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涉及许多的土建结构都要求具有一定的防渗功能,在建设的过程中因为施工的原因、结构的原因、地质的原因以及其他外力的作用,往往将防渗结构体分成若干的小块体,小块与小块间会形成施工缝、变形缝、结构缝或裂缝,这些缝会形成渗漏通道,让本来就有防渗功能的结构体失去防渗作用。为了阻断施工缝、变形缝、结构缝或裂缝的渗漏通道,必须对这些缝进行处理,即在缝面安装止水带或其他的止水材料。
[0003]施工阶段的缝面可以同时加装止水带解决,但是,一些较为特殊的缝,或后期因外力形成的缝是没法在施工阶段进行的止水操作的,比如纵向增强体间的施工缝;同时有些缝是后期外力形成的,需要及时防渗堵漏;也有些缝是原来的止水带破坏后需要更新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施工阶段无法进行止水操作缝面的止水,后置止水带的准确快速施工,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孔(1)、切槽(2)、止水带(3),两道所述注浆孔(1)开设在施工缝(5)两侧,且关于施工缝(5)对称;所述切槽(2)垂直于施工缝(5)开设,且两端分别连接一道注浆孔(1);两道所述注浆孔(1)和切槽(2)连接后在混凝土结构(6)内形成断面;所述止水带(3)安装于断面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1)孔径为120~1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2)深度大于施工缝(5)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3)两端头均设置有转角且中段为波浪状;所述止水带(3)的尺寸与断面的尺寸相适配,止水带(3)两端头的转角安装后位于注浆孔(1)内,止水带(3)中段的波浪状结构位于切槽(2)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跨缝后装内置止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成,姜国新,韩寿红,罗茂盛,刘双美,易蓉,彭章雅,兰剑,陈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