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10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修复池,并在修复池中铺设混合基泥;在修复池中完成底泥藻类接种和红线虫接种;向修复池中投入泥鳅,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通过多级食物链的逐级传递作用,高效富集提取土壤、水体或底泥中的污染物,同时基于水生植物和动物的协同修复,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缩短整体修复周期,创造显著的经济环境效益。显著的经济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修复和污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作为世界排名前列的工矿业、农业大国,在仅近十年中由于粗放的工农业发展模式,加上环保观念落后、污染治理能力不足,导致大量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地排入大气、地表水体等环境,并最终迁移进入到土壤或底泥等沉积物中。土壤和底泥作为污染物排放的最终受体,其污染具有累积性、隐蔽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等特点,环境影响可达数十至数百年。
[0003]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污染类型多样、污染途径复杂,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危害严重、控制难度大、治理成本高。现有土壤、水体或底泥的修复技术存在多种弊端:如淋洗技术需要配置大量专门的提取液,对土壤结构损害严重,洗脱液和洗脱后土壤处理难度大;电动修复只适用于范围较小污染场地,且不适用于酸性、有机污染场地,耗电成本高;植物修复利用天然植物提取净化土壤中污染物,但植物生长周期长,修复耗时,根系作用范围有限,对有机污染物提取效果不佳;同时植物修复受季节转化、环境温湿度变化等影响严重,且只有一级生物富集,污染物浓度总体放大效果有限。
[0004]因此开发一种基于多级食物链的组合式生物系统,用于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中污染物的去除减量,对于解决我们现有修复技术不足,实现对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绿色、高效、低成本修复意义重大,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能够通过多级食物链的逐级传递作用,高效富集提取土壤、水体或底泥中的污染物,同时基于水生植物和动物的协同修复,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缩短整体修复周期,创造显著的经济环境效益。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0)设置修复池,并在修复池中铺设混合基泥;
[0009]步骤20)在修复池中完成底泥藻类接种和红线虫接种;
[0010]步骤30)向修复池中投入泥鳅,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10)包括:
[0012]步骤101)设置修复池;
[0013]步骤102)将有机粪肥发酵后,与甘蔗渣、未污染淤泥均匀混合,堆放发酵,制备得到营养基料;
[0014]步骤103)将污染土壤或底泥与所述营养基料均匀混合,制备得到混合基泥;
[0015]步骤104)将所述混合基泥铺入修复池中。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101)中,修复池单池规格为长5~20m、宽2~10m、深50~70cm。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104)中,所述混合基泥的铺设厚度为10~15cm。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20)包括:
[0019]步骤201)将水藻草种芽孢均匀洒在混合基泥表面,完成底泥藻类接种;
[0020]步骤202)向所述混合基泥上引入污染水体或干净水体,直至淹没混合基泥表面30~40cm,并调节修复池的水体温度和酸碱度;
[0021]步骤203)引入水体10天后,将红线虫蚓种以100~500g/m2的密度,均匀洒在修复池的混合基泥表面,完成红线虫接种。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202)中,调节后的修复池的水体温度为18~30℃,酸碱度为6.5~7.5。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30)包括:
[0024]步骤301)红线虫接种15天后,向修复池中均匀投放泥鳅,泥鳅规格为3~5cm/只,投放密度为100~500g/m2;
[0025]步骤302)投放泥鳅后,随机抽样检测泥鳅体内污染物含量;
[0026]步骤303)当抽样结果表明泥鳅体内污染物含量超出阀值时,则一次性捕捞修复池中的泥鳅,并将污染物高度富集的泥鳅经过脱水炭化后无害化处置;每次捕捞泥鳅后,对混合基泥进行翻耕,同时撒入漂白粉消毒,并在消毒完成后,返回步骤20),直至抽样检测混合基泥和水体中污染物浓度低于预期目标,完成修复。
[0027]优选的,所述步骤302)中,投放泥鳅后,每隔15天随机抽样检测泥鳅体内污染物含量,抽样密度不小于1只/m2,每池不少于3只;
[0028]所述步骤303)中,投放泥鳅后,每隔30~60天抽样检测混合基泥和水体中污染物浓度。
[0029]优选的,所述底泥藻类包括黑藻、狐尾藻和小茨藻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有机粪肥包括鸡粪、牛粪和猪粪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未污染淤泥为鱼塘淤泥、稻田肥泥和河道淤泥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修复池,并在修复池中铺设混合基泥;在修复池中完成底泥藻类接种和红线虫接种;向修复池中投入泥鳅,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通过多级食物链的逐级传递作用,高效富集提取土壤、水体或底泥中的污染物,同时基于水生植物和动物的协同修复,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缩短整体修复周期,创造显著的经济环境效益。通过“基泥

水藻

红线虫

泥鳅”的生态食物链,实现对污染土壤或底泥中污染物的放大富集效应,避免了淋洗、氧化还原等修复技术对土壤或底泥的损害,且不产生次生污染物,生态环境友好。同时,采用的食物链,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陆地植物修复技术对污染物浓度放大水平有限的弊端。除水藻外,红线虫和泥鳅也均能通过吞食泥沙直接从底泥和水体环境中摄取污染物,能够提取传统陆生植物无法去除的污染物,缩短修复周期。同时,修复池中环境可视为一种小型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营养物质循环,通过生态系统循环,修复池基本能自我维持,使得本专利技术修复方法维护简便、后期投入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采用方法步骤简便、可
操作性高、技术难度低、实施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因此具备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书中提出。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复合污染,是指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并共同对大气、水质、土壤、海洋、生物和人体产生综合性的污染现象。
[0033]试验对象:
[0034]受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均采集自句容某生物化工企业搬迁场地,其中土壤中污染物为As 574.35mg/kg、Pb 2265.22mg/kg、滴滴涕81.17mg/kg;底泥中污染物为As 980.48mg/kg、Pb 1876.20mg/kg、滴滴涕40.11mg/kg;污染水体中污染物Pb 18.30m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设置修复池,并在修复池中铺设混合基泥;步骤20)在修复池中完成底泥藻类接种和红线虫接种;步骤30)向修复池中投入泥鳅,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包括:步骤101)设置修复池;步骤102)将有机粪肥发酵后,与甘蔗渣、未污染淤泥均匀混合,堆放发酵,制备得到营养基料;步骤103)将污染土壤或底泥与所述营养基料均匀混合,制备得到混合基泥;步骤104)将所述混合基泥铺入修复池中。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1)中,修复池单池规格为长5~20m、宽2~10m、深50~70cm。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4)中,所述混合基泥的铺设厚度为10~15cm。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水生生物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水体或底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包括:步骤201)将水藻草种芽孢均匀洒在混合基泥表面,完成底泥藻类接种;步骤202)向所述混合基泥上引入污染水体或干净水体,直至淹没混合基泥表面30~40cm,并调节修复池的水体温度和酸碱度;步骤203)引入水体10天后,将红线虫蚓种以100~500g/m2的密度,均匀洒在修复池的混合基泥表面,完成红线虫接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夏威夷曲常胜朱迟邱成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