]座椅,其采用减振组件可多向减振的设置在仓体上;以及
[0008]全地形行走组件,为行星轮结构,两组所述全地形行走组件的中部分别固定在转轴的两端,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仓体中,且由仓体内的减速电机驱动,且所述全地形行走组件的各个行星轮均可独立转动,从而实现全地形行走。
[0009]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全地形行走组件包括
[0010]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同轴固定在转轴上;
[0011]伸缩杆,被配置为三组,且圆周阵列在所述安装筒上;
[0012]调节臂,被配置为三组,且对应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以及
[0013]转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臂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端。
[0014]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为液压驱动的伸缩杆,且各个所述伸缩杆由各个泵站进行同一控制,实现同步等量伸缩,从而改变各个转轮与对应的所述安装筒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跨度/高度的楼梯/障碍物。
[001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与调节臂之间固定有构造弧板,且所述构造弧板弧度及弧长参数能够满足所述构造弧板随伸缩杆进行移动之后,仍有与楼梯的外侧直角边相接触的趋势,以便实现减振。
[0016]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构造弧板的两个端部为减振弧板,相邻两组所述减振弧板的内侧共同连接有减振垫,所述减振垫固定在减振座上,所述减振座固定在所述安装筒外表面。
[0017]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转轮采用轴体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臂中,所述轴体上还同轴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采用链条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转动设置在
所述调节臂中,且由外部电机所驱动进行转动;且利用所述安装筒转动攀爬楼梯/障碍物时,选择性的开启外部电机,驱动所述转轮进行辅助转动。
[0018]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包括
[0019]外筒,固定嵌入连通在所述安装筒中;
[0020]活塞,被配置为两组,均密封滑动设置在所述外筒内;
[0021]滑动杆,滑动伸出所述外筒,且位于所述外筒中的所述滑动杆连接两组所述活塞,且两组所述活塞之间设置有扶正套;以及
[0022]电磁铁环,固定在外筒的卡肩位置处,用于为滑动杆提供阻尼,且其阻尼大小由电磁铁环的磁性大小决定;
[0023]各个所述泵站的分别连通外筒和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中还充有液压油。
[0024]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减振组件包括
[0025]安装板;
[0026]支撑臂,被配置为两组,均铰接在所述安装板的下方;
[0027]阻尼器,其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臂的下方,另一端铰接在安装臂的横梁上,所述阻尼器的外部套设有阻尼弹簧,所述安装臂固定在仓体上;以及
[0028]铰接杆,所述支撑臂上铰接有两组所述铰接杆,且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安装臂的竖梁上,且多组所述铰接杆的倾斜方向相同。
[0029]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多层减振板,所述减振板上与所述座椅固定相连。
[003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座椅的下方安装有脚踏板;两组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共同连接设置有辅助转向轮;所述脚踏板的中部竖直固定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控制把手,所述控制把手能够与控制器电连,所述控制器与电源相连,且所述控制器控制各个设备;所述控制杆上还可拆卸的固定有载物篮。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2]1.本专利技术中的全地形行走组件,为行星轮结构,且由仓体内的减速电机驱动,从而进行攀爬楼梯/障碍物,且全地形行走组件的各个行星轮均可独立转动,从而实现全地形行走。
[0033]2.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安装筒转动攀爬楼梯/障碍物时,可选择性的开启外部电机,驱动转轮进行辅助转动,能够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0034]3.本专利技术中,各个伸缩杆由各个泵站进行同一控制,实现同步等量伸缩,从而改变各个转轮与对应的安装筒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跨度/高度的楼梯/障碍物,适应能力强;
[0035]4.伸缩杆的输出端与调节臂之间固定有构造弧板,且构造弧板弧度及弧长参数能够满足构造弧板随伸缩杆进行移动之后,仍有与楼梯的外侧直角边相接触的趋势,以便实现减振,增加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全地形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减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示意图;
[0041]图中:1、安装座;2、固定架;3、减振组件;4、座椅;5、全地形行走组件;6、辅助转向轮;7、脚踏板;8、控制杆;9、载物篮;10、控制把手;51、安装筒;52、伸缩杆;53、构造弧板;54、调节臂;55、转轮;56、从动齿轮;57、主动齿轮;58、减振弧板;59、减振座;510、减振垫;521、外筒;522、活塞;523、滑动杆;524、扶正套;525、电磁铁环;31、安装板;32、减振板;33、支撑臂;34、阻尼器;35、阻尼弹簧;36、安装臂;37、铰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2]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包括
[0043]安装座1,为对称设置的两组;
[0044]固定架2,为V型,且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的下方,两组所述固定架2之间采用矩形仓体相连,从而构成一个整体;
[0045]座椅4,其采用减振组件3可多向减振的设置在仓体上;以及
[0046]全地形行走组件5,为行星轮结构,两组所述全地形行走组件5的中部分别固定在转轴的两端,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仓体中,且由仓体内的减速电机驱动,且所述全地形行走组件5的各个行星轮均可独立转动,从而实现全地形行走。
[0047]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5,所述全地形行走组件5包括
[0048]安装筒51,所述安装筒51同轴固定在转轴上;
[0049]伸缩杆52,被配置为三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固定架(2),为V型,且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的下方,两组所述固定架(2)之间采用矩形仓体相连,从而构成一个整体;座椅(4),其采用减振组件(3)可多向减振的设置在仓体上;以及全地形行走组件(5),为行星轮结构,两组所述全地形行走组件(5)的中部分别固定在转轴的两端,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仓体中,且由仓体内的减速电机驱动,且所述全地形行走组件(5)的各个行星轮均可独立转动,从而实现全地形行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地形行走组件(5)包括安装筒(51),所述安装筒(51)同轴固定在转轴上;伸缩杆(52),被配置为三组,且圆周阵列在所述安装筒(51)上;调节臂(54),被配置为三组,且对应固定在所述伸缩杆(52)的输出端;以及转轮(55),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臂(54)远离所述伸缩杆(52)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2)为液压驱动的伸缩杆,且各个所述伸缩杆(52)由各个泵站进行同一控制,实现同步等量伸缩,从而改变各个转轮(55)与对应的所述安装筒(5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跨度/高度的楼梯/障碍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2)的输出端与调节臂(54)之间固定有构造弧板(53),且所述构造弧板(53)弧度及弧长参数能够满足所述构造弧板随伸缩杆(52)进行移动之后,仍有与楼梯的外侧直角边相接触的趋势,以便实现减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弧板(53)的两个端部为减振弧板(58),相邻两组所述减振弧板(58)的内侧共同连接有减振垫(510),所述减振垫(510)固定在减振座(59)上,所述减振座(59)固定在所述安装筒(51)外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全地形老年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55)采用轴体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臂(54)中,所述轴体上还同轴固定有从动齿轮(56),所述从动齿轮(56)采用链条与主动齿轮(57)相啮合,所述主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山孟滨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