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59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在施工缝两侧开设注浆孔;步骤二:根据注浆孔的位置架设绳锯;步骤三:运用绳锯在施工缝处开设切槽;步骤四:拆除绳锯并对断面进行清理;步骤五:将止水带安装于断面内,并固定止水带;步骤六:回填浇筑;步骤七:施工缝的防水处理。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包括注浆孔、切槽、止水带,两道注浆孔对称开设在施工缝两侧;切槽垂直于施工缝开设两端分别连接一道注浆孔;注浆孔和切槽形成哑铃形的断面;止水带安装于断面内。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置止水带结构及施工方案有效的解决在施工阶段无法处理的缝体止水工作,且施工方案简单施工手段容易实现。实现。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涉及许多的土建结构都要求具有一定的防渗功能,在建设的过程中因为施工的原因、结构的原因、地质的原因以及其他外力的作用,往往将防渗结构体分成若干的小块体,小块与小块间会形成施工缝、变形缝、结构缝或裂缝,这些缝会形成渗漏通道,让本来就有防渗功能的结构体失去防渗作用。为了阻断施工缝、变形缝、结构缝或裂缝的渗漏通道,必须对这些缝进行处理,即在缝面安装止水带或其他的止水材料。
[0003]施工阶段的缝面可以同时加装止水带解决,但是,一些较为特殊的缝,或后期因外力形成的缝是没法在施工阶段进行的止水操作的,比如纵向增强体间的施工缝;同时有些缝是后期外力形成的,需要及时防渗堵漏;也有些缝是原来的止水带破坏后需要更新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施工阶段无法进行止水操作缝面的止水,后置止水带的准确快速施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结构包括注浆孔、切槽、止水带,两道所述注浆孔开设在施工缝两侧,且关于施工缝对称;
[0007]所述切槽垂直于施工缝开设,且两端分别连接一道注浆孔;
[0008]两道所述注浆孔和切槽连接后在混凝土结构内形成断面;
[0009]所述止水带安装于断面内。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11]所述注浆孔孔径为120~150mm。注浆孔的孔径不宜过大,孔径过大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造成混凝土结构不连续甚至结构破坏的重大问题。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切槽深度大于施工缝深度。确保止水带的安装位于施工缝下方,保证止水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带两端头均设置有转角且中段为波浪状;所述止水带的尺寸与断面的尺寸相适配,止水带两端头的转角安装后位于注浆孔内,止水带中段的波浪状结构位于切槽内。止水带两端设计有转角能够增加握裹力和渗径,两端转角能够保证止水带不会在切槽内发生横向的移动从而影响止水效果;中段为波浪状褶皱具有一定变形空间,能有效抵消结构变形时的拉应力,保证土建结构在有限变形下缝面不会被破坏而发生渗漏。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带为紫铜材质。其他材质的止水带或止水材料均可等效替换
此处的紫铜材质的止水带。
[0015]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6]步骤一:在施工缝两侧开设注浆孔,两道注浆孔关于施工缝对称分布且需保证注浆孔深度大于施工缝深度;
[0017]步骤二:根据注浆孔的位置架设绳锯,绳锯的架设需满足绳锯能够通过注浆孔将切割部分送至施工缝的下方,保证所得切槽处于施工缝的下方,为保证切槽的施工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绳锯选用串珠直径为8mm

11mm的混凝土切割绳锯;
[0018]步骤三:运用绳锯在施工缝处开设切槽,开设的切槽宽度需大于止水带宽度便于后期止水带的安装操作,且切槽的深度大于施工缝的深度保证方案的止水效果;
[0019]步骤四:切槽施工完毕后拆除绳锯并对断面进行清理,保证后期止水带安装的稳定性以及避免混凝土粉末泥浆对后续回填注浆效果的影响
[0020]步骤五:将止水带安装于断面内,并固定止水带,在安装止水带时止水带两端头的转角结构位于注浆孔内,止水带中段波浪状结构的延展方向与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状况向适配,该波浪状结构能够适应混凝土结构的轻微变形,减少了止水带因为结构的变形而被破坏的情况;
[0021]步骤六:回填浇筑,对开设的注浆孔和切槽进行回填,采用微膨胀水泥浆料对注浆孔和切槽进行回填,根据水利施工要求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处于5MPa~15MPa之间,上述水泥浆料中还需添加0.5%~1.5%的减水剂,其中微膨胀剂的掺量为6%~10%。
[0022]步骤七:施工缝的防水处理,从施工缝处减少渗漏量增强防渗漏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置止水带结构及施工方案有效的解决了在施工阶段无法处理的缝体止水工作,且施工方案简单施工手段容易实现。
[002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能有效的解决止水带的后置问题;
[0026]2、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及施工方法,止水带两端转角结构可增减握裹力和渗径,中段波浪状褶皱可适应土建结构的轻微变形,保证止水带不会因损坏而失效。
附图说明
[002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止水带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切槽施工示意图。
[0031]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2]1‑
注浆孔,2

切槽,3

止水带,4

绳锯,5

施工缝,6

混凝土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或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及施工方法,施工方案及工作原理如下:在施工前先确定施工缝5的深度,然后在施工缝5两侧对称开设两道深度大于施工缝5深度的注浆孔1;然后在注浆孔1上方架设好绳锯,架设好后绳锯4切割部分能够通过注浆孔1抵达施工缝5下方,本专利技术中绳锯4选用串珠直径为8mm

11mm的混凝土切割绳锯;架设好绳锯4后进行切槽2的施工,开设一条宽度大于止水带3宽度的切槽 2且切槽2的深度大于施工缝5的深度;待切槽2施工完毕后需要对切槽2和注浆孔1内因切割而产生的混凝土块、粉末等杂质进行清理以保证后期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防渗止水目的;待切槽2与注浆孔1清理干净后,开始安装止水带3,安装止水带3时止水带3两端头的转角结构位于注浆孔1内,止水带3中段波浪状结构的延展方向与混凝土结构6的变形状况向适配;止水带3安装固定完毕后开始回填注浆,回填时采用强度等级为C30~C50的水泥与膨胀剂等材料组合而成的微膨胀水泥浆料,在对注浆孔1和切槽2进行回填的同时进一步对止水带进行固定;待回填浆料凝固后用防水材料对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孔(1)、切槽(2)、止水带(3),两道所述注浆孔(1)开设在施工缝(5)两侧,且关于施工缝(5)对称;所述切槽(2)垂直于施工缝(5)开设,且两端分别连接一道注浆孔(1);两道所述注浆孔(1)和切槽(2)连接后在混凝土结构(6)内形成断面;所述止水带(3)安装于断面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1)孔径为120~1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2)深度大于施工缝(5)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3)两端头均设置有转角且中段为波浪状;所述止水带(3)的尺寸与断面的尺寸相适配,止水带(3)两端头的转角安装后位于注浆孔(1)内,止水带(3)中段的波浪状结构位于切槽(2)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成姜国新韩寿红罗茂盛刘双美易蓉彭章雅兰剑陈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