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00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温槽技术领域,公开了超低温槽,包括箱体、槽体、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之间连接有中间换热机构,中间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管路和热交换体,换热管路穿过热交换体设置,热交换体包括若干散热片;换热管路包括若干散热管和若干折弯管,各个散热管均沿散热片的分布方向贯穿各个散热片设置,各个散热管之间通过各个折弯管依次首尾相接以形成一条连通的管路。本方案通过双级压缩制冷装置的设置使得制冷温度进一步降低,优化了该超低温槽的制冷效果,中间换热机构的设置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又可使压缩机的耗功减少,可靠性、经济性均有所提高。经济性均有所提高。经济性均有所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低温槽


[0001]本技术涉及低温槽
,具体涉及超低温槽。

技术介绍

[0002]低温恒温水槽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电子仪表、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医药卫生、生命科学、轻工食品、物性测试及化学分析等领域,为用户工作时提供一个热冷受控,温度均匀恒定的场源,对试验样品或生产的产品进行恒定温度试验或测试,也可作为直接加热或制冷和辅助加热或制冷的热源或冷源。
[0003]压缩机作为低温恒温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决定了低温槽最低能达到的温度,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需要用到双级压缩制冷装置,双级压缩制冷是指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多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超低温槽,其具有在两个压缩机之间设置的中间换热机构具有良好的热交换性能的优点。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超低温槽,包括箱体、槽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双级压缩制冷装置,所述双级压缩制冷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与所述第二压缩机之间连接有中间换热机构,所述中间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管路和热交换体,所述换热管路穿过所述热交换体设置,所述换热管路通过所述热交换体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体包括若干散热片,若干所述散热片沿垂直所述散热片端面的方向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相邻所述散热片之间正对设置;
[0006]所述换热管路包括若干散热管和若干用于连通各个所述散热管的折弯管,各个所述散热管均沿所述散热片的分布方向贯穿各个所述散热片设置,各个所述散热管之间通过各个所述折弯管依次首尾相接以形成一条连通的管路;所述中间换热机构还包括两根连接管,两根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散热管与所述折弯管形成的管路的两端连接,两根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连通。
[0007]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散热管与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套筒,所述套筒以所述散热片为对称面在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对称设置,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散热管上且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与所述散热管的外侧壁处处抵接。
[0008]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散热管为蜂窝管,所述散热管由铜制成。
[0009]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竖直设置且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箱体的顶壁和底壁设置,所述换热管路和所述热交换体均位于所述散热通道中,两根所述连接管贯穿所述散热通道的侧壁与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外的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
[0010]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散热通道的下端还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
沿所述散热通道竖直向上输送气流,所述散热风扇的下端还设置有过滤网。
[0011]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向所述散热通道上端的开口处倾斜以使所述散热通道上端的开口处于所述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中。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方案通过双级压缩制冷装置的设置使得制冷温度进一步降低,优化了该超低温槽的制冷效果,中间换热机构的设置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又可使压缩机的耗功减少,可靠性、经济性均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超低温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箱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散热片的正视图图。
[0017]附图中:1、箱体;3、双级压缩制冷装置;4、第一压缩机;5、第二压缩机;6、中间换热机构;7、换热管路;8、热交换体;9、散热片;10、散热管; 11、折弯管;12、连接管;13、套筒;14、散热通道;15、散热风扇;16、过滤网;1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超低温槽,包括箱体1、槽体和设置在箱体1内的双级压缩制冷装置3,双级压缩制冷装置3包括第一压缩机4和第二压缩机5,第一压缩机4与第二压缩机5之间连接有中间换热机构6,中间换热机构6包括换热管路7和热交换体8,换热管路7穿过热交换体8设置,换热管路7通过热交换体8进行热交换;热交换体8包括若干散热片9,若干散热片9沿垂直散热片9端面的方向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相邻散热片9之间正对设置;换热管路7包括若干散热管10和若干用于连通各个散热管10的折弯管11,各个散热管10均沿散热片9的分布方向贯穿各个散热片9 设置,各个散热管10之间通过各个折弯管11依次首尾相接以形成一条连通的管路;中间换热机构6还包括两根连
接管12,两根连接管12的一端分别与散热管10与折弯管11形成的管路的两端连接,两根连接管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压缩机4和第二压缩机5连通。本方案通过双级压缩制冷装置3和制冷剂对槽体进行制冷,制冷剂先进入第一压缩机4,经过第一压缩机4的压缩然后通过中间换热机构6与外部进行热交换实现冷却,然后再进入第二压缩机5,第二压缩机5将制冷剂压缩到冷凝压力排入冷凝器中。这样,可使各级压力比适中,由于经过中间换热机构6的换热冷却,又可使压缩机的耗功减少,可靠性、经济性均有所提高。若干散热管10贯穿热交换体8的设置增大了换热管路7与热交换体8的接触面积,优化了散热结构,提高了中间换热机构6的热交换效率。
[0022]散热管10与散热片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套筒13,套筒13以散热片9为对称面在散热片9的两端对称设置,套筒13套设在散热管10上且套筒13 的内侧壁与散热管10的外侧壁处处抵接。散热管10为蜂窝管,散热管10由铜制成。套筒13的筒壁可以设置在1mm

3mm之间,套筒13的材料可以为铝或铜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同时还可以在套筒13的侧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低温槽,包括箱体(1)、槽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双级压缩制冷装置(3),所述双级压缩制冷装置(3)包括第一压缩机(4)和第二压缩机(5),所述第一压缩机(4)与所述第二压缩机(5)之间连接有中间换热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换热机构(6)包括换热管路(7)和热交换体(8),所述换热管路(7)穿过所述热交换体(8)设置,所述换热管路(7)通过所述热交换体(8)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体(8)包括若干散热片(9),若干所述散热片(9)沿垂直所述散热片(9)端面的方向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相邻所述散热片(9)之间正对设置;所述换热管路(7)包括若干散热管(10)和若干用于连通各个所述散热管(10)的折弯管(11),各个所述散热管(10)均沿所述散热片(9)的分布方向贯穿各个所述散热片(9)设置,各个所述散热管(10)之间通过各个所述折弯管(11)依次首尾相接以形成一条连通的管路;所述中间换热机构(6)还包括两根连接管(12),两根所述连接管(1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散热管(10)与所述折弯管(11)形成的管路的两端连接,两根所述连接管(1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缩机(4)和第二压缩机(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0)与所述散热片(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保恒恒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