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张紧力的铜箔表面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6836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5
一种自适应张紧力的铜箔表面处理机,涉及铜箔加工领域,所述酸洗槽两内侧壁上密封转动设有卡接轴座,酸洗槽两外侧均固定设有支架,支架上开设有弧槽,支撑板上还转动设有推杆,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块;所述弧槽上背离推杆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支架上的棘轮机构;支架上还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固定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块;酸洗槽外侧还设有折叠风罩,折叠风罩内设有碱水槽。本技术方案将液下辊设为吊放卡接的形式,省去了排放酸液的过程,设置弧槽改变张紧辊的位置避让液下辊吊放工作,利用升降机构来控制张紧辊的高度,并设置弹性件来实现实现自动微调铜箔张紧力的作用。张紧力的作用。张紧力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张紧力的铜箔表面处理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箔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自适应张紧力的铜箔表面处理机。

技术介绍

[0002]铜箔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和印刷电路板的生产制造中,铜箔的制备方法也日渐成熟。电解铜箔是生产铜箔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电解铜箔的后处理工艺中,需要对铜箔进行酸洗、镀锌、钝化等,以提升铜箔的表面质量。
[0003]酸洗工艺是让铜箔通过酸洗槽进行除氧化,酸洗槽内设置有液下辊,酸洗槽上方设有张紧辊,各辊子转动带动铜箔运行。现有的铜箔表面处理机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液下辊需要动力输入,所以液下辊的辊轴需要伸出酸洗槽以连接动力设备,液下辊在更换时需要从槽子侧面的轴孔处抽出,这样就需要将槽子中所有的酸液排出,增加了更换时间;第二,如果将液下辊更改为吊放式,那么上吊或下放液下辊时,酸洗槽上方的张紧轮会阻碍该过程,所以在铜箔表面处理机进行吊放液下辊作业时必须先拆除酸洗槽上方的张紧轮,吊放后张紧轮还需重新安装,这使吊放作业十分繁琐;第三,酸洗槽上方暴露在空气中,硫酸挥发在空气中形成酸雾,即便铜箔在酸洗后又经历了压制和喷淋去除酸液,酸雾还是会接触到铜箔,导致铜箔表面与酸雾长时间接触后形成黑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张紧力的铜箔表面处理机,改变酸洗槽液下辊和张紧辊的安装结构,节省液下辊的更换时间,并减少酸雾的形成。
[0005]其解决方案是,一种自适应张紧力的铜箔表面处理机,包括酸洗槽和张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槽两内侧壁上密封转动设有卡接轴座,卡接轴座上卡接设有液下辊;所述酸洗槽两外侧均固定设有支架,支架上开设有弧槽,支撑板上还转动设有推杆,推杆的转动圆心与弧槽一致,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块;所述弧槽上背离推杆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支架上的棘轮机构;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固定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块;所述张紧辊为独立的带传动,张紧辊与弧槽滑动连接,且张紧辊的两端从弧槽伸出支架并设有外轴承,所述棘轮机构限制张紧辊向下运动;所述酸洗槽外侧还设有折叠风罩,折叠风罩内设有碱水槽。
[0006]优选地,所述其中一个卡接轴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接轴端,外接轴端伸出酸洗槽并与酸洗槽转动密封连接,所述动力设备与外接轴端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的实质为下轴承座。
[0008]优选地,所述棘轮机构包括与支架转动连接的棘轮和棘爪,棘轮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齿为弧形齿,能与所述外轴承啮合,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有挡块,同时挡块与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挡块与棘爪之间固定设有压簧。
[0009]优选地,所述弧槽的圆心背离酸洗槽,弧槽分为上方的竖直段和下方的弧形段,所
述棘轮机构正对竖直段与弧形段的交汇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竖直段的正下方。
[0010]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剪叉结构和固定在剪叉结构上端的板件,所述弹性件固定在板件上表面。
[0011]优选地,所述支架上水平固定有撑板,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撑板上。
[0012]优选地,所述折叠风罩包括四个叠放的弧形板,弧形板的边缘为齿边,弧形板的一外侧边固定凸设有销柱;除最内侧的弧形板以外,其他固定板的内侧边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销柱滑动连接,且第二滑槽内的一端固定设有弹性凸出部;所述支架上设有于齿边啮合的第二齿轮。
[0013]优选地,所述碱水槽连接有输出管,输出管与碱水槽连通的一端内径,是远离碱水槽一端的内径的2

4倍,且输出管连接有抽风机。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对比现有技术将液下辊设为吊放卡接的形式,省去了排放酸液的过程,节省了安装时间和安装工作量,通过设置弧槽来改变张紧辊的位置,达到避让液下辊吊放工作的目的;2.利用升降机构来控制张紧辊的高度,并设置弹性件来实现张紧辊的短距离浮动,实现了对自动微调铜箔张紧力的作用;3.弹性件折叠风罩配合碱水槽对酸洗槽周围的空气进行中和,减少酸雾的形成,优化空气质量,防止铜箔上出现黑点,即提高了铜箔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升降机构与棘轮机构的具体示意图;图3为折叠风罩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5为图4中I的放大图;图6为折叠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二滑槽与弹性凸出部的位置示意图;图8为图7中II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由图1

8给出,一种自适应张紧力的铜箔表面处理机,包括酸洗槽1和张紧辊9,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槽1两内侧壁上密封转动设有卡接轴座101,卡接轴座101上卡接设有液下辊102,液下辊102长度设置短于酸洗槽的内侧壁间距,卡接轴座101与液下辊102接触部分采用弹性材料或弹性结构,使液下辊102接触卡接轴座101后受外力作用嵌入卡接轴座101内,上升时由提拉力来使液下辊102脱离卡接轴座101;所述酸洗槽1两外侧均固定设有支架2,支架2上开设有弧槽3,支撑板201上还转动设有推杆4,推杆4的转动圆心与弧槽3一致,推杆4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块401,第一顶块401与弧槽3对应,第一顶块401转动时沿弧槽3的轨迹运动;所述弧槽3上背离推杆4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支架2上的棘轮机构5;所
述支架2上还设有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上固定设有弹性件603,弹性件60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块604;所述张紧辊9为独立的带传动,张紧辊9为单独动力输入,方便张紧辊9的位置调节,张紧辊9与弧槽3滑动连接,且张紧辊9的两端从弧槽3伸出支架2并设有外轴承,所述棘轮机构5限制张紧辊9向下运动,棘轮机构5正常工作时只能向上转动,即与弧槽3的切线方向向上,张紧辊9接触棘轮机构5后棘轮转动,并在棘爪的作用下不得反转,所以张紧辊9无法在自重作用下向下滑动,当外轴承被第一顶块401推送到弧槽3上方,需要继续向上升高以张紧铜箔时,利用升降机构6的第二顶块604上升推动外轴承继续上移,从而调节张紧辊9的高度,在第一顶块401与第二顶块604衔接时,利用棘轮机构5在棘轮机构5来阻止张紧辊9回落,即第一顶块401先将张紧辊9推至外轴承被棘轮机构5卡住,然后第一顶块401复位,第二顶块604上升将张紧辊9进一步顶升至需要高度,张紧辊9工作时升降机构6的高度不再变化,这时由弹性件603来对张紧辊9的高度进行平衡微调;所述酸洗槽1外侧还设有折叠风罩7,折叠风罩7内设有碱水槽8,折叠风罩7将酸洗槽1遮盖,碱水槽8内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类的碱性溶液,从酸洗槽1中挥发出来的酸性物质在接触到碱性溶液后进行酸碱中和,减少空气中的酸雾。
[0018]所述其中一个卡接轴座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接轴端103,外接轴端103伸出酸洗槽1并与酸洗槽1转动密封连接,所述动力设备与外接轴端103连接。动力设备将动力传递给外接轴端103,液下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张紧力的铜箔表面处理机,包括酸洗槽(1)和张紧辊(9),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槽(1)两内侧壁上密封转动设有卡接轴座(101),卡接轴座(101)上卡接设有液下辊(102),所述酸洗槽(1)两外侧均固定设有支架(2),支架(2)上开设有弧槽(3),支撑板(201)上还转动设有推杆(4),推杆(4)的转动圆心与弧槽(3)一致,推杆(4)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块(401);所述弧槽(3)上背离推杆(4)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支架(2)上的棘轮机构(5);所述支架(2)上还设有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上固定设有弹性件(603),弹性件(60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块(604);所述张紧辊(9)为独立的带传动,张紧辊(9)与弧槽(3)滑动连接,且张紧辊(9)的两端从弧槽(3)伸出支架(2)并设有外轴承,所述棘轮机构(5)限制张紧辊(9)向下运动;所述酸洗槽(1)外侧还设有折叠风罩(7),折叠风罩(7)内设有碱水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张紧力的铜箔表面处理机,所述其中一个卡接轴座(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接轴端(103),外接轴端(103)伸出酸洗槽(1)并与酸洗槽(1)转动密封连接,所述动力设备与外接轴端(10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张紧力的铜箔表面处理机,所述第一顶块(401)与第二顶块(604)的实质为下轴承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张紧力的铜箔表面处理机,所述棘轮机构(5)包括与支架(2)转动连接的棘轮和棘爪,棘轮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501),第一齿轮(501)的齿为弧形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炳瑞黄永发余科淼郭立功徐建平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江铜耶兹铜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