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建华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658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升降梁、加工头、床体、滑动座、加工台、固定柱,升降梁与固定柱机械连接,升降梁上设有加工头,加工头与加工台相配合,滑动座设于床体上,并与床体机械滑动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活动上床与固定下床之间设立驱动升降杆,使得活动上床被向上顶起,再次过程中借助伸缩杆将第二承托层中央拉起,使得第二承托层的两边拉动第一承托层与之相连接的一端随之向上,从而将掉落在第一承托层、第二承托层上的金属碎屑排出,通过滚层辅助推动滑块在固定槽体内滑动,配合滑动座在床体上的运动,金属碎屑掉落到固定盘上时,会从固定盘边缘上的弧形口掉落到输出管道内,实现碎屑的引导输出。碎屑的引导输出。碎屑的引导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4月30日,申请号为CN202010360119.5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铣床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3]金属工件的加工通常通过加工头可升降式的铣床进行实现,而工件的大小不同,加工台相对于加工头的位置也不同,为了满足加工台的活动便利,在加工台底与床体之间设立滑动座,通过滑动座承托加工台进行作业,目前的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具有以下缺陷:
[0004]现有的铣床在进行加工作业的过程中,会产生金属碎屑,由于设备运行产生的振动,金属碎屑会掉落到床体的缝隙中,并随着碎屑的堆积,滑动座在床体上的滑动阻力变大甚至导致滑动座的活动受限,滑动座与床体之间由于碎屑的存在,导致二者之间相配合的端口磨损严重,甚至咬合端被磨灭,造成滑动座脱轨,影响加工台上工件的正常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升降梁、加工头、床体、滑动座、加工台、固定柱,所述升降梁与固定柱互相垂直,所述固定柱设有两个,并且互相平行设立,所述升降梁与固定柱机械连接,所述升降梁上设有加工头,所述加工头与加工台相配合,所述加工台安装在滑动座上并与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设于床体上,并与床体机械滑动配合;
[0006]所述床体由固定下床、引导通道、活动上床、滑动连接杆、滑块、引导体构成,所述活动上床与固定下床呈上下结构设立,所述活动上床与固定下床相嵌合,所述引导通道设有三个,并且均匀分布在活动上床上,所述滑动连接杆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安装在引导通道上,所述引导通道上设有引导体,所述引导体与引导通道相通,所述引导通道上设有可供滑块实现滑动的固定槽体。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下床由一号弧形腔、固定端、第一承托层、二号弧形腔、伸缩杆、第二承托层构成,所述一号弧形腔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称结构设立,所述二号弧形腔设于两个一号弧形腔之间,所述二号弧形腔的端口处设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将第二承托层的两端固定在二号弧形腔上,所述伸缩杆与第二承托层中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将第一承托层、第二承托层连接在一起。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引导体由块体、输出管道、过渡层、承托层构成,所述块体上设有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将块体贯穿,所述输出管道与引导通道相通,所述过渡层位于输出管道上靠近固定槽体的一端上,所述过渡层上设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与过渡层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上床与固定下床相连接的一侧设有驱动升降
杆,并通过驱动升杆实现二者之间的相对运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过渡层由定位轴、延伸杆、弧形口、固定盘、定位杆构成,所述定位轴设有两个,所述定位轴安装在定位杆的两端上,所述固定盘呈圆形设立并位于整个过渡层中央,所述固定盘与承托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直径大于承托层的直径,所述定位杆贯穿固定盘,所述延伸杆设于固定盘外边缘上,所述固定盘的外边缘层上设有弧形口。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承托层由衔接板、母杆、板体、弹簧、触层、子杆构成,所述衔接板设于母杆内,所述母杆与子杆相配合,所述母杆设有两个,并呈对称结构设立,所述母杆固定在板体上,所述板体与过渡层相连接,所述子杆与触层固定连接,所述触层与滑块相接触,所述子杆与衔接板机械焊接,所述衔接板与弹簧相连接,所述弹簧固定在母杆底部,所述弹簧位于衔接板远离子杆的一侧上,所述板体位于输出管道端口的中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触层由滚层、滚杆、槽块构成,所述滚层将滚杆包覆,所述滚杆设有两个并安装在滚层内,所述滚层、滚杆均安装在槽块上,所述槽块呈“U”字形设立,并且开口向上,所述滚层与滑块相接触。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延伸杆设于相邻的两个弧形口之间,为从弧形口掉落的碎屑起到引导作用。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及其使用方法,将待加工的金属工件放置在加工台上,并调节升降梁在固定柱上的位置,使得加工头与加工台的位置相匹配,加工头工作产生的碎屑随着设备运行产生的振动掉落到滑动座上,并震落进引导通道中,当金属碎屑掉落到引导通道上设有可供滑块实现滑动的固定槽体上时,随着设备运行产生的震动,会掉落到输出管道内,滑块与承托层相接触,使得滑块在固定槽体内的滑动更为顺畅,滑块与触层上的滚层相连接,从而滚杆滚动时,通过滚层辅助推动滑块在固定槽体内滑动,从而配合滑动座在床体上的运动,固定盘为承托层提供支撑力,使其可以支撑滑块运动,金属碎屑掉落到固定盘上时,随着设备运行产生的震动,会从固定盘边缘上的弧形口掉落到输出管道内,此时延伸杆设于相邻的两个弧形口之间,为从弧形口掉落的碎屑起到引导作用,通过输出管道输送到引导通道内,经过引导通道到达一号弧形腔、二号弧形腔内的第一承托层、第二承托层上,借助外机械力驱动活动上床往远离固定下床的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驱动升降杆升起,将活动上床向上顶起,活动上床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伸缩杆被拉伸并带动与之相连接的第二承托层中央被其拉起,从而第二承托层的两边拉动第一承托层与之相连接的一端随之向上,由于第一承托层远离第二承托层的一端被固定,因此会呈一定的角度倾斜向下,如图3所示,从而将掉落在第一承托层、第二承托层上的金属碎屑排出。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活动上床与固定下床之间设立驱动升降杆,使得活动上床被向上顶起,再次过程中借助伸缩杆将第二承托层中央拉起,使得第二承托层的两边拉动第一承托层与之相连接的一端随之向上,从而将掉落在第一承托层、第二承托层上的金属碎屑排出;
[0018]通过在引导通道上设立可供滑块实现滑动的固定槽体,并利用滚杆滚动时,通过滚层辅助推动滑块在固定槽体内滑动,从而配合滑动座在床体上的运动;
[0019]借助固定盘为承托层提供支撑力,使其可以支撑滑块运动,金属碎屑掉落到固定
盘上时,会从固定盘边缘上的弧形口掉落到输出管道内,实现碎屑的引导输出,解决了滑动座与床体之间由于碎屑的存在,导致二者之间相配合的端口磨损严重,甚至咬合端被磨灭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及其使用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及其使用方法的床体结构图。
[0023]图3为图2的工作状态结构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及其使用方法的引导体结构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及其使用方法的过渡层结构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升降梁(1)、加工头(2)、床体(3)、滑动座(4)、加工台(5)、固定柱(6),所述升降梁(1)与固定柱(6)互相垂直,所述固定柱(6)设有两个,并且互相平行设立,所述升降梁(1)与固定柱(6)机械连接,所述升降梁(1)上设有加工头(2),所述加工头(2)与加工台(5)相配合,所述加工台(5)安装在滑动座(4)上并与滑动座(4)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4)设于床体(3)上,并与床体(3)机械滑动配合;所述床体(3)由固定下床(31)、引导通道(32)、活动上床(33)、滑动连接杆(34)、滑块(35)、引导体(36)构成,所述活动上床(33)与固定下床(31)呈上下结构设立,所述活动上床(33)与固定下床(31)相嵌合,所述引导通道(32)设有三个,并且均匀分布在活动上床(33)上,所述滑动连接杆(34)与滑块(35)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5)安装在引导通道(32)上,所述引导通道(32)上设有引导体(36),所述引导体(36)与引导通道(32)相通,所述引导通道(32)上设有可供滑块(35)实现滑动的固定槽体;所述固定下床(31)由一号弧形腔(311)、固定端(312)、第一承托层(313)、二号弧形腔(314)、伸缩杆(315)、第二承托层(316)构成,所述二号弧形腔(314)设于两个一号弧形腔(311)之间,所述固定端(312)将第二承托层(316)的两端固定在二号弧形腔(314)上,所述伸缩杆(315)与第二承托层(316)中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312)将第一承托层(313)、第二承托层(316)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体(36)由块体(a)、输出管道(b)、过渡层(c)、承托层(d)构成,所述输出管道(b)将块体(a)贯穿,所述输出管道(b)与引导通道(32)相通,所述过渡层(c)位于输出管道(b)上靠近固定槽体的一端上,所述承托层(d)与过渡层(c)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上床(33)与固定下床(31)相连接的一侧设有驱动升降杆(331),并通过驱动升杆(331)实现二者之间的相对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升降台的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c)由定位轴(c1)、延伸杆(c2)、弧形口(c3)、固定盘(c4)、定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朱建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