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34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属于铝合金锻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坯料下料;S2、坯料锻造加热;S3、加热完成的坯料进行锻造得到环坯;S4、退火;S5、机加工;S6、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铸锭施加合适的塑性变形,改善微观组织、细化晶粒,避免壁厚中部由于应力不均,形成微裂纹,提高工件的合格率。提高工件的合格率。提高工件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锻造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5754铝合金是一种具有中等强度、可焊性、良好耐腐蚀性的典型的5系铝镁合金,一般主要通过轧制板材,及较少的挤压型材的方式,可广泛应用于汽车、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在生产锻件(壁厚B≥400,高度≤300)的投料重量超过1800kg的大型5754铝合金环件时,辗环前工件壁厚与高度之比≥1.5,扩孔及辗环后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
[0003]目前一般壁厚≥600mm坯料在扩孔至壁厚400~480mm过程中,在1/2壁厚位置受力不均,造成晶间位错及原有小裂纹延展,形成线型裂纹。造成锻后工件探伤发现整圈在该位置有密集型点状或者线型缺陷,工件性能也存在分布不均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其优点在于铸锭施加合适的塑性变形,改善微观组织、细化晶粒,避免壁厚中部由于应力不均,形成微裂纹,提高工件的合格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坯料下料;S2、坯料锻造加热;S3、加热完成的坯料进行锻造得到环坯;S4、退火;S5、机加工;S6、检验。
[0007]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坯料以≤300℃入炉,之后以≤70℃/h加热速度升温至425~440℃保温,保温时间为T1。
[0008]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保温时间T1=坯料最大有效截面*1.5

1.8min/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工步:第一工步、改锻;第二工步、镦饼和冲孔;第三工步、马架扩孔;第四工步、辗环。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步具体为:坯料进行Z向镦粗,镦粗变形量为45%,镦粗后的坯料进行Z向拔长,单道次拔长变形量为35~45%,同理进行坯料的X向、Y向镦拔。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步具体为:将镦拔完成的坯料镦粗,之后滚圆,最后冲孔,坯料壁厚高度之比为1.05~1.3。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工步具体为:使用φ380mm芯棒,扩内孔至φ550~φ600,平高度至400~450mm;更换φ550芯棒,扩内孔至φ900~φ1000,平高至350~380mm,继续扩孔至φ1350,旋压高度至300~320mm,平整。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工步具体为:坯料在辗环机上辗环,轴向和径向进给量降低并控制在0.3~0.5mm/s,终轧变形量为10%~16%。
[0014]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退火温度设定在335~355℃,保温时间1.5h~4h。
[0015]进一步的,锻件中Mn+Cr的含量控制在0.30~0.60%,Mg的含量控制在2.6%

3.6%。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由于大直径棒材存在组织不均匀、晶粒粗大、成分偏析的现象,通过三向镦粗和拔长,并且合理控制镦拔锻比和控制单道次变形量,改善微观组织、细化晶粒,为后续的辗环工艺做准备;
[0018]2.减小出坯壁厚B控制在450~550mm,并控制坯料壁厚B和高度H之比为1~1.3。并在后续扩孔过程中,不断通过壁厚及高度方向交替施加变形,避免壁厚中部由于应力不均,形成微裂纹;
[0019]3.开坯后的环批,壁厚与高度之比≥1.5,环机需降低轴向与径向进给量,并不断添加乳化剂。避免端面凹槽及局部过热,导致环件表面屈服性能下降,组织不均等问题。
[0020]4.马扩过程中,壁厚变形量达到5%~10%,立刻进行高度方向的旋压平整,控制B/H的值约为1.05~1.5。在内外径壁厚及尺寸达到预定尺寸后,将剩余高度旋压至预定锻件高度尺寸。通过阶梯递增并且交替施压外圆及高度,实现锻件各个位置发生均匀的塑性变形及组织转变,规避大截面壁厚在扩孔过程中,金属流动不均产生锻造应力裂纹。
[0021]5.合理控制Mg及Mn+Cr含量。Mg在铝合金中以β(Mg2Al3)相形式存在,起到弥散强化的目的。提高Mg的含量,能够提高合金强度,但会降低一定的塑性。适当提高Mn+Cr的含量并内控在0.30~0.60%,能起到阻碍晶粒长大的作用,是铸锭组织致密,保证锻件基体性能、焊接抗热裂纹性及耐腐蚀性。
[0022]6.在335~355℃均热保温1.5h~4h,材料在消除锻造组织的同时,经过回复与再结晶,并留有富余满足而随着温度的升高的情况下,衍生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坯料下料:原料材尺寸为φ770~800mm铸棒,长度为L。控制原材料即锻件中的Mg及Mn+Cr含量。Mg的含量控制在2.6%

3.6%,Mg在铝合金中以β(Mg2Al3)相形式存在,起到弥散强化的目的。提高Mg的含量,能够提高合金强度,但会降低一定的塑性。适当提高Mn+Cr的含量并内控在0.30~0.60%,能起到阻碍晶粒长大的作用,是铸锭组织致密,保证锻件基体性能、焊接抗热裂纹性及耐腐蚀性。
[0027]S2、坯料锻造加热:坯料以≤300℃入炉,之后以≤70℃/h加热速度升温至425~440℃保温,保温时间为T1。其中保温时间T1=坯料最大有效截面*1.5

1.8min/mm。
[0028]S3、加热完成的坯料进行锻造得到环坯。具体包括以下工步:
[0029]第一工步:改锻。具体为坯料Z向镦粗至H1,镦粗变形量(L

H1)/L为45%。之后坯料
Z向拔长至L1,单道次拔长变形量为35~45%。同理进行X向、Y向镦拔。
[0030]第二工步:镦饼和冲孔。具体为坯料最后一次镦粗为轴向至高度H2(H2≈500);滚圆、冲孔。坯料壁厚高度之比为1.05~1.3,并在后续扩孔过程中,不断通过壁厚及高度方向交替施加变形,避免壁厚中部由于应力不均,形成微裂纹。
[0031]第三工步:马架扩孔。使用φ380芯棒,扩内孔至φ550~φ600,平高度至400~450mm;更换φ550芯棒,扩内孔至φ900~φ1000,平高至350~380mm。继续扩孔至φ1350,旋压高度至300~320mm,平整。马扩过程中,壁厚变形量达到5%~10%,立刻进行高度方向的旋压平整,控制B/H的值约为1~1.5。在内外径壁厚及尺寸达到预定尺寸后,将剩余高度旋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坯料下料;S2、坯料锻造加热;S3、加热完成的坯料进行锻造得到环坯;S4、退火;S5、机加工;S6、检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坯料以≤300℃入炉,之后以≤70℃/h加热速度升温至425~440℃保温,保温时间为T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保温时间T1=坯料最大有效截面*1.5

1.8min/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工步:第一工步、改锻;第二工步、镦饼和冲孔;第三工步、马架扩孔;第四工步、辗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锻件合格率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步具体为:坯料进行Z向镦粗,镦粗变形量为45%,镦粗后的坯料进行Z向拔长,单道次拔长变形量为35~45%,同理进行坯料的X向、Y向镦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大壁厚5754铝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振宇张星星许亮刘宁侯博秋秦寅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