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超群专利>正文

一种防渗墙与水工结构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69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墙与水工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防渗墙上方的水工结构,所述防渗墙上端固定固定设置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匹配设置,且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填充有密封胶,所述防渗墙上侧壁设置有预铺板,所述预铺板与第一钢板匹配设置,且预铺板上侧固定设置有预制板,所述第二钢板上侧设置有防水材料铺设层,所述防水材料铺设层与与预制板之间填充有砂浆浇筑层,所述预制板与防水材料铺设层末端下端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适应防尘墙与上部水工结构变形所引起的差异,同时又保障了防渗墙与水工结构密封对接的效果,可以承受较大的横向或竖向载荷。横向或竖向载荷。横向或竖向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墙与水工结构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防渗墙与水工结构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防渗墙通常用于砂土、砾石、卵(碎)石等松散透水地基或填筑体内防渗处理。当防渗墙顶部存在水工结构时,为形成封闭的防渗系统,常常简单的将防渗墙顶部直接伸入底板等上部水工结构,形成刚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方面,建由于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建筑物承受横向、竖向载荷较大,防渗墙与上部水工结构在竖向及水平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变形,容易造成二者衔接部位破坏严重,防渗系统失去功效,容易形成渗水通道,造成材料的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渗墙与水工结构的连接结构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刚性连接的方式因为形变差存在易发生破坏从而导致防渗系统失去功效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防渗墙与水工结构的连接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渗墙与水工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防渗墙上方的水工结构,所述防渗墙上端固定固定设置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匹配设置,且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填充有密封胶,所述防渗墙上侧壁设置有预铺板,所述预铺板与第一钢板匹配设置,且预铺板上侧固定设置有预制板,所述第二钢板上侧设置有防水材料铺设层,所述防水材料铺设层与与预制板之间填充有砂浆浇筑层,所述预制板与防水材料铺设层末端下端连接有连接板。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钢板设置成工字型,且第二钢板与设置成与第一钢板匹配的倒C型。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钢板侧壁设置有凹槽,且第二钢板下端设置有与凹槽对应的凸起。
[0008]优选地,所述防水材料铺设层采用沥青材料铺设而成。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板设置成折弯型,且连接板一端与防水材料铺设层相抵,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预制板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设置,以及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设置具有一定弹性的密封胶,可以适应防尘墙与上部水工结构变形所引起的差异,同时又保障了防渗墙与水工结构密封对接的效果,而且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制成强度较大,可以承受较大的横向或竖向载荷,通过砂浆浇筑层、防水材料铺设层和密封胶的配合使用,确保了防渗系统的长期正常使用,施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渗墙与水工结构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3]图中:1防渗墙、2水工结构、3预铺板、4第一钢板、5第二钢板、6密封胶、7防水材料铺设层、8砂浆浇筑层、9预制板、1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5]参照图1

2,一种防渗墙与水工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防渗墙1上方的水工结构2,防渗墙1上端固定固定设置有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第一钢板4与第二钢板5匹配设置,第一钢板4设置成工字型,且第二钢板5与设置成与第一钢板4匹配的倒C型,第一钢板4侧壁设置有凹槽,且第二钢板5下端设置有与凹槽对应的凸起,且第一钢板4与第二钢板5之间填充有密封胶6,通过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的设置,以及在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之间设置具有一定弹性的密封胶6,可以适应防渗墙1与上部水工结构2变形引起的差异,同时又保障了防渗墙1与水工结构2密封对接的效果,而且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制成强度较大,可以承受较大的横向或竖向载荷;
[0016]防渗墙1上侧壁设置有预铺板3,预铺板3与第一钢板4匹配设置,且预铺板3上侧固定设置有预制板9,第二钢板5上侧设置有防水材料铺设层7,防水材料铺设层7采用沥青材料铺设而成,沥青材料性价比高,来源广泛,防水性能较好,降低了本实用的生产使用成本,防水材料铺设层7与与预制板9之间填充有砂浆浇筑层8,通过砂浆浇筑层8、防水材料铺设层7和密封胶6的配合使用,确保了防渗系统的长期正常使用,施工方便快捷,砂浆浇筑层8和防水材料铺设层7抗腐蚀能力强,粘接性腔,加强了防渗墙1与水工结构2的连接稳定性,预制板9与防水材料铺设层7末端下端连接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设置成折弯型,且连接板10一端与防水材料铺设层7相抵,连接板10另一端与预制板9固定连接。
[0017]本技术中,建造防渗墙1时,预留安装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的空间,然后在防渗墙1顶端铺设与第一钢板4相抵的预铺板3,在预铺板3上侧固定浇铸预制板9,将第一钢板4放入防渗墙1上端,然后卡接第二钢板5,在第一钢板4与第二钢板5之间的缝隙填充密封胶6,依次在第二钢板5上铺设防水材料铺设层7,然后浇铸砂浆浇筑层8,直到砂浆浇铸层8填充满预制板9与防水材料铺设层7之间空隙便可。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墙与水工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防渗墙(1)上方的水工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墙(1)上端固定固定设置有第一钢板(4)和第二钢板(5),所述第一钢板(4)与第二钢板(5)匹配设置,且第一钢板(4)与第二钢板(5)之间填充有密封胶(6),所述防渗墙(1)上侧壁设置有预铺板(3),所述预铺板(3)与第一钢板(4)匹配设置,且预铺板(3)上侧固定设置有预制板(9),所述第二钢板(5)上侧设置有防水材料铺设层(7),所述防水材料铺设层(7)与预制板(9)之间填充有砂浆浇筑层(8),所述预制板(9)与防水材料铺设层(7)末端下端连接有连接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超群陈绪勋邹韬
申请(专利权)人:牛超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