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行外设接口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866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工作模式串行外设接口的实现方法,通过SPI配置参数设定SPI的工作模式,然后根据各种工作模式下同步串行数据帧相关的所有可编程参数进行数据收发,同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双工同步串行传输。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SPI接口的工作方式以及串行数据帧相关的所有参数都可以通过软件配置,因此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实现的SPI接口能支持目前所有的带SPI接口的外设。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SPI扩展功能,如设备使能信号可配置成为帧同步信号,使之支持其它常用的同步串行外设接口,扩大了SPI接口的应用范围,降低了片上系统的设计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串行通讯技术,更确切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串行外设接口主要用来完成并行总线接口到外部串行接口之间的数据转换。尤其适用于对外设、器件的配置与控制,因为这类应用一般要求的传输速率不高、数据量不大。而且由于SPI接口逻辑简单、接口管脚少、编程应用方便,因此多数外设/器件也都支持SPI串行接口。一般来说,SPI采用一种主-从式结构的同步串行通讯方式,1个主设备可带1个或者多个从设备。并行总线接口端总线随并行总线类型而异,而串行接口端的信号主要有4个信号串行数据信号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串行数据信号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位时钟信号;从设备使能信号。SPI串行数据传输由主设备的位时钟和从设备使能信号控制。从设备使能信号是一个可选的低电平有效的信号,用于使能从设备的串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在只有一个从设备时,从设备上的从设备使能信号可以直接接地,即不要专用的从设备使能信号。此时,位时钟信号控制主/从设备之间的串行通信,即主设备只在数据收发时产生位时钟信号。现有的SPI接口只能以半双工方式工作,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双工。图1所示的一种嵌入式微计算机的SPI接口是相对比较接近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行外设接口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CPU配置串行外设接口的配置参数,使能本设备串行外设接口;(2)串行外设接口根据其配置参数确定多种工作模式中的一种为当前模式;(3)在确定的当前工作模式下, 根据串行外设接口配置参数进行数据收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行外设接口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CPU配置串行外设接口的配置参数,使能本设备串行外设接口;(2)串行外设接口根据其配置参数确定多种工作模式中的一种为当前模式;(3)在确定的当前工作模式下,根据串行外设接口配置参数进行数据收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串行外设接口配置包括以下参数串行外设接口的工作模式、位时钟状态、主/从模式、读写指示、有效数据宽度、采样边沿、比特流顺序、时钟分频系数、外设选择、一次性读写总数、命令字数、帧连续、等待周期、等待中的时钟状态、DMA传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中的位时钟状态指没有数据收发时的位时钟信号,包括没有数据收发时,位时钟信号始终存在的第一状态;没有数据收发时,位时钟信号为高电平的第二状态;以及没有数据收发时,位时钟信号为低电平的第三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串行外设接口的工作模式包括主/从模式下,片选引脚输出作为从设备使能信号的第一模式;主/从模式下,片选引脚输出作为帧同步信号的第二模式;主/主模式下,片选引脚输出作为设备使能信号的第三模式以及主/主模式下,片选引脚输出作为帧同步信号的第四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串行外设接口处于主设备工作方式时的数据收发按以下步骤进行(P1a)当主设备发送缓冲区非空时,使能从设备,对读/写指示位进行判断;(P1b)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华吴奇祥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