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吸收型天线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的
,特别涉及一种超薄吸收型天线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雷达隐身技术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雷达系统工作时会产生强散射暴露目标,针对这一问题,隐身天线罩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传统天线罩一般使用带通频率选择表面,使得带内即天线的工作频带电磁波透过、带外电磁波散射到其他方向。现今,为了缩减雷达散射截面和减小目标被发现的概率,一些含有透波窗口可吸收带外电磁波的天线罩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从而实现天线罩的隐身功能。但由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工作特性,存在剖面大、无法独立控制吸收频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吸收型天线罩,天线罩剖面低,具有超薄效果,可独立控制吸收频段,实现带内透过双频段带外吸收,可应用于雷达系统,实现隐身天线罩的功能。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超薄吸收型天线罩,包括:
[0004]吸收单元,所述吸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吸收型天线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单元(100),所述吸收单元(100)包括介质基板(130)、贴附于所述介质基板(130)一侧面上的上层金属层(110)及贴附于所述介质基板(130)另一侧面上的下层金属层(120);所述上层金属层(110)包括第一金属组件(160),所述下层金属层(120)包括第二金属组件(180),所述第一金属组件(160)通过金属化过孔(140)与第二金属组件(180)相连接,且第一金属组件(160)与第二金属组件(180)组成第一平面螺旋结构(150);所述第一金属组件(160)通过旋转得到第三金属组件(170),所述第三金属组件(170)结构与第一金属组件(160)结构相同且大小不同;所述第二金属组件(180)通过旋转得到第四金属组件(190),所述第四金属组件(190)结构与第二金属组件(160)结构相同且大小不同,所述第三金属组件(170)与第四金属组件(190)构成第二平面螺旋结构(1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收型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组件(160)包括两端固接有金属环的第一金属条(111)、一端固接有金属环的第二金属条(112)及两端固接有金属环且中间端加载有集总电阻(114)与焊台(115)的第三金属条(1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收型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组件(180)包括两个两端固接有金属环的第四金属条(121)及一端固接有金属环的第五金属条(12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收型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结构(150)与第二平面螺旋结构(151)工作于不同的带外吸收频率,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结构(150)工作于第一吸收频率f1,第二平面螺旋结构(151)工作于第二吸收频率f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收型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单元(100)包括第一组平面螺旋结构与第二组平面螺旋结构,所述第一组平面螺旋结构通过不同排列方式的第一金属组件(160)与第三金属组件(170)构成,所述第二组平面螺旋结构通过不同排列方式的第二金属组件(180)与第四金属组件(190)构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薄吸收型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平面螺旋结构包括金属图案组合(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70、171、172、173、174、175、176、177),所述第二组平面螺旋结构包括金属图案组合(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90、191、192、193、194、195、196、197),所述金属图案组合(160、161、162、163)位于同一对角线,第一金属组件(160)与金属图案组合(161)镜像对称且间隔设置,所述金属图案组合(162)、金属图案组合(163)由第一金属组件(160)、金属图案组合(161)绕正方形吸收单元中心点旋转180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