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充型复合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充型复合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自首次实现商业化应用以来,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一种绿色能源。众所周知,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碳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优异的循环性能、成熟的制备技术等特点,是锂离子电池中主流应用的负极材料。然而,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5G信息化开始普及以来,在消费电子领域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追求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也要求兼顾更高的快充性能。虽然石墨材料本身具备良好的导电性、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但是因其理论层间距小,在保证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无法满足大电流快充,石墨材料也特别容易析锂,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且存在安全隐患。
[0003]目前市场应用的高能量密度石墨类负极材料,为了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其多具有很高的趋向性,因此进一步限制了其快充性能的发挥。如何在保证一定能量密度的前提下,提升石墨材料的快充性能,首先需要解决高趋向性这一难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充型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石墨骨料和软碳前驱体混合,经第一热处理,得前驱体A;S2、将前驱体A和硬碳前驱体混合,经第二热处理,得前驱体B;S3、将前驱体B经碳化处理,即可;所述第一热处理的升温方式采用程序升温;所述程序升温包括第一恒温段10~40℃、第二恒温段250~400℃和第三恒温段550~700℃;所述第二热处理的的升温方式采用程序升温;所述程序升温包括第一恒温段10~40℃和第二恒温段200~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充型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骨料的Dv10为3.0~7.0μm,Dv90为11.0~18.0μm;较佳地,所述石墨骨料的Dv10为3.5~5.5μm,Dv90为12.0~16.0μm;和/或,所述前驱体A的Dv50为9~15μm;和/或,所述前驱体B的Dv50为9~15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充型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骨料为人造石墨骨料和/或天然石墨骨料,较佳地为人造石墨骨料;较佳地,所述人造石墨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经粉碎处理得到物料A,将所述物料A经整形分级处理得到物料B;将物料B经石墨化处理得到物料C;将所述物料C进行筛分处理;所述人造石墨骨料的原料较佳地为针状焦;所述物料B的Dv10较佳地为3.0~6.0μm,Dv90较佳地为11.0~18.0μm,所述物料B的Dv10更佳地为4.0~5.0μm,Dv90更佳地为13.0~15.0μm;所述石墨化处理的温度较佳地为不小于2600℃,更佳地为不小于29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充型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碳前驱体为沥青;所述沥青的结焦值较佳地为小于等于65,例如50;和/或,所述硬碳前驱体为焦油;所述焦油的结焦值较佳地为小于等于20;所述焦油的密度较佳地为0.9~1.3g/cm3;所述焦油的闪点较佳地为60℃~100℃;所述焦油的灰分较佳地<0.1%;和/或,所述石墨骨料与所述软碳前驱体的质量比为(4~99):1,较佳地为(10~99):1,例如92:8;和/或,所述前驱体A与所述硬碳前驱体的质量比为(4~99):1,较佳地为(10~99):1,例如92:8;和/或,步骤S1和步骤S2在捏合机中进行;较佳地,所述捏合机转速为5~40Hz;较佳地,所述第一热处理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博,孙文婷,吴志红,何坤,张鹏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