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同增强双流体雾化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雾化除尘
,尤其是提供了一种协同增强双流体雾化性能的装置及方法,用于降低大气中粒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含量。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庞大的资源需求和能源消耗给社会发展增添了沉重的环保负担。大量大气颗粒物(PM2.5、PM10、TSP等)的生成与扩散不仅给城市居民增添了诸多的健康和安全风险,而且还造成了从业人员的尘肺病永久伤害,更导致了相关行业因污染超标而限期整改甚至停产关闭,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有研究证实,当雾滴粒径与粉尘颗粒的粒径相近时,两者之间吸附、粘合概率最大,使粉尘沉淀,这就对液体喷雾液滴的粒径要求非常高。而利用气液双流体雾化技术产生超细水雾,能有效地提高细颗粒物湿法去除过程中吸附、粘合、沉降的效率,对提升大气颗粒物的排放控制效果具有重大影响,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
[0003]但目前双流体雾化喷嘴主要应用在脱硫塔、洗涤塔等封闭场合,在如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同增强双流体雾化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多级双流体雾化单元串联而成,每一级双流体雾化单元均至少包括一个液体进料单元、一个气体进料单元和一个分别连接液体进料单元和气体进料单元用于实现混合的气液混合单元,其中,上一级双流体雾化单元中气液混合单元的输出与下一级双流体雾化单元中液体进料单元的输入相连;最后一级双流体雾化单元的输出作为整个装置的输出;所述液体进料单元包括设置在液体进料管道上的加热装置;所述气体进料单元包括设置在气体进料管道上的增压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增强双流体雾化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混合单元为双流体自激振荡雾化喷嘴,所述双流体自激振荡雾化喷嘴包括气体流道、液体流道、呈渐缩状的气液混合腔、仿生射流流道和设置在气液混合腔前端的自激振荡腔;所述气体进料单元通过气体流道与气液混合腔的大口径端相连,所述液体进料单元通过液体流道连接至气液混合腔的侧壁,所述气液混合腔的小口径端连接仿生射流流道,自激振荡腔通过多根连接杆与气液混合腔壁面连接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同增强双流体雾化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射流流道为一渐缩管道,其内壁具有多个仿生减阻环;所述仿生减阻环是由多个圆形凸起组成的环状表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协同增强双流体雾化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仿生减阻环等间距分布,其分布间距为仿生射流流道长度的0.1倍;每个减阻环由多个相同尺寸的半球形凸起周向分布形成,每个半球形凸起半径为所在减阻环直径的0.05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协同增强双流体雾化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仿生射流流道的收缩比为0.4
‑
0.5,仿生射流流道的中心轴线与气液混合腔的中心轴线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同增强双流体雾化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陈超群,李文英,李研彪,张利,许尽欢,戴显永,卢英杰,王泽胜,孙鹏,钟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