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76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包括穿刺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贴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贴的上表面,所述穿刺装置与连接座连接,所述固定贴下表面形成有粘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的对穿刺装置进行固定,保证穿刺装置与ommaya囊的连接可靠性,减少患者感染风险。少患者感染风险。少患者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具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

技术介绍

[0002]Ommaya囊为埋在头皮下的储液囊,Ommaya囊有一端连接穿刺管,穿刺管在术中经皮层穿刺置入侧脑室和囊腔,储液囊可以承受多次穿刺。由于Ommaya囊不像脑室外引流管一样与外界相通,可以大大减少颅内感染的机会,因此Ommaya囊是一种目前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手术耗材,可以用于急性脑积水脑脊液循环临时性引流、脑室出血引流、脑室肿瘤术后脑室或术后残腔的引流,甚至恶性肿瘤术后局部灌注化疗。
[0003]对于一次性的抽取脑脊液或注药,临床上使用注射器或输液用头皮针即可完成,但是对于需要持续性脑脊液外引流的患者,若使用输液用头皮针则不易固定,容易脱落,反复穿刺易增加感染风险。为此临床医生根据头皮厚度、ommaya囊的厚度将输液用头皮针的针头手工弯曲成直角形的穿刺弯针100,如图1所示,但是这样仍然存在固定效果不好,容易移位和脱出。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其具有方便将针头固定在患者头皮上的特点,保证穿刺引流效果。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其中,包括穿刺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贴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贴的上表面,所述穿刺装置与连接座连接,所述固定贴下表面形成有粘接部。
[0008]进一步,所述穿刺装置一体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
[0009]进一步,所述穿刺装置包括针翼和连接针翼上的针头;所述针翼连接在所述固定装置上。
[0010]进一步,所述针头为L形针头。
[0011]进一步,所述连接座上连接有第一活动扣板和第二活动扣板,所述连接座上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枢接座和第二枢接座;所述第一活动扣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枢接座上,所述第二活动扣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枢接座上;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活动扣板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柱卡接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活动扣板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固定柱卡接第二固定槽;所述穿刺装置的针翼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活动扣板和第二活动扣板自上而下抵顶在所述针翼上;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上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上端卡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为上下贯通的通槽。
[0013]进一步,所述连接座内形成有上端开口的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下端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活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穿过所述滑槽的开口。
[0014]进一步,所述活动座中部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包括卡接头和连接柱,所述卡接头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活动座连接,所述卡接头的下端抵顶在所述连接座上表面。
[0015]进一步,所述连接座、第一枢接座、第一活动扣板、第二枢接座和第二活动扣板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枢接座与所述第一活动扣板之间和所述第二枢接座与所述第二活动扣板之间均形成有易折连接部。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动扣板与所述第二活动扣板的远离所述穿刺装置的一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第一枢接座之间形成有第一握持空间;所述第二握持部与所述第二枢接座之间形成有第二握持空间。
[001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一、所述穿刺装置连接在固定装置上,所述固定贴下面还设置有易撕保护纸,使用者可方便快速地揭开易撕保护纸并通过所述粘接部将所述固定贴粘接在患者的头皮上,如此实现穿刺装置的固定,避免因为穿刺装置脱落而需要反复穿刺,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0019]二、所述穿刺装置一体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在进行穿刺工作的时候方便使用者直接使用而不必再进行穿刺装置与固定装置的连接,提高了穿刺装置穿刺后的稳定性和穿刺工作的效率。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方便的对穿刺装置进行固定,保证穿刺装置与ommaya囊的连接可靠性,减少患者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的直角形的穿刺弯针的使用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一体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可拆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可拆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可拆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穿刺弯针100;
[0029]穿刺装置1;针翼11;针头12;
[0030]固定装置2;固定贴21;易撕保护纸211;连接座22;第一枢接座221;第二枢接座222;第一固定柱223;第二固定柱224;滑槽225;第一活动扣板23;第一固定槽231;第二活动扣板24;第二固定槽241;易折连接部25;第一握持部26;第一握持空间261;第二握持部27;第二握持空间271;
[0031]活动座3;卡接块31;卡接头311;连接柱312。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3]如图1至图6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包括穿刺装置1和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贴21和连接座22,所述连接座22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贴21的上表面,所述穿刺装置1与连接座22连接,所述固定贴21下表面形成有粘接部。
[0034]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通过设置所述穿刺装置1和固定装置2,使得所述穿刺装置1连接在固定装置2上,所述固定贴21下面还设置有易撕保护纸211,使用者可方便快速地揭开易撕保护纸211并通过所述粘接部将所述固定贴21粘接在患者的头皮上,如此实现穿刺装置1的固定,避免因为穿刺装置1脱落而需要反复穿刺,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0035]优选地,所述穿刺装置1一体连接在所述连接座22上,这样,在进行穿刺工作的时候方便使用者直接使用而不必再进行穿刺装置1与固定装置2的连接,提高了穿刺装置1穿刺后的稳定性和穿刺工作的效率。
[0036]优选地,所述穿刺装置1包括针翼11和连接针翼11上的针头12;所述针翼11连接在所述固定装置2上,更进一步,所述针头12为L形针头,L形针头形成的弯折结构可以让穿刺装置进入患者头皮后更好地保持固定。
[0037]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贴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贴的上表面,所述穿刺装置与连接座连接,所述固定贴下表面形成有粘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装置一体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装置包括针翼和连接针翼上的针头;所述针翼连接在所述固定装置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为L形针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定效果佳的颅内ommaya囊穿刺引流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连接有第一活动扣板和第二活动扣板,所述连接座上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枢接座和第二枢接座;所述第一活动扣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枢接座上,所述第二活动扣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枢接座上;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活动扣板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柱卡接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活动扣板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固定柱卡接第二固定槽;所述穿刺装置的针翼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活动扣板和第二活动扣板自上而下抵顶在所述针翼上;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上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美芳丰伟林瑞端陈芳陈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