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小虎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737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包括:转动油门把手从而带动拉线块与卡紧齿轮转动,通过拉线块的转动从而拉动油箱拉线移动,通过油箱拉线的移动从而带动油箱喷油从而驱动车辆运动;推动按压块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按压板向左移动,从而带动卡紧块向左移动卡入卡紧齿轮内,从而将转动轴卡紧,从而将油箱拉线固定,通过油箱拉线的固定从而带动车辆油箱持续进行喷油,从而进行定速巡航。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稳定快捷的实现自动巡航,解决了通摩托车不具备定速巡航功能的问题,使得摩托车的骑行更为便利。为便利。为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定速巡航是按驾驶人员的要求控制车辆速度,不用手动控制油门拉线就能自动地保持车速,使车辆以固定的速度行驶,但是定速巡航的功能目前尚未在摩托车上得到应用,摩托车在长途出行中如果要控制一定的速度则需要驾驶员始终将油门进行把控,即驾驶员在骑行时需要时刻紧握油门,较为费神费力,这使得摩托车在骑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转动油门把手从而带动拉线块与卡紧齿轮转动,通过拉线块的转动从而拉动油箱拉线移动,通过油箱拉线的移动从而带动油箱喷油从而驱动车辆运动;推动按压块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按压板向左移动,从而带动卡紧块向左移动卡入卡紧齿轮内,从而将转动轴卡紧,从而将油箱拉线固定,通过油箱拉线的固定从而带动车辆油箱持续进行喷油,从而进行定速巡航。
[0005]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把手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有拉线块和卡紧齿轮,油门把手通过带动转动轴的转动从而带动拉线块与卡紧齿轮转动。
[0006]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中,所述转动油门把手转动油门把手从而带动齿圈转动,通过齿圈腔与连接齿轮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连接齿轮转动,通过连接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键轴转动,键轴的转动通过与键轴槽的键连接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
[0007]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中,当需要终止定速巡航时,将复位推块向左推动,从而通过杠杆轴的支撑带动杠杆底端向左移动并带动杠杆顶端向右移动,从而通过连杆的连接推动按压板向右移动复位。
[0008]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中,当车辆遇到紧急情况驾驶员紧急制动时,通过套筒连接板的向右移动从而通过绕轴的支撑拉动拉绳向右移动,从而拉动导滑杆克服推力弹簧的推力向左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板向左移动,从而带动键轴向左移动,从而带动连接齿轮向左移动至齿圈腔左侧从而不再与齿圈腔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转动轴失去连接从而能够被油箱拉线拉动复位。
[0009]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中,所述套筒连接板向右移动的同时,通过推板轴的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复位齿轮与卡紧齿轮啮合并通过复位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卡紧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回到初始位置,从而进一步带动油箱拉线关闭油箱不再喷油。
[0010]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中,通过套筒与螺杆的螺纹连接从而带动套筒转动,通过套筒的转动实现带动复位齿轮转动。
[0011]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中,通过套筒的转动从而带动主动带轮转动,通过皮带的连接从而带动从动带轮转动,从而带动推板轴转动进而带动复位齿轮转动。
[0012]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中,所述套筒连接板的向右移动的同时,通过推板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推杆向右移动从而推动按压板向右移动,从而推动卡紧块向右移动不再卡紧卡紧齿轮。
[0013]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中,所述驾驶员紧急制动时,驾驶员捏紧制动把手右端时,通过支撑轴的连接从而带动制动把手左端向上翻转,从而带动制动把手左端向上翻转,从而将按钮进行按压,当按钮被按压时,电磁铁关闭从而断开与磁块之间的吸附,通过离合弹簧的推力从而瞬间推动推板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推板向右移动,通过推板的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推板轴向右移动,通过推板轴的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套筒连接板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套筒向右移动。
[0014]本专利技术能够稳定快捷的实现自动巡航,解决了通摩托车不具备定速巡航功能的问题,使得摩托车的骑行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0015]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专利技术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

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示意图。
[0016]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0018]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的结构包括车体11,车体11内设有车体腔12,车体腔12右壁顶端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制动把腔15,制动把腔15前后壁转动连接有支撑轴16,支撑轴16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制动把手14,制动把手14与支撑轴16的连接处固定设有支撑扭簧17,车体腔12上壁固定设有位于制动把手14正上方的按钮13。
[0019]车体11右端面转动连接有油门把手21,油门把手21内设有把手腔22,车体腔12左壁转动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把手腔22内的转动轴20,转动轴20内设有扇形腔28,扇形腔28内
圆壁连通设有连通腔29,扇形腔28与连通腔29右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贯通腔27,连通腔29左壁连通设有键轴槽65,键轴槽65内键连接有贯穿连通腔29与贯通腔27且向右延伸至转动轴20右侧的键轴26,把手腔22右壁固定连接有齿圈23,齿圈23内设有左右贯通的齿圈腔25,键轴26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能够伸入齿圈腔25内并与齿圈腔25啮合传动的连接齿轮24,键轴26外圆面转动连接有贯穿扇形腔28且向下延伸至转动轴20下侧的连接板30,把手腔22左壁与车体腔12右壁之间连通设有位于转动轴20下侧的导滑腔44,连接板30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导滑腔44且向左延伸至车体腔12内的导滑杆31,车体腔12左壁转动连接有位于转动轴20下侧的.49,车体腔12前后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导滑杆31左侧的固定块46,固定块46内设有左右贯通的固定块腔45,固定块46右端面与导滑杆31左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47,车体腔12前后壁左侧转动连接有位于转动轴20与螺杆49之间的绕轴48,导滑杆31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固定块腔45并绕过绕轴48外圆面并与套筒连接板50左端面顶端固定连接的拉绳32,螺杆49外圆面螺纹连接有套筒51,套筒51外圆面左端转动连接有与车体腔12前后壁左右滑动连接的套筒连接板50,转动轴20位于车体腔12内的一侧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卡紧齿轮19,转动轴20外圆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卡紧齿轮19左侧的拉线块18,拉线块18外圆面顶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车辆内部的油箱拉线66。
[0020]车体腔12前后壁左右滑动连接有位于车体腔12下侧的按压板36,按压板36内设有左右贯通的导向腔37,车体腔12右壁下侧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油门把手从而带动拉线块与卡紧齿轮转动,通过拉线块的转动从而拉动油箱拉线移动,通过油箱拉线的移动从而带动油箱喷油从而驱动车辆运动;推动按压块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按压板向左移动,从而带动卡紧块向左移动卡入卡紧齿轮内,从而将转动轴卡紧,从而将油箱拉线固定,通过油箱拉线的固定从而带动车辆油箱持续进行喷油,从而进行定速巡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有拉线块和卡紧齿轮,油门把手通过带动转动轴的转动从而带动拉线块与卡紧齿轮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油门把手转动油门把手从而带动齿圈转动,通过齿圈腔与连接齿轮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连接齿轮转动,通过连接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键轴转动,键轴的转动通过与键轴槽的键连接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终止定速巡航时,将复位推块向左推动,从而通过杠杆轴的支撑带动杠杆底端向左移动并带动杠杆顶端向右移动,从而通过连杆的连接推动按压板向右移动复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遇到紧急情况驾驶员紧急制动时,通过套筒连接板的向右移动从而通过绕轴的支撑拉动拉绳向右移动,从而拉动导滑杆克服推力弹簧的推力向左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板向左移动,从而带动键轴向左移动,从而带动连接齿轮向左移动至齿圈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虎李潇
申请(专利权)人:胡小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