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76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涉及储氢技术领域;储氢瓶组包括:固定底座、储氢瓶和两块固定侧板;固定底座的顶部平行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半圆形凹槽;固定底座为中空结构;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固定底座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固定底座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螺杆;储氢瓶设置在第一半圆形凹槽内;两块固定侧板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和与第一半圆形凹槽配合使用的半圆形卡口;两块固定侧板通过通孔套设在限位螺杆上,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固定侧板与固定底座配合,将储氢瓶固定在第一半圆形凹槽和半圆形卡口内,能够直接对储氢瓶内的氢气进行降温。直接对储氢瓶内的氢气进行降温。直接对储氢瓶内的氢气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氢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

技术介绍

[0002]储氢瓶组是氢燃料电池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氢气储存。在氢燃料电池车储氢瓶组的氢气加注过程中,车载储氢瓶内的氢气在充装过程中会引起瓶内温度上升,导致在同样的加注压力下,储氢瓶内的氢气密度下降,影响车载储氢瓶组中氢气的充装率。
[0003]现有技术通常直接在储氢瓶外包裹设置换热夹套和/或环绕设置冷却管道,通过向换热夹套和/或冷却管道内通入冷却介质,实现对储氢瓶的降温。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1314402.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冷却系统的储气罐,通过在储氢瓶的外部设置夹套,同时在夹套内环绕设置有冷却管道,并在夹套的底部设置支撑腿用以固定支撑储氢瓶;如果将上述方案用作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以解决氢气充装率的问题,又会导致以下问题:(1)由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属于高压容器,需要经常拆卸进行检修,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储氢瓶安装在夹套内并被冷却管道缠绕,拆装极不方便;(2)由于氢燃料电池车的零部件集成度较高,很难预留出专门的安装空间分别设置换热结构和固定结构,如果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用作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将会占用氢燃料电池车大量的安装空间;(3)由于氢燃料电池车中的储氢瓶会随着车体进行高速运动,而非单纯静止固定,需要将氢燃料电池车中的储氢瓶组固定牢固;如果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腿用于氢燃料电池车中储氢瓶组的固定结构,容易因氢燃料电池车中的储氢瓶组固定不牢固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储氢瓶组在加氢过程中,因储氢瓶内温度上升而导致氢气充装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能够将储氢瓶固定牢固的同时,实现对储氢瓶的降温,且易于拆卸检修、节约安装空间。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包括:固定底座、储氢瓶和两块固定侧板;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平行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固定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沿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用于与氢燃料电池系统中中冷器的循环水出口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用于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中电堆的循环水入口连通;所述固定底座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螺杆;所述储氢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内;两块所述固定侧板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和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配合使用的半圆
形卡口;两块所述固定侧板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限位螺杆上;所述限位螺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侧板的螺母;两块所述固定侧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两端;所述固定侧板与所述固定底座配合,将所述储氢瓶固定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和所述半圆形卡口内。
[0006]为了避免所述储氢瓶内的温度在氢气的加注过程中上升,现有技术通常通过提前对待加注的氢气进行预冷,同时限制氢气的加注速度来抑制所述储氢瓶内温度的上升;该方案是间接的降温措施,降温效果较差,且加注速度的限制会延长氢气的加注时间;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想到直接对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进行降温,但是在技术方案的具体设计过程遇到如下技术难题:直接对所述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进行降温,需要设置冷却系统,会占用所述氢燃料电池车的使用空间;另外,为了保证所述氢燃料电池车的安全性能,所述储氢瓶通常采用固定底座进行固定,很难预留安装空间安装所述冷却系统;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难题,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创造性的将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成中空结构,以所述中空结构作为换热器,并通过所述固定侧板与所述固定底座配合将所述储氢瓶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在实现固定所述储氢瓶的同时,能够对所述储氢瓶进行直接降温;另外,为了增加所述固定底座的牢固性,防止所述固定底座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到所述储氢瓶的挤压而产生变形,在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若干个所述折流板,起到加强作用的同时,可以延长冷却介质在所述固定底座内部的停留时间,使得换热更加充分;使用时,将所述冷却介质入口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中的中冷器的循环水出口连通,将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中的电堆的循环水入口连通;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中的循环水经过所述中冷器降温后先经过所述固定底座的内腔,再流入所述电堆内,然后循环;所述储氢瓶在所述氢燃料电池车运行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低温度状态,在加注氢气时,能够直接对所述储氢瓶内的氢气进行降温,从而避免因所述储氢瓶内温度上升而导致氢气充装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7]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可拆卸地设置在两块所述固定侧板之间。
[0008]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配合使用的第二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的内侧壁与所述储氢瓶的外侧壁抵接。
[0009]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磁铁;所述固定底座的材质为铁;所述保温层通过所述磁铁吸附在所述固定底座上。
[0010]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磁铁与所述保温层通过胶水固定。
[0011]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两根限位螺杆;相应地,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通孔。
[001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包括:固定底座、储氢瓶和两块固定侧板;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平行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固定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沿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用于与氢燃料电池系统中中冷器的循环水出口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用于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中电堆的循环水入口连通;所述固定底座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螺杆;所述储氢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内;两块所述固定侧板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和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凹
槽配合使用的半圆形卡口;两块所述固定侧板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限位螺杆上;所述限位螺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侧板的螺母;两块所述固定侧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两端;所述固定侧板与所述固定底座配合,将所述储氢瓶固定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和所述半圆形卡口内;以所述氢燃料电池车中已有的冷却循环水作为所述储氢瓶的冷却介质,同时将所述固定底座用作换热器,无需额外增加冷却系统,节约所述氢燃料电池车的使用空间,使氢燃料电池车中的储氢瓶固定牢固且拆装方便,能够直接对所述储氢瓶内的氢气进行降温,有效地避免因所述储氢瓶内温度上升而导致的氢气充装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某一实施例中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中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瓶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储氢瓶和两块固定侧板;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平行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固定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沿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用于与氢燃料电池系统中中冷器的循环水出口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用于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中电堆的循环水入口连通;所述固定底座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螺杆;所述储氢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内;两块所述固定侧板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和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配合使用的半圆形卡口;两块所述固定侧板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限位螺杆上;所述限位螺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侧板的螺母;两块所述固定侧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两端;所述固定侧板与所述固定底座配合,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沛军宣锋姜方伍远安曹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