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松茸母种的驯化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7699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松茸母种的驯化繁育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所述驯化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煮熟的小麦粒与玉米粒或小麦粒与玉米粉混匀后装入接种瓶,制成母种培养基备用。接着采集野生松茸菌塘内的菌丝,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接种箱中打开母种瓶盖,取出接种棒,将松茸菌丝体接种入母种瓶取出的接种棒孔中,培养得野生松茸母种。所述驯化繁育方法缩短了从子实体到母种的培育流程,减少了多步骤时可能引入的各种污染。直接利用菌塘内已成规模的强势菌群进行扩繁,从源头上抑制了杂菌的生长,大大缩短了培养时间。所述驯化繁育方法实现了野生松茸母种的快速驯化,所得母种活性好,生长快,有利于这一珍稀野生菌资源的优质稳产。的优质稳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生松茸母种的驯化繁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野生松茸母种的驯化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松茸是珍贵的野生食用菌,不但口感鲜美,具有独特的松茸香,还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例如β

葡聚糖等,能够激活免疫系统,并诱导产生能识别和攻击破坏突变体的巨噬细胞,形成抗肿瘤效果,从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野生的松茸通常生长在松树的纯林或混交林中,喜好腐殖质相对少、层深厚的湿润土壤,但在野生状态下菌丝的生长非常缓慢。松茸菌丝的大量快速培养是人工促繁和代谢产物利用的基础。目前,松茸菌母种的培育需经过以下阶段:首先采集野生松茸,对采到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培养,得到试管种(即菌丝),试管种通过分裂扩繁形成原种,将原种转接在母种培养基中,扩繁得到母种。期间需要经过数级分离与扩繁,每一阶段对培养基的功能需求皆有差异,需分别进行培养基筛选与优化,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成本,并且感染杂菌的风险大大提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耗时短、稳定可靠的野生松茸母种的驯化繁育方法,以期实现松茸的高质稳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基于松茸具有的排它性,即在松茸生长的菌塘里不会生长其它野生菌的原理,对其进行有目的利用。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松茸母种的驯化繁育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野生松茸母种的驯化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煮熟的小麦粒与玉米粒或小麦粒与玉米粉按照重量比3/>‑
5:1混匀后装入接种瓶,插入接种棒一起在121℃的温度、0.25MPa的压力下灭菌20分钟,待压力降到零,取出放置冷却,并将其放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接种箱里用紫外灯消毒30分钟,作为母种培养基备用;B、接着采集野生松茸菌塘内的菌丝,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接种箱中打开母种瓶盖,取出接种棒,将松茸菌丝体接种入母种瓶取出的接种棒孔中,盖上瓶盖,放置于20

28℃培养5

20天,使菌丝长满全瓶为准,即得野生松茸母种。
[000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体现在:首先,所述驯化繁育方法省去了从子实体培养形成试管种和从试管种扩繁得到母种的步骤,缩短了从子实体到母种的培育流程,节约了时间,减少了多步骤时可能引入的各种污染。其次,采用一步接种法,直接利用菌塘内已成规模的强势菌群进行扩繁,松茸子实体和菌丝代谢产物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本身即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功能,从源头上抑制了杂菌的生长,杜绝了污染。通过采用一步接种法,实现了野生松茸母种的快速驯化,所得母种活性好,生长快,有利于这一珍稀野生菌资源的优质稳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野生松茸母种的驯化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煮熟的小麦粒与玉米粒或小麦粒与玉米粉按照重量比3

5:1混匀后装入接种瓶,插入接种棒一起在121℃的温度、0.25MPa的压力下灭菌20分钟,待压力降到零,取出放置冷却,并将其放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接种箱里用紫外灯消毒30分钟,作为母种培养基备用;B、接着采集野生松茸菌塘内的菌丝,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接种箱中打开母种瓶盖,取出接种棒,将松茸菌丝体接种入母种瓶取出的接种棒孔中,盖上瓶盖,放置于20

28℃培养5

20天,使菌丝长满全瓶为准,即得野生松茸母种。
[0009]所述煮熟的小麦粒与玉米粒或小麦粒与玉米粉的重量比优选为4:1。
[0010]所述灭菌为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法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法中的任一种。
[0011]所述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法是将装有培养基的接种瓶和接种工具一起,于120

122℃,0.25MPa灭菌20

30min。
[0012]所述接种时培养基的温度为22

28℃,优选25℃。
[0013]所述菌丝体接种入母种瓶取出的接种棒孔中,以装满孔使菌丝封严瓶口为准。
[0014]所述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2

25℃。所述培养的时间优选为6

15天。
[0015]实施例1A、将熟玉米粒装入接种瓶,在121℃和0.25MPa压力下,将装有培养基的接种瓶和接种棒一起灭菌20min,冷却后得母种培养基备用;B、将野生松茸菌塘内的菌丝采集,接种于冷却到25℃的培养基上,按照菌丝体接种入取出接种棒的孔中使其装满孔,于20

28℃扩繁9天,得野生松茸母种,共试接种25瓶,到第9天长满瓶16瓶,至第15天又有6瓶长满,至20天又有2瓶长满,有1瓶感染杂菌。
[0016]实施例2A、将熟小麦粒装入接种瓶,在121℃和0.25MPa压力下,将装有培养基的接种瓶和接种棒一起灭菌20min,冷却后得母种培养基备用;B、将野生松茸菌塘内的菌丝采集,接种于冷却到25℃的培养基上,按照菌丝体接种入取出接种棒的孔中使其装满孔,于20

28℃扩繁9天,得野生松茸母种,共试接种20瓶,到第9天长满瓶11瓶,至第15天又有3瓶长满,至20天又有4瓶长满,有2瓶感染杂菌。
[0017]实施例3A、将熟小麦粒与玉米粉按照重量比4:1混匀后装入接种瓶,在121℃和0.25MPa压力下,将装有培养基的接种瓶和接种棒一起灭菌20min,冷却后得母种培养基备用;B、将野生松茸菌塘内的菌丝采集,照菌丝体接种入取出接种棒的孔中使其装满孔,于25℃扩繁9天,得野生松茸母种,共试接种20瓶,到第9天长满瓶10瓶,至第15天又有5瓶长满,至20天又有1瓶长满,有4瓶感染杂菌。
[0018]实施例1、2、3共试接种65瓶,接种后第2天,所有试样均开始萌发;接种后第9天,总计长满瓶37瓶;接种后第20天,总计长满瓶58瓶;总计7瓶被杂菌污染。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野生松茸母种的驯化繁育方法,在接种后第20天,野生松茸母种培育
成活率达89.2%,杂菌污染率为10.8%。培育时间短、效率高、污染率低,所述驯化繁育方法实现了野生松茸母种的快速驯化,所得母种活性好,生长快,有利于这一珍稀野生菌资源的优质稳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松茸母种的驯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煮熟的小麦粒与玉米粒或小麦粒与玉米粉按照重量比3

5:1混匀后装入接种瓶,插入接种棒一起在121℃的温度、0.25MPa的压力下灭菌20分钟,待压力降到零,取出放置冷却,并将其放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接种箱里用紫外灯消毒30分钟,作为母种培养基备用;B、接着采集野生松茸菌塘内的菌丝,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接种箱中打开母种瓶盖,取出接种棒,将松茸菌丝体接种入母种瓶取出的接种棒孔中,盖上瓶盖,放置于20

28℃培养5

20天,使菌丝长满全瓶为准,即得野生松茸母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驯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煮熟的小麦粒与玉米粒或小麦粒与玉米粉的重量比为3

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安江易祥波符义宏权申春李伟范嘉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